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式除气管路结构及发动机

    公开(公告)号:CN112627964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11389640.8

    申请日:2020-12-01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发动机除气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集成式除气管路结构及发动机,上述除气管路结构包括:除气总管,除气总管的一端与整车膨胀水箱连通;多个并联设置的除气支管,每相邻两个除气支管中,两个除气支管通过除气接管连通;除气总管的另一端与最近的除气支管以及除气支管对应的除气接管连通;其中,至少一个除气支管与除气接管连接的一端设有降压装置,降压装置用于降低液体压力以使经由降压装置流出的液体压力不大于与其相邻、且位于其背离除气总管一侧的除气支管流出的液体压力。本申请公开的除气管路结构,仅能够简化管路布置,还能够避免“串流”现象的发生,增强了除气的效果。

    清扫EGR阀的发动机系统及减少EGR阀结冰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282981B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申请号:CN202010981373.7

    申请日:2020-09-1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车辆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清扫EGR阀的发动机系统及减少EGR阀结冰的方法。本发明中的清扫EGR阀的发动机系统包括气体循环系统、再循环系统和除冰系统,气体循环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进气节流阀、气缸体、排气管、排气蝶阀和后处理装置,再循环系统包括EGR阀,EGR阀的一端与气缸体的进气端相连通,EGR阀的另一端与排气管的出气端相连通,除冰系统包括控制阀,控制阀的一端与后处理装置的进气端相连通,控制阀的另一端与EGR阀的出气端相连通,所述控制阀用于控制所述除冰系统的通断状态。通过使用本技术方案中的清扫EGR阀的发动机系统,熄火停车后开启控制阀能够将EGR阀内部的冷凝水通过惯性气路的流动进行清扫,减少EGR阀结冰的情况。

    一种防水型排气尾管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973191A

    公开(公告)日:2019-07-05

    申请号:CN201910243322.1

    申请日:2019-03-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水型排气尾管,包括与发动机的尾气系统连通的内排气尾管和套设在内排气尾管的外侧的外排气尾管,且外排气尾管的顶端开口向侧部弯折;内排气尾管的顶端延伸至正对顶端开口的位置,且内排气尾管靠近顶端开口的一侧设置有导水槽,导水槽用于将从顶端开口进入的水导向至内排气尾管与外排气尾管所构成的底部间隙内;外排气尾管的底端设置有排水孔,排水孔用于将底部间隙内的水排至外排气尾管的外侧。上述防水型排气尾管,当有雨水侵入时,由于导水槽的存在,使得雨水直接通过导水槽和排水孔排至外排气尾管的外侧。从而有效的避免了雨水通过排气尾管进入发动机后处理系统,减少后处理系统故障率,减少整车的维护成本。

    清扫EGR阀的发动机系统及减少EGR阀结冰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282981A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2010981373.7

    申请日:2020-09-1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车辆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清扫EGR阀的发动机系统及减少EGR阀结冰的方法。本发明中的清扫EGR阀的发动机系统包括气体循环系统、再循环系统和除冰系统,气体循环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进气节流阀、气缸体、排气管、排气蝶阀和后处理装置,再循环系统包括EGR阀,EGR阀的一端与气缸体的进气端相连通,EGR阀的另一端与排气管的出气端相连通,除冰系统包括控制阀,控制阀的一端与后处理装置的进气端相连通,控制阀的另一端与EGR阀的出气端相连通,所述控制阀用于控制所述除冰系统的通断状态。通过使用本技术方案中的清扫EGR阀的发动机系统,熄火停车后开启控制阀能够将EGR阀内部的冷凝水通过惯性气路的流动进行清扫,减少EGR阀结冰的情况。

    一种发动机轮系、发动机总成及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0657019A

    公开(公告)日:2020-01-07

    申请号:CN201910932659.3

    申请日:2019-09-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发动机轮系、发动机总成及车辆,主动轴、主动轮、减振器、风扇轮、传动带、风扇以及电磁离合器,主动轴与曲轴传动连接,主动轮能够转动地套设于主动轴上,减振器固定套设于主动轴上;传动带同时套设于风扇轮和主动轮以连接风扇轮和主动轮,风扇安装于风扇轮;电磁离合器设置于主动轴上,电磁离合器具有开启状态和关闭状态,当电磁离合器处于开启状态时,减振器能够带动主动轮转动,当电磁离合器处于关闭状态时,减振器与主动轮分离,此时传动带、主动轮等运动部件不会随着主动轴一起运转,相比相关技术,当电磁离合器关闭时,可减轻了该发动机轮系的磨损,提高发动机轮系寿命,同时节约发动机能耗。

    一种发动机过滤系统及发动机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763873A

    公开(公告)日:2019-05-17

    申请号:CN201910185647.9

    申请日:2019-03-1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车辆或船舶等交通工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发动机过滤系统及发动机。该发动机过滤系统,包括自清洗式滤清器和转子滤清器,自清洗式滤清器用于过滤机油中的杂质,转子滤清器位于自清洗式滤清器的下方,转子滤清器包括:壳体;油滤转子,其转动设置于壳体内部,油滤转子包括驱动腔和分离腔,分离腔的入油口连通于自清洗式滤清器,用于承接经自清洗式滤清器过滤后的脏油,在分离腔上设置有用于连通壳体的排油口,驱动腔的进油口用于输入高压机油,在驱动腔上设置有喷嘴,用于驱动驱动腔并带动分离腔旋转,以将脏油的杂质离心过滤和分离。该发动机过滤系统实现机油和杂质的分离,提高滤清效率,延长发动机的换油周期。

    一种发动机轮系、发动机总成及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0657019B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1910932659.3

    申请日:2019-09-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发动机轮系、发动机总成及车辆,主动轴、主动轮、减振器、风扇轮、传动带、风扇以及电磁离合器,主动轴与曲轴传动连接,主动轮能够转动地套设于主动轴上,减振器固定套设于主动轴上;传动带同时套设于风扇轮和主动轮以连接风扇轮和主动轮,风扇安装于风扇轮;电磁离合器设置于主动轴上,电磁离合器具有开启状态和关闭状态,当电磁离合器处于开启状态时,减振器能够带动主动轮转动,当电磁离合器处于关闭状态时,减振器与主动轮分离,此时传动带、主动轮等运动部件不会随着主动轴一起运转,相比相关技术,当电磁离合器关闭时,可减轻了该发动机轮系的磨损,提高发动机轮系寿命,同时节约发动机能耗。

    一种防水型排气尾管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973191B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1910243322.1

    申请日:2019-03-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水型排气尾管,包括与发动机的尾气系统连通的内排气尾管和套设在内排气尾管的外侧的外排气尾管,且外排气尾管的顶端开口向侧部弯折;内排气尾管的顶端延伸至正对顶端开口的位置,且内排气尾管靠近顶端开口的一侧设置有导水槽,导水槽用于将从顶端开口进入的水导向至内排气尾管与外排气尾管所构成的底部间隙内;外排气尾管的底端设置有排水孔,排水孔用于将底部间隙内的水排至外排气尾管的外侧。上述防水型排气尾管,当有雨水侵入时,由于导水槽的存在,使得雨水直接通过导水槽和排水孔排至外排气尾管的外侧。从而有效的避免了雨水通过排气尾管进入发动机后处理系统,减少后处理系统故障率,减少整车的维护成本。

    一种机体、发动机和柴油机

    公开(公告)号:CN217652833U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21328227.5

    申请日:2022-05-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体、发动机和柴油机,其上设有主轴承座,所述的主轴承座通过螺栓与主轴承盖相连,所述主轴承盖和主轴承座相互配合的两个侧面为定位面,在其中一个定位面上设有一个定位销孔,且所述的定位销孔的轴线方向与螺栓的轴线方向平行。本实用新型的机体在侧面定位结构基础上,沿其中一个定位面加工一个定位销孔,使用单侧圆柱销实现了物理防错,防止主轴承盖安装反了,同时通过单个圆柱销起到类榫卯结构实现主轴承盖与主轴承座的轴向定位。

    一种油气分离器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4366285U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023113918.7

    申请日:2020-12-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油气分离器,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该油气分离器包括壳体、碰撞式分离机构和挡油板,壳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碰撞式分离机构和挡油板均设置于壳体内;碰撞式分离机构包括至少两个分离腔,至少两个分离腔沿壳体的宽度方向并排设置,每个分离腔的入口均设置有单向阀,单向阀在油气混合物的压力下能够开启,以使油气混合物进入分离腔。挡油板位于出气口之前,挡油板与壳体的内腔之间设置有气体流通通道,以使经过碰撞式分离机构分离后的油气混合物与挡油板碰撞分离出的气体从出气口排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油气分离器,在曲轴箱窜气量较低时,能够保证油气分离效率,且成本低。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