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飞行器的热防护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901885B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1911340061.1

    申请日:2019-12-23

    IPC分类号: B64C1/4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飞行器的热防护系统,涉及飞行器热防护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飞行器主体,其外壁从内至外铺设有隔热层和防热层,所述防热层远离所述隔热层的一侧上设有空气舵,所述防热层包括第一防热区和第二防热区,所述第二防热区位于所述空气舵的舵尖的下方,所述防热层的剩余区域均为所述第一防热区,所述第一防热区和第二防热区上均铺设有多层预浸布,且所述第二防热区的铺设密度大于所述第一防热区的铺设密度。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飞行器的热防护系统,通过提高第二防热区的铺设密度以提高局部的抗烧蚀性能,避免了另外在第二防热区增加整流块而影响飞行器的气动参数和外形的问题。

    一种具有梯度密度的防热隔热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9707952A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811613676.2

    申请日:2018-12-2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梯度密度的防热隔热结构,其包括防热层和隔热层;防热层连接于所述隔热层一侧壁上,所述防热层的密度分布是自其与所述隔热层相连的一侧壁朝其远离所述隔热层一侧壁呈梯度递增的密度分布。本发明提供的梯度密度防热层由外到内密度呈梯度减小,一方面外表面密度最大,具备良好的抗烧蚀性能,另一方面最内侧密度最小,具备一定的隔热性能,从而使得本结构兼具优良的抗烧蚀和隔热性能。

    一种扭杆蠕变量测量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198303A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410441762.5

    申请日:2014-09-02

    IPC分类号: G01N3/2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扭杆蠕变量测量装置,包括底座,前支架、后支架、前接头、后接头、限位螺钉、刻度盘和指针;前、后支架对称安装在底座两端,前支架的上端面开有螺纹通孔;扭杆两端分别插入前、后接头的通孔内,前接头与前支架周向不固定,后接头与后支架周向固定,前接头上径向开有通孔,当扭杆随前接头扭转时,前接头的通孔恰好与前支架上端面的螺纹通孔同轴对齐,限位螺钉用于旋入螺纹通孔和前接头通孔内,使扭杆保持固定角度;前支架的前端面安装有刻度盘,前接头的端部安装有指针,指针随扭杆转动而转动,通过指针指示的刻度盘读取蠕变量。本发明装置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制造简单,纯机械式测量,测量结果直观,易于测量,准确度高。

    一种多自由度电连接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188785B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111307834.3

    申请日:2021-11-05

    摘要: 本申请涉及一种多自由度电连接装置,涉及飞行器技术领域。本多自由度电连接装置上的连接本体包括收容腔,收容腔上穿设有电连接器,辅助活动单元包括分别设于连接本体上的第一辅助活动组件和第二辅助活动组件,第一辅助活动组件用于辅助电连接器相对连接本体沿其径向方向移动,第二辅助活动组件用于辅助电连接器相对连接本体沿其轴向方向移动,限位单元设于连接本体上,并用于在电连接器与对应的电器元件相连后,限制电连接器沿其径向及轴向方向移动,以固定电连接器和连接本体。本申请提供的多自由度电连接装置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电连接器不能适应部分位置精度要求不高的电气元件的连接以及自身由于飞行器本身的振动导致连接可靠性低的问题。

    一种空气舵及飞行器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125249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1019111.2

    申请日:2023-08-14

    IPC分类号: B64C9/00 B64C9/0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气舵及飞行器,涉及飞行器空气舵技术领域,空气舵包括舵轴和舵面;其中,舵轴上设有槽座;舵面包括舵身和支板,所述支板组设于所述舵身上,所述支板固定于所述槽座中并与所述槽座的侧壁面间隔设置。本申请在舵面和舵轴连接处分别设置支板和槽座,舵面和舵轴通过支板和槽座固定连接,且支板与舵轴槽座的左右侧面留有足够的间隙,以为舵面与舵轴的热变形预留变形空间。既实现舵面与舵轴的可靠定位安装,又能满足热变形匹配的要求。

    一种航空弹体
    6.
    发明公开
    一种航空弹体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4111465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315326.X

    申请日:2021-11-08

    IPC分类号: F42B15/00 B64D47/00

    摘要: 本申请涉及航空航天导弹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航空弹体,其包括:弹体本体;端头,其具有用于连接所述弹体本体的连接端,所述连接端上贯穿开设有第一连接孔,且所述第一连接孔呈内壁为光面的通孔结构;连接组件,其设于所述端头与所述弹体本体之间,包括第一连接部和连接杆,并配置为所述连接杆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后与所述弹体本体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连接部可于所述连接端另一侧连接所述连接杆,并与所述连接端抵紧。保障端头与弹体本体具有稳定的连接关系,使得本方案可用于大尺寸大质量钨渗铜材料的端头连接过程中,弥补在该领域的相关空白。

    一种双螺母套筒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752198A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111051226.0

    申请日:2021-09-08

    IPC分类号: B25B13/06 B25B23/00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螺母套筒,其包括:内套管,其一端设置有用于套接外螺母的第一套接部;外套管,其套接于所述内套管的外部,所述外套管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套接内螺母的第二套接部;以及锁紧机构,所述锁紧机构将所述外套管与所述内套管进行锁紧与解锁。本发明涉及的一种双螺母套筒,使内螺母由第二套接部套接,而外螺母由第一套接部套接,第一套接部与第二套接部的尺寸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从而满足内、外螺母尺寸不同的双螺母结构,通过锁紧机构调节内套管与外套管的锁紧与解锁状态,能在不更换工具的情况下分别对内、外螺母进行操作,因此,可以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套筒对内、外两种螺母进行操作,提高了双螺母拧紧拧松的效率。

    一种蓄能式弹射密封防护装置以及飞行器发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693639A

    公开(公告)日:2021-04-23

    申请号:CN202110014185.1

    申请日:2021-01-06

    IPC分类号: B64G1/66 B64G1/00

    摘要: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蓄能式弹射密封防护装置以及飞行器发射方法,涉及航天技术领域,其包括:发射筒,其套设在飞行器外,在发射筒内壁还设置有限位槽;防护盖,其可拆卸连接于发射筒的一侧;锁紧组件,其数量有若干个,中心对称安装于防护盖内壁,所述锁紧组件包括钢珠和锁定解锁装置,当锁定解锁装置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钢珠部分嵌入限位槽,当锁定解锁装置处于解锁状态时,钢珠脱出限位槽;弹性蓄能组件,其设置在防护盖和飞行器之间;所述限位槽和锁紧组件的数量相同。本申请的目的在于解决相关技术中小型飞行器筒式发射时密封装置结构复杂、重量大、碎片干扰严重的问题。

    一种高温防热口盖结构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723275A

    公开(公告)日:2020-01-24

    申请号:CN201911019619.6

    申请日:2019-10-24

    IPC分类号: B64C1/4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温防热口盖结构,属于飞行器热防护技术领域。包括:承力层;防热层,防热层位于承力层的外表面,在防热层上开设有开口;防热口盖,防热口盖位于防热层的开口内,防热口盖用于封堵防热层的开口,防热口盖上开设有与防热层连接的安装孔;防热螺钉组件,防热螺钉组件穿入所述防热口盖的安装孔与防热层固定连接。本发明固定本防热口盖的防热螺钉组件连接在防热口盖和防热层之间,而没有与承力层连接,故在防热层与承力层之间由于热匹配产生切向位移时,防热口盖随防热层同步运动,不会引起热匹配问题,从而有效避免了常规防热口盖与承力层连接为一体时产生的热匹配的难题,杜绝了防热口盖与承力结构连接时发生的结构破坏。

    一种分离体保护装置、子母分离结构及分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95661B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111164815.X

    申请日:2021-09-30

    IPC分类号: B64G1/64

    摘要: 一种分离体保护装置、子母分离结构及分离方法,涉及飞行器结构设计领域。分离体保护装置包括保护罩、连杆装置、解锁轨道和解锁组件。子母分离结构包括载体、分离体保护装置和分离体。分离体保护装置和分离体均设置于载体内,且分离体包裹于分离体保护装置内。分离体保护装置能够在分离体尚处于轨道上的时间段内对分离体进行保护,使其在分离过程中,避免分离体遭到破坏,保证分离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此外,在分离体的分离即将结束时,与分离体自动脱离,避免给分离体增添额外载荷以及可能影响分离体任务的情况,提高分离过程的安全性与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