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耦合模拟的桩基损伤预警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756821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721718.9

    申请日:2023-06-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耦合模拟的桩基损伤预警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根据数据预处理后的桩基实测数据建立桩基三维模型;将当前时刻的桩基三维模型和数据预处理后的泥沙参数输入配置好的FLOW3D程序得到当前时刻桩基外部荷载力及桩周泥沙冲淤形态;根据当前时刻桩周泥沙冲淤形态建立三维泥沙模型,结合当前时刻桩基三维模型与桩基外部荷载力导入配置好的FLAC3D程序得到当前时刻桩基的内部应力、应变和变形位移;根据当前时刻桩基的变形位移更新桩基三维模型,并将当前时刻的应力‑应变曲线比较参照曲线,根据比较结果进行桩基损伤预警;模拟桩基身处不同海域内部损伤过程,完善桩基损伤系统。本发明能够对于桩基损伤情况进行准确评估。

    一种干散货码头径流污染的收集净化与回用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3582444B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110839914.7

    申请日:2021-07-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干散货码头径流污染的收集净化与回用工艺。所述工艺由集渗单元、高密度沉淀池、分区生物滞留单元和回用单元组成。径流污染先由所述集渗单元的溢流雨水井盖和汇水渠道汇集,下渗部分透过可再生海绵混凝土层被集水管收集输送至分区生物滞留单元,未下渗部分由汇水渠道输送至高密度沉淀池;再经所述高密度沉淀池中的混凝区与投加的混凝剂、絮凝区与投加的助凝剂反应后在沉淀区沉淀;然后从分区生物滞留单元的进水管通过第一滞留区,自流进入第二滞留区并汇集于集水井;最后进入所述回用单元。本发明适用于各类小型干散货码头,针对干散货码头径流污染的水质特点,具有结构简单紧凑、运行成本低、环境友好等优点。

    一种海绵混凝土的制备与回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75017A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111064671.0

    申请日:2021-09-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绵混凝土的制备与回用方法,属于土木建筑工程特别是海绵城市建设技术领域,该海绵混凝土的制备步骤主要为骨料筛选与级配——初次混合、曝气与搅拌——二次混合、曝气与搅拌——三次混合与搅拌——浇注成型——养护;该海绵混凝土的回用步骤主要为机械破碎——超声剥离——骨料分选与再生——余料粉碎与再生。本发明的海绵混凝土适用于多种海绵城市建设场合;其性能指标主要有孔隙率大于40%,其中直径为0.4—2mm的孔隙体积占比超过60%,透水系数大于0.2mm/s,最大持水率超过50%;对于小到中雨初期雨水的悬浮固体去除率大于80%。本发明具备中细微孔多、强度高、渗透性好、持水性好、可二次利用的优点,具有节能环保、经济高效并非常适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的有益效果。

    一种能吸纳水体氮磷等污染物生态护堤材料与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803896A

    公开(公告)日:2014-05-21

    申请号:CN201210514415.1

    申请日:2012-1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吸纳水体氮磷等污染物的生态护堤材料与制备方法。该材料以给水厂污泥、天然沸石、普通硅酸盐水泥和植物型起泡剂为核心,通过改性给水厂污泥和沸石吸纳水体氮磷元素与有机质,构建生态系统生长基质环境,实现水体自净功能;配料普通硅酸盐水泥和植物型发泡剂对材料的蜂窝结构、透水和透气性及力学性能起控制作用,进而在工程应用中搭建成“吸收固定营养元素和有机质-生物繁殖-净化水体”生态型结构。该材料具有配比简单、投资少、环保、高效且具有蜂窝结构、透水和透气性及力学性能等优势。本发明材料不仅保证了河流岸坡空气、水、土壤间的互通与护坡功能,而且可改善周围的大气环境,产生良好的景观效应。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