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02022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530033.7
申请日:2024-10-30
Applicant: 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山东科技大学
IPC: H04B1/3827 , H04W4/38 , A41D13/11 , A41D2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用智能穿戴防护设备通信系统及方法,属于智能矿山通信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矿用智能防尘口罩和以下至少一项:矿用智能穿戴系统控制平台、矿用本安型手机终端、矿用本安型矿灯、矿用本安型智能可穿戴腕带设备和矿用通信网络;其中矿用智能防尘口罩用于粉尘过滤、粉尘浓度检测、风扇转速调整、风扇转速检测、通信和定位中的至少一项;矿用本安型矿灯用于照明、气体浓度检测、粉尘浓度检测、通信和定位中的至少一项。本发明实现了矿用智能防尘口罩风扇转速可以基于环境监测数据或者矿井工作人员身体健康特征数据自动调整,还使矿用智能防尘口罩和其他设备或控制平台实现数据互通。
-
公开(公告)号:CN114648418B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210168878.0
申请日:2022-02-23
Applicant: 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徐华龙 , 王勇 , 徐正国 , 付元 , 孟庆勇 , 吴文臻 , 孙志萧 , 马旭伟 , 张维 , 李夏 , 崔竟成 , 戴万波 , 龚斌 , 刘敬娜 , 原晨凯 , 孙建超 , 曹亮
IPC: G06Q50/02 , G06Q10/04 , G06Q10/067 , G06T17/05 , G06F18/241 , G06F18/25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井下采空区安全分级预警监测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基于三维可视化技术对矿井整体进行快速三维建模,生成矿区三维地质模型;建立煤矿统一数据中心,按照预设的数据标准规范将多源异构数据融合并集成至数据中心;根据矿区三维地质模型和开采设备的实时数据,建立煤矿采空区安全分级预警模型,对采空区进行动态分析和危害程度分级预警;基于矿区三维地质模型、融合的不同位置处的多源异构数据和采空区安全分级预警模型,在一张三维视图中构建煤矿采空区安全分级预警平台,为多级监控管理部门提供采空区安全分级预警信息。该方法可向各级监管部分提供采空区不同危险级别的预警,提高了采空区安全预警的直观性、准确性和便捷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199416B
公开(公告)日:2024-10-08
申请号:CN202410382252.9
申请日:2024-03-29
Applicant: 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交流电源并联同步系统、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涉及交流电源技术领域,具体实现方案为:通过第一光耦合器、屏蔽双绞线、第二光耦合器和第三光耦合器对第一管脚输出的电信号进行电气隔离传输,避免电路噪声的传导,提高了交流电源并联同步系统的抗干扰能力,以确保交流电源之间的输出相位同步。针对不同的交流电源应用场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交流电源同步系统可以对交流从机的数量进行调整,以便于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用电需求,提高交流电源同步系统的可靠性和多场景适应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4584544B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210178844.X
申请日:2022-02-25
Applicant: 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4L67/02 , H04L67/025 , H04L9/40 , H04L41/0803 , H04L67/60 , H04L12/46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煤矿智能云盒系统,其中,煤矿智能云盒系统包括云端和边缘端云盒,其中,边缘端云盒,用于承载按照云盒微服务架构设计的执行程序,其中,按照云盒微服务架构设计的执行程序是由煤矿业务组成的多个微服务,云端,用于对边缘端云盒的监控、管理以及运维,由此,基于边缘端云盒中多个微服务组成的云盒微服务架构设计的执行程序,实现煤矿业务的按需部署和灵活分发,并通过云端对边缘端云盒的监控、管理以及运维,实现煤矿智能云盒系统实时互联与协同控制,提供对煤矿业务系统的远程访问和运维支持,有效提高煤矿业务智能化。
-
公开(公告)号:CN118472882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536260.4
申请日:2024-04-29
Applicant: 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提出一种煤矿用防爆电路和手持电动工具,其中,防爆电路包括:电源模块、驱动模块、电流采集模块和控制模块;其中,电源模块的第一供电端和电机的电源端相连,驱动模块的驱动端设置在电源模块和电机之间,驱动模块用于驱动电机;电流采集模块的输入端和驱动模块的驱动端相连,电流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电机的电流;控制模块用于当电机的电流值大于第一预设电流值时,关闭电机并在预设时间后重启电机,以及,当电机的重启次数大于预设次数时,关闭电机。在本公开的一种煤矿用防爆电路和手持电动工具中,实现了电机的电流保护,提升了电机的防爆性能,进而在防爆电路应用于电动工具时能够满足煤矿等行业的安全生产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8350632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480073.9
申请日:2024-04-19
Applicant: 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志伟 , 王勇 , 吴文臻 , 孟庆勇 , 龚斌 , 陈刚 , 徐华龙 , 崔竟成 , 都书刚 , 李夏 , 于晓琦 , 齐彬海 , 王杨 , 郎凌云 , 刘翼歌 , 肖冰 , 薛洪标
IPC: G06Q10/0635 , G06Q50/02 , G06F16/33 , G06F16/332 , G06V10/25 , G06T17/00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矿山应急管理执法检查智能辅助方法以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获取矿山执法检查相关的用户输入问题;对用户输入问题进行意图识别和实体提取得到第一意图和第一实体;基于第一意图和第一实体生成数据库查询语句;基于数据库查询语句查询数据库得到第一结果集;获取用户输入问题的向量表示,计算向量表示与问题知识库中多个问题向量的相似度,并从问题知识库中确定出相似度满足相似度阈值的第二结果集;基于第一结果集和第二结果集得到最终结果集;并基于最终结果集,输出矿山执法检查相关的问答结果解决现问题。实现矿山应急管理执法检查的多种类智能辅助,为执法人员开展矿山行业现场执法检查提供辅助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7674423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667812.7
申请日:2023-12-06
Applicant: 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提出一种用于矿山应急微电网的电力线载波通信方法和装置,应用于矿山应急微电网,矿山应急微电网包括:电池和多个分布式发电机,电池和分布式发电机分别基于逆变器连接至公共交流母线,电池处于分布式发电机的电流上游,方法包括:由目标发电机对应逆变器从上游电流中解析得到上游PLC信号;根据上游PLC信号,确定上游发电机的单位负载信息,其中,上游发电机的单位负载信息用于指示目标发电机进行功率调整;由目标发电机对应逆变器在公共交流母线中移除上游PLC信号,并根据目标发电机的单位负载信息在下游电流中注入新的PLC信号。由此,能够基于PLC构建的通信系统实现发电机输出功率的动态重新分配,从而保障应急微电网供电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2257745B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010954195.9
申请日:2020-09-11
Applicant: 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18/23 , G06N3/0499 , G06Q10/04 , G06Q50/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隐马尔可夫的煤矿井下系统健康度预测方法及装置,本发明在隐马尔科夫的基础上融合BP神经网络,通过构建隐马尔可夫模型来预测系统中所有设备的健康度,并通过对不同设备分配权重,将不同设备的健康度作为输出,系统的健康度作为输出,训练BP神经网络,通过训练好的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系统的整体健康度。本发明通过隐马尔可夫和BP神经网络的融合,大大减少了计算的复杂度,大幅提升系统预测效率,可以提前发现隐患,保障系统设备的不间断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6299168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205421.7
申请日:2023-03-03
Applicant: 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提出一种煤矿井下定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矿井下定位领域。包括:获取定位基站中三根天线分别接收的待定位设备发送的UWB探测信号,其中,三根天线呈等边三角形分布;根据每相邻两根天线接收的UWB探测信号之间的相位差,确定每相邻两根天线下UWB探测信号对应的入射方向角;根据每相邻两根天线分别对应的检测角度范围,从多个入射方向角中确定目标入射方向角;基于飞行时间算法,确定待定位设备与定位基站之间的目标距离;根据目标距离、目标入射方向角及定位基站当前的位置坐标,确定待定位设备对应的目标位置。由此,基于一个定位基站实现了对矿井下待定位设备的准确定位,降低了部署的基站数量和复杂度,减少施工维护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6154982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310439049.6
申请日:2023-04-23
Applicant: 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线圈组件,包括发射线圈组件,包括第一方形线圈和第一圆形线圈;接收线圈组件,包括第一接收线圈和第二接收线圈,第一接收线圈包括第二方形线圈和第二圆形线圈,第二接收线圈包括第三方形线圈和第三圆形线圈;第一方形线圈和第一圆形线圈的中心点重叠,第二方形线圈和第二圆形线圈的中心点重叠,第三方形线圈和第三圆形线圈的中心点重叠;第一接收线圈和第二接收线圈基于第一目标线圈参数设置,第一目标线圈参数大于发射线圈组件的第二目标线圈参数。降低了接收线圈组件和发射线圈组件之间的互感值的变化的剧烈程度,进而弱化了互感值的变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提高了系统性能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