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382433A
公开(公告)日:2013-11-06
申请号:CN201210596627.9
申请日:2012-12-06
Applicant: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 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 , 明知大学校产学协力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微藻的封闭式光-生物反应装置。该装置包括反应器主体、中空纤维膜接触单元、流体循环泵、光源、以及角度调整升降机。反应器主体培养微藻。中空纤维膜接触单元布置在反应器主体中并向循环在反应器主体中的培养液供应二氧化碳。流体循环泵使培养液在反应器主体中循环。光源将光照射入反应器主体。角度调节升降机根据光源的照射角度来调节反应器主体的倾斜角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851984B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1811107345.1
申请日:2018-09-21
IPC: C08L59/00 , C08K13/04 , C08K7/14 , C08K5/3445 , C08K5/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聚甲醛树脂组合物和用其制备的模制制品,其中聚甲醛树脂组合物包含量为约5至30重量%的填料、量为约0.01至1重量%的甲醛还原剂、以及构成聚甲醛树脂组合物的余量的聚甲醛树脂,所有重量%均以聚甲醛树脂组合物的总重量计。特别地,在聚甲醛树脂末端,每1g聚甲醛树脂可以包含量为30至40μmol的甲酸根。
-
公开(公告)号:CN108221151A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710358013.X
申请日:2017-05-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N2/58 , B60N2/5891 , C09K21/14 , D04B1/16 , D06P3/52 , D10B2403/0114 , D10B2505/08 , D04B1/00 , D01F1/07 , D01F6/92 , D04B1/22 , D10B2331/04 , D10B2505/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车座包覆材料、其制备方法以及包括车座包覆材料的车座,其中车座包覆材料包括第一针织织物和第二针织织物,所述第一针织织物构造成形成所述车座包覆材料的表面,所述第二针织织物位于所述第一针织织物的表面的相对表面,并构造成包含阻燃纤维。
-
公开(公告)号:CN103623685A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210533582.0
申请日:2012-12-11
IPC: B01D53/78 , B01D53/62 , C01B31/22 , C11B1/06 , C11B3/04 , C11B1/10 , C11C3/04 , C13K1/00 , A23K1/14 , C07F9/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P7/649 , A23K20/147 , B01D53/73 , B01D53/84 , B01D2257/504 , C11B1/06 , C11B1/08 , C11B1/10 , C11B1/108 , C12M43/06 , C12N1/12 , Y02A50/2358 , Y02C10/02 , Y02C10/04 , Y02C10/06 , Y02E50/13 , Y02P20/5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通过捕获并以生物质的形式储存二氧化碳来减少温室气体的方法,该生物质可以转化成高价值材料,例如具有大于37%的ω-3的油、生物柴油、磷脂、甘油、葡萄糖和蛋白饲料。
-
公开(公告)号:CN109851984A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811107345.1
申请日:2018-09-21
IPC: C08L59/00 , C08K13/04 , C08K7/14 , C08K5/3445 , C08K5/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聚甲醛树脂组合物和用其制备的模制制品,其中聚甲醛树脂组合物包含量为约5至30重量%的填料、量为约0.01至1重量%的甲醛还原剂、以及构成聚甲醛树脂组合物的余量的聚甲醛树脂,所有重量%均以聚甲醛树脂组合物的总重量计。特别地,在聚甲醛树脂末端,每1g聚甲醛树脂可以包含量为30至40μmol的甲酸根。
-
公开(公告)号:CN107262027B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1610848379.0
申请日:2016-09-23
Applicant: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 仁荷大学校产学协力团
Abstract: 一种用于制造活性炭的方法,其可以包括:制备活性炭前体,通过对活性炭前体进行热处理来碳化活性炭前体,通过研磨活性炭前体来均衡在碳化过程中经碳化的活性炭前体,通过将氧化剂和蒸馏水加入经均衡的活性炭前体中并对活性炭前体进行热处理来活化活性炭前体,并通过在溶剂中混合活化的前体、金属盐和还原剂以在活性炭前体上进行反应来将金属氧化物粒子引入活性炭前体中。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制造活性炭的方法能够通过形成大量微孔并引入金属氧化物粒子来改进二氧化碳的选择性吸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5879586B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1510886237.9
申请日:2015-12-04
IPC: B01D53/18
Abstract: 在吸收塔壳体中的上部处的布置在吸收塔壳体内部的贫吸收液体供应器将贫吸收液体供应至壳体中。在吸收塔壳体中布置在贫吸收液体供应器下面的吸收塔整流器对在吸收塔壳体中向下供应的贫吸收液体的流动进行整流,并且将对象气体溶解在贫吸收液体中以产生富吸收液体。吸收液体室在吸收塔壳体中布置在吸收塔整流器下方,在吸收液体室中临时存储富吸收液体。吸收分离器在吸收塔壳体中布置在吸收塔整流器与吸收液体室之间。对象气体被供应至吸收液体室。
-
公开(公告)号:CN107572518A
公开(公告)日:2018-01-12
申请号:CN201610968654.2
申请日:2016-10-27
Applicant: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 仁荷大学校产学协力团
IPC: C01B32/324 , C01B32/336 , C01B32/354 , B01J20/20 , B01D53/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0/20 , B01D53/02 , B01D2253/102 , B01D2253/1124 , B01D2253/25 , B01D2253/306 , B01D2253/308 , B01D2253/311 , B01D2255/2047 , B01D2255/2061 , B01D2255/2073 , B01D2255/20738 , B01D2255/20746 , B01D2255/20753 , B01D2255/20761 , B01D2255/20792 , B01D2257/504 , B01D2258/06 , B01D2259/4566 , B01J20/06 , B01J20/3021 , B01J20/3078 , B01J20/3204 , B01J20/3236 , C01B31/10 , F17C1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制备活性炭的方法,其可包括制备活性炭前体,通过在活性炭前体上进行热处理而使活性炭前体碳化,通过研磨活性炭前体而使在碳化中经碳化的活性炭前体均一化,以及通过将包含二氧化碳和蒸汽的混合气体引入经研磨的活性炭前体并且在活性炭前体上进行热处理而使活性炭前体活化。本发明用于制备活性炭的方法可显著地提高由其制备的活性炭的二氧化碳吸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7265453A
公开(公告)日:2017-10-20
申请号:CN201610825622.7
申请日:2016-09-14
Applicant: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 仁荷大学校产学协力团
IPC: C01B32/336 , C01B32/354 , B01J20/20 , B01J20/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0/20 , B01D53/0407 , B01D2253/102 , B01D2257/504 , B01J20/3021 , B01J20/3064 , B01J20/3078 , B60H3/06 , C01B31/12 , C01B32/354 , B01J2220/485 , C01P2002/85 , C01P2004/80 , C01P2006/12 , C01P2006/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造活性炭的方法。一种活性炭制造方法可以包括:制备活性炭前体,通过对活性炭前体进行热处理来碳化活性炭前体,通过研磨活性炭前体来均衡在碳化过程中经碳化的活性炭前体,通过将氧化剂和蒸馏水加入经均衡的活性炭前体中并对活性炭前体进行热处理来活化活性炭前体,并通过混合活性炭前体、含氮材料和溶剂以在活性炭前体上进行反应来将氮基官能团引入活性炭前体的表面中。
-
公开(公告)号:CN119932579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410343196.8
申请日:2024-03-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氢和二氧化碳储存系统,其增加了二氧化碳的处理能力。该系统包括金属‑二氧化碳电池,金属‑二氧化碳电池包括负极、正极和位于负极和正极之间的离子交换膜;第一供应单元,该第一供应单元被配置为向负极提供第一电解液;第二供应单元,该第二供应单元被配置为向正极提供包括氢离子和碱金属碳酸氢盐水溶液的第二电解液;分离单元;电解液循环单元,该电解液循环单元位于分离单元的后端;溶解单元,该溶解单元位于电解液循环单元的后端;以及二氧化碳提纯单元。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