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板料无铆冲压连接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371581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662913.3

    申请日:2024-05-27

    IPC分类号: B21D22/0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板料无铆冲压连接装置及方法,其包括有上压边圈、下压边圈、凸模、凹模和砧模,上压边圈开设有凸模腔,凸模设于凸模腔内且能沿着凸模腔上下运动,下压边圈上开设有凹模腔,凹模的上端设于凹模腔内且能沿着凹模腔上下运动,凹模腔与凸模腔同轴对齐,且凹模腔的直径大于凸模腔的直径,上压边圈和下压边圈之间用于夹紧待冲压的上板和下板,凹模内设有砧模腔,砧模设于砧模腔内且能够沿着砧模腔上下运动,砧模的上端形成有球面部。相比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基于简单的模具实现了对双层金属板料的无铆冲压连接,该装置易于制造且应用成本更低,而且冲压连接关系更加可靠,动作连贯性更好,冲压连接效率更高。

    一种道路模拟系统的多点协同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991645B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363698.7

    申请日:2024-03-28

    IPC分类号: G05B13/04

    摘要: 本发明提出一种道路模拟系统的多点协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信号发生器生成参考信号,将自由度加速度参考信号转化为自由度位置信号;S2,设计补偿控制器,利用加速度闭环系统的逆模型对输入参考加速度指令进行修正,然后将修正的加速度命令作为新的参考信号输入到控制系统中;S3,设计滤波器;S4,设计三状态前馈控制器,采用的控制策略为位移前馈控制、速度前馈控制和加速度前馈控制;S5,设计三状态反馈控制器,采用的控制策略是以位置反馈控制和加速度反馈控制相结合的基础上引入速度反馈控制;S6,设计压力镇定器,用于消弱各个激振器之间的内力;S7,激振器输出位移和加速度信号。

    一种跨座式单轨架桥机支撑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892542B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210681999.5

    申请日:2022-06-16

    IPC分类号: E01D21/0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跨座式单轨架桥机支撑方法和装置,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架桥机的倾覆量超过了正常吊装系统的使用范围,无法完成跨坐式单轨轨道架设工作的问题,本发明利用前部支撑部件直接连接固定到高架轨道的立柱上,以立柱为主要承载部件,后部支撑部件固定连接到轨道梁上,以轨道梁为次要承载部件,受力条件良好,承载能力强;采用三点确定一个平面的原理使架桥机保持比较好的水平度,确保了架桥机吊装系统的性能;支撑部件的驱动装置在实现水平度调整的同时,对行走系统与轨道梁的相对位置进行调整,减少了驱动元件数量,整体机构更紧凑,控制更简单,操作更方便。

    一种基于荷载反馈的半车浮动装置及半车位置跟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35030B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1810640835.1

    申请日:2018-06-21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荷载反馈的半车浮动装置及半车位置跟随方法,装置包括机架,主动平台,位测三角架及位测平台;机架上对应于主动平台和位测平台分别设有竖直设置的导轨;所述的主动平台、位测平台通过滑块分别置于相对应的导轨上;主动平台底部通过主动滑块导杆与主动三角架的第一角铰接,主动三角架的第二角与机架铰接,并通过传动装置与变频电机连接;位测平台的底部通过位测滑块导杆与位测三角架的第一角铰接,位测三角架的第二角与机架铰接;主动三角架的第三角通过拉杆与位测三角架的第三角铰接;位测平台上设有多个称重传感器。本发明结构简单可靠、同步精度高;控制响应快、位置跟随控制实现简单方便;空间布置灵活、结构紧凑。

    水陆两栖复合车轮及水陆两栖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0789272B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1911064025.7

    申请日:2019-11-04

    IPC分类号: B60B19/00 B60F3/00

    摘要: 本发明适用于行走机械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水陆两栖复合车轮及水陆两栖车辆,所述水陆两栖复合车轮包括包括轮毂、轮边减速器、制动器、主轮胎、充气管、半轴、中央充放气系统及连接机构;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轮毂外侧并且可充气、抽气的定蹼明轮叶轮辅助轮胎,所述辅助轮胎由弹性橡胶制成,所述辅助轮胎的中心轴与所述主轮胎的中心轴重合,当所述辅助轮胎充气充满时与所述主轮胎相对平行,当所述辅助轮胎抽气抽空时收缩进所述轮毂。本发明提供的水陆两栖复合车轮结构简单、重量轻,便于维护,且能有效避免水草缠绕,环境适应性强、具备高推进效率,满足车辆在水面和陆上一体化复合推进的特殊要求。

    一种强承载型轻质履带板及结构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15543B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2010699664.7

    申请日:2020-07-2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强承载型轻质履带板及结构设计方法,履带板本体滚道面上设有橡胶层用来改善负重轮的受力状况,降低行驶过程中的噪音;金属上板体两侧面上设有排土槽,有利于行驶过程中土壤等杂物的排出;橡胶下板体与地面直接接触处设有防滑纹理,有利于提高履带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附着力;采用遗传算法对履带板进行结构优化设计,获取履带板的最优尺寸组合。所述履带板结构优化设计方法主要包括履带板结构优化设计变量的选取、履带板结构试验设计、履带板结构响应面模型的建立、构建履带板结构优化目标函数与约束函数和利用遗传算法对履带板结构优化目标函数与约束函数进行求解;本发明为新型履带板的设计与研发提供参考。

    一种履带车辆振动测试传感器布置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94806B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0262009.X

    申请日:2021-03-1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履带车辆振动测试传感器布置优化方法,首先建立履带车辆车身的三维模型并进行有限元计算和模态分析,依据模态分析结果进行初选测点的选择;然后在履带车辆车身的三维模型上选择m个测点位置作为初选测点即传感器布置优化的约束条件,计算出m个测点模态位移并作为数据输入;将模态置性准则设为优化目标函数,针对履带车辆振动测试传感器布置多维优化,PSO算法出现早熟收敛,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提出的PSO‑IWLF算法,设置算法参数并进行优化计算;最后根据优化结果布置传感器并进行振动测试,对优化结果进行评价。本发明解决了履带车辆振动测试中传感器布置冗余问题,为工程实际应用中履带车辆结构优化和车辆轻量化设计提供支持。

    适应高速履带车辆道路模拟的宽频大位移振动模拟激振器

    公开(公告)号:CN111207935B

    公开(公告)日:2022-02-22

    申请号:CN202010176732.1

    申请日:2020-03-13

    IPC分类号: G01M17/00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应高速履带车辆道路模拟的宽频大位移振动模拟激振器,包括尾座、油蓄能器、缸体、端盖、压盖、承台;所述尾座位于下方,用于提供基座和支撑;所述缸体位于尾座的上方,缸体的两端连接有端盖,缸体的正面安装有阀块和插装式背压阀,缸体的内部安装有一体化活塞杆;所述阀块的上部安装有电液伺服阀和插装式减压阀,阀块的下方安装有油蓄能器;所述一体化活塞杆的上部连接有压盖,压盖的上部与承台连接。本发明实现了激振器的低摩擦宽频大位移振动模拟,适应能力强,响应快,调节方便,满足实验室测试要求。

    一种磁流变阻尼器的防沉积磁流变液及其防沉积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64383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11009412.8

    申请日:2021-08-31

    IPC分类号: F16F9/53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流变阻尼器的防沉积磁流变液及其防沉积方法,防沉积磁流变液分成不相溶的三层:上层为密度较小的非导磁液体,中间层为非导磁液体、分散剂等与软磁性颗粒组成的悬浮液,下层为密度较大的非导磁液体。中间层的软磁颗粒为封闭夹心结构,内部采用非导磁轻质材料或者为中空,外部包裹软磁材料;上层和下层分别为两种与非导磁液体不相溶的液体,一种密度较大静止状态下会处于非导磁液体下方,一种密度较小静止状态下会处于非导磁液体上方,从而将非导磁液体和软磁性颗粒组成的悬浮液与磁流变阻尼器相对静止壁面隔离开,避免软磁性颗粒沉积到静止壁面上。本发明提高了磁流变阻尼器的实际应用前景。

    一种基坑式振动试验台的车辆加载移位适应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274769A

    公开(公告)日:2019-09-24

    申请号:CN201910507355.2

    申请日:2019-06-12

    IPC分类号: G01M17/007 G01M7/0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坑式振动试验台的车辆加载移位适应装置,包括平面移位机构,竖直移位机构,旋转平台;平面移位机构,通过液压马达带动螺杆和移位装置底座运动,实现了移位装置的X方向的移位,液压马达驱动八杆机构的运动,实现了移位装置的Y方向移位;竖直移位机构,通过调节液压缸行程,实现了移位装置在竖直方向的移位;旋转平台,通过蜗轮蜗杆传动带动旋转平台,能适应车辆不同驶入角度,调节支撑脚,能适应各种车辆的底盘;该发明具有高适应性,能适应多种车辆底盘,能够实现平面以及竖直方向的移位,能够较为准确的完成车辆移位需求,且具有操作方便,结构紧凑,行进过程稳定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