-
公开(公告)号:CN114276202B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111523338.1
申请日:2021-12-13
Applicant: 湖北航天化学技术研究所 , 青岛竣翔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塑性复合固体推进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推进剂包含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氧化剂:58%~75%;金属燃料:8%~20%;热塑性粘合剂:5%~15%;高1,2‑聚丁二烯:0.2%~12%;硫磺:0.2%‑0.8%;硫代氨基甲酸盐:0.2%‑0.8%;助剂:0.2%~2.0%,热塑性高分子粘合剂可为反式‑1,4‑聚异戊二烯或反式‑1,4‑聚异戊二烯与乙炔炭黑的混合物。本发明推进剂可以在较低温度下实现熔融混合及成型,并在室温下完成快速结晶成型,同时该类型固体推进剂可回收循环利用,降低加工难度和生产成本。与当前热塑性推进剂相比,本发明推进剂的熔融混合温度要低20℃,同时推进剂的低温力学性能要显著优于当前热塑性推进剂。
-
公开(公告)号:CN114133308A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111527130.7
申请日:2021-12-13
Applicant: 湖北航天化学技术研究所 , 青岛竣翔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回收可降解复合固体推进剂、制备方法及降解方法,属于复合固体推进剂技术领域。本发明推进剂包含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氧化剂:60.2%~72%;金属燃料:16%~19%;可降解粘合剂:8%~10%;改性六次甲基多异氰酸酯:0.3~0.8%;增塑剂:3%~6%;助剂:0%~2%。本发明可回收可降解复合固体推进剂制备方法可以是常规立式混合或声共振混合。本发明推进剂在常规储存过程中,能够保持自身性能稳定,在需要销毁时,可经过酸/碱溶液等方式对交联网络进行水解,使推进剂交联网络快速解体,显著降低废弃推进剂的处理危险性,减少环境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14276202A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111523338.1
申请日:2021-12-13
Applicant: 湖北航天化学技术研究所 , 青岛竣翔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塑性复合固体推进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推进剂包含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氧化剂:58%~75%;金属燃料:8%~20%;热塑性粘合剂:5%~15%;高1,2‑聚丁二烯:0.2%~12%;硫磺:0.2%‑0.8%;硫代氨基甲酸盐:0.2%‑0.8%;助剂:0.2%~2.0%,热塑性高分子粘合剂可为反式‑1,4‑聚异戊二烯或反式‑1,4‑聚异戊二烯与乙炔炭黑的混合物。本发明推进剂可以在较低温度下实现熔融混合及成型,并在室温下完成快速结晶成型,同时该类型固体推进剂可回收循环利用,降低加工难度和生产成本。与当前热塑性推进剂相比,本发明推进剂的熔融混合温度要低20℃,同时推进剂的低温力学性能要显著优于当前热塑性推进剂。
-
公开(公告)号:CN115073248B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210824714.9
申请日:2022-07-14
Applicant: 湖北航天化学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加热剂及其制备方法,按质量百分比包括粘合剂:1.0%~3.0%;降感剂:2%~4%;氧化剂:68%~75%;燃料:18%~25%;燃速调节剂:0.5%~1.0%;该加热剂不含有铝粉,避免了产物Al2O3团聚在发射筒内壁不易清理;而且为了获得燃速、燃速压强指数较高的超临界CO2加热剂配方,加热剂中引入了能提高燃速的燃速调节剂,可大幅度提高超临界二氧化碳加热剂的燃速。
-
公开(公告)号:CN115074292B
公开(公告)日:2023-05-19
申请号:CN202210812914.2
申请日:2022-07-11
Applicant: 青岛科技大学 , 湖北航天化学技术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IPC: C12N1/20 , A62D3/02 , C12R1/38 , A62D10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专性降解端羟基聚丁二烯的假单胞菌,属于生物降解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的假单胞菌为假单胞菌HM6,该菌于2021年12月27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24201。假单胞菌HM6能以端羟基聚丁二烯为唯一碳源,实现重均分子量约20000g/mol的大分子端羟基聚丁二烯的降解,产生分子量为1500g/mol左右的单分布醛类小分子化合物,该类小分子化合物可通过生化处理等方式进一步降解,从而最终能够实现端羟基聚丁二烯的完全矿化。
-
公开(公告)号:CN115073247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111584432.8
申请日:2021-12-22
Applicant: 湖北航天化学技术研究所
IPC: C06B23/00 , C06B29/22 , C06B21/00 , C06D5/06 , C07D20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键合型相变包覆剂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该键合型相变包覆剂的结构式为其中:R1=‑CH3或‑H,R2=脂肪基、脂环基或芳香基,n=18~34之间的整数。合成过程:以长链烷基醇和含羟基的AP用氮丙啶类键合剂为原料,通过两步聚氨酯反应,将长链烷基醇化学键接到AP用氮丙啶类键合剂分子上;应用方法:键合型相变包覆剂在AP颗粒表面通过氮丙啶环开环自聚形成具有熔融相变功能的高模量聚合物壳层。该键合型相变包覆剂通过长链烷烃与键合剂化学键接的方式,既保持了对AP的键合作用,又具有长链烷烃熔融相变、吸热降感的功能,同时显著增强了包覆层与AP表面间的作用强度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589302B
公开(公告)日:2023-03-17
申请号:CN202210191486.6
申请日:2022-03-0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 湖北航天化学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耐热液体高稳定性改性铝锂合金粉的制备方法,将氨基硅烷分散于有机溶剂中,得到氨基硅烷分散液;再向上述分散液中加入铝锂合金粉,在常温下搅拌反应10~20 min,使氨基硅烷在铝锂合金粉表面水解并接枝;随后加入双爪硅烷,在常温下搅拌反应30~120 min,使其与铝锂合金表面水解的氨基硅烷进行缩合,形成致密的聚硅氧烷包覆层,经抽滤、洗涤、真空干燥,即得改性铝锂合金粉。本发明通过氨基硅烷和双爪硅烷自催化水解反应形成致密的微量聚硅氧烷包覆层,不仅提高了铝锂合金粉的耐热液体性能,使其在70℃热水、热水/乙酸乙酯混合液中稳定存在;又满足了铝锂合金粉在复合固体推进剂中的应用要求,提高了复合固体推进剂的比冲值。
-
公开(公告)号:CN115073248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824714.9
申请日:2022-07-14
Applicant: 湖北航天化学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加热剂及其制备方法,按质量百分比包括粘合剂:1.0%~3.0%;降感剂:2%~4%;氧化剂:68%~75%;燃料:18%~25%;燃速调节剂:0.5%~1.0%;该加热剂不含有铝粉,避免了产物Al2O3团聚在发射筒内壁不易清理;而且为了获得燃速、燃速压强指数较高的超临界CO2加热剂配方,加热剂中引入了能提高燃速的燃速调节剂,可大幅度提高超临界二氧化碳加热剂的燃速。
-
公开(公告)号:CN112457144A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2011460728.4
申请日:2020-12-11
Applicant: 湖北航天化学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含交联氟聚物包覆层的HMX炸药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含交联氟聚物包覆层的HMX炸药微球是以细粒度HMX颗粒为核、以交联氟聚物为壳的结构;含交联氟聚物包覆层的HMX炸药微球的平均粒径为100μm~500μm;细粒度HMX颗粒的平均粒径为500nm~50μm;交联氟聚物包覆层占所述含交联氟聚物包覆层的HMX炸药微球的质量百分比范围为5%‑15%;含交联氟聚物包覆层的HMX炸药微球的撞击感度特性落高为52.8‑87.9cm,摩擦感度为12‑48%。本发明的制备方法集乳化溶剂蒸发包覆技术与原位聚合包覆技术于一体。
-
公开(公告)号:CN115960793A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310063477.3
申请日:2023-02-06
Applicant: 青岛科技大学 , 湖北航天化学技术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降解端羟基聚丁二烯的微生物解聚剂,属于微生物降解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微生物解聚剂包括复合菌剂和含有酵母粉的共代谢培养基。所述复合菌剂包括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HM6)和交替赤杆菌(Altererythrobacter sp.N1)。该复合菌剂能以酵母粉为共代谢底物,实现重均分子量约19000g/mol的高分子量端羟基聚丁二烯的降解,产生重均分子量640g/mol左右的低分子量羧酸类化合物,具有高效解聚及降解端羟基聚丁二烯的能力,该类小分子羧酸类化合物可通过厌氧生物降解等处理方式进一步降解矿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