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829936A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11175117.2
申请日:2019-11-26
Applicant: 湖南磁浮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IPC: H02P25/062 , H02P5/74 , H02P6/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台直线感应电机的整体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直线感应电机的初级范围内次级长度占比的函数为动态耦合因子,首先按预设规则确定各直线感应电机的动态耦合因子,再以各动态耦合因子建立各直线感应电机的单台直线感应电机数学模型,然后根据各直线感应电机之间的连接关系和各单台直线感应电机数学模型建立各直线感应电机的整体数学模型,考虑到了直线感应电机初、次级的电磁耦合程度时刻发生变化对直线感应电机参数的影响,因此得到了相比于现有技术更加准确的整体数学模型,依据该整体数学模型进行多台直线感应电机的整体控制,可以对不同类型的多台直线感应电机在不同连接方式下的工况进行精准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0829936B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1911175117.2
申请日:2019-11-26
Applicant: 湖南磁浮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IPC: H02P25/062 , H02P5/74 , H02P6/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台直线感应电机的整体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直线感应电机的初级范围内次级长度占比的函数为动态耦合因子,首先按预设规则确定各直线感应电机的动态耦合因子,再以各动态耦合因子建立各直线感应电机的单台直线感应电机数学模型,然后根据各直线感应电机之间的连接关系和各单台直线感应电机数学模型建立各直线感应电机的整体数学模型,考虑到了直线感应电机初、次级的电磁耦合程度时刻发生变化对直线感应电机参数的影响,因此得到了相比于现有技术更加准确的整体数学模型,依据该整体数学模型进行多台直线感应电机的整体控制,可以对不同类型的多台直线感应电机在不同连接方式下的工况进行精准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9827029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034033.6
申请日:2025-01-09
Applicant: 齐鲁中科电工先进电磁驱动技术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IPC: G01L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直线电机推力测量装置和方法,包括用于安装测力传感器并传递力矩的动子台架,还包括尾部用于拖拽动子的固定台架。本发明能够适应各种长定子直线电机的推力测量和试验验证,为直线电机的推力和电磁参数设计提供试验思路和验证。
-
公开(公告)号:CN118868698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979282.8
申请日:2024-07-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机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超高速直线电机速度高精度自学习控制方法、系统及设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电机控制方法无法应对电机阻力改变导致的速度控制不稳的问题。本发明包括:构建推力‑阻力‑电流‑速度的初始多变量耦合模型;选取历史实验数据,通过偏最小二乘法优化所述初始多变量耦合模型,获得自学习的多变量耦合模型;采集实时电机参数,通过自学习的多变量耦合模型获取控制参数。本发明实现了基于补偿电流的高精度速度控制,不仅避免了依赖固定电机参数的观测器设计,而且不需要增加新的硬件设备和增加速度环,结构简单且能够应对阻力不同的情况实现加速度恒定和精确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5021581B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210859550.3
申请日:2022-07-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IPC: H02M3/33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感应能量传输系统多拾取模块输出功率与电流均衡方法,原边侧和副边侧的每个模块的谐振频率保持一致,将副边侧多并联拾取模块的补偿电容器全部并联连接,可以实现各个拾取模块的输出功率的自动平衡,同时流过各个拾取模块的接收线圈的电流几乎不受原边和副边互感变化的影响,因此流过各个接收线圈之间的电流基本均衡,本发明操作简单,系统可靠性高,同时提高了多并联拾取模块感应能量传输系统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294689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243732.7
申请日:2024-03-0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激光传感器和电磁接近开关的组合测速系统及方法,旨在解决直线电磁驱动装置激光传感器失效情况下的精确测速问题。所述系统包括激光检测装置、电磁接近开关检测装置、编码器和控制器。所述编码器包括光栅尺和编码尺;所述激光检测装置包括激光传感器和激光探测器;所述电磁接近开关检测装置包括电磁接近开关传感器和开关探测器;所述测速方法包括:所述激光探测器通过检测激光传感器输出信号,计算动子的第一速度;所述开关探测器通过检测电磁接近开关输出信号,计算动子的第二速度并计算动子的加速度。所述控制器当第一速度正常时选择第一速度为最终速度,当激光传感器失效时采用加速度对第一速度进行补偿,得到最终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997797B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111468216.7
申请日:2021-12-0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IPC: B60L1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永磁电动悬浮导向驱动一体化装置,该发明的悬浮装置部分包括永磁磁盘,四台带动磁盘旋转的驱动电机,悬浮架车体,联轴器以及空气弹簧;轨道部分包括平板型的悬浮轨道,T字型的导向/驱动轨道。四台驱动电机对称安装在车体悬浮架的四角处,驱动电机通过联轴器连接永磁磁盘,并在运行时带动磁盘旋转,悬浮装置位于平板悬浮轨道上方且存在悬浮气隙,导向轨道安装在悬浮轨道中央并与磁盘的侧面存在导向气隙。采用本发明中提出的悬浮导向驱动一体化装置,可以在不安装额外导向机构和直线电机的条件下使装置同时具有悬浮、导向、调速驱动和制动功能,结构紧凑,可广泛用于载运领域、工业传输领域、超净间搬运等场合。
-
公开(公告)号:CN117111942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192993.2
申请日:2023-09-15
Applicant: 齐鲁中科电工先进电磁驱动技术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线电磁驱动系统的低代码配置系统及方法。该方法包括:将配置表导入数据配置模块后,数据库模块自动生成数据库操作程序;图元库模块自动将图元由历史图元库移动至操作图元库;通信点表模块自动更新数据点表;通讯模块将下位机装置通讯点号表更新并生成最新通讯程序。依据用户需求,将所需图元拖拽至界面配置模块,将对应点号与对应图元绑定。点击“发布”按钮,生成最新直线电磁驱动系统。本发明通过配置表格和手动拖拽图元的方法即可生成最新的直线电磁驱动系统,无需专业人员修改代码。
-
公开(公告)号:CN116961515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1136384.5
申请日:2023-09-0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机驱动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分布式供电的直线电机驱动系统及控制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供电方式供电电压高,持续时间长以及供电设备产热大、散热困难的问题。本发明的直线电机定子的内表面上等距开设有定子槽,直线电机定子绕组按照设定的放置方法放置在定子槽内,直线电机动子配置在直线电机定子绕组的内部,并沿直线电机定子绕组的排列方向运动;分布式供电装置用于为直线电机定子绕组提供电流,直流电源用于为分布供电装置供电;所述分布供电装置包括并联的电力电子桥臂。本发明降低了供电系统中直流储能环节的电压等级,降低了直线电机自身相间绝缘需求,增加了系统的经济性和可靠性,有利于直线电机扩速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5344993A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210893838.2
申请日:2022-07-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IPC: G06F30/20 , G06F17/12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直线电机电流建模及切换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基于晶闸管的直线电机分段供电低冲击建模及切换方法,旨在解决现有直线电机的并联分段供电需要外接电缆,并且冲击电流较高的问题。本发明包括:首先建立分段供电切换过程无耦合、第一并联耦合、分开耦合和第二并联耦合四种状态数学模型,然后结合定子的并联与零状态响应分析不同电压切换角对变流器电流的影响,根据动子位置信息和电压相位角进行状态切换。本发明实现了直线电机并联供电结构下不需要外接电缆的分段供电切换,降低传统切换方式由于定子并联和零状态响应带来的冲击电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