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814118B
公开(公告)日:2019-08-06
申请号:CN201580002941.1
申请日:2015-06-08
Applicant: 西北大学 , 阿卜杜拉阿齐兹国王科技城
Inventor: 詹姆士·M·霍尔克罗夫特 , 卡雷尔·J·哈特利布 , 詹姆斯·弗雷泽·斯托达特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0/226 , B01J20/28004 , B01J20/3021 , B01J20/305 , B01J20/3085 , C07C7/12 , C07C7/13 , C07C17/38 , C07C17/389 , C07C2601/16 , C07C2602/42 , Y02P20/582 , C07C15/04 , C07C15/06 , C07C15/073 , C07C15/08 , C07C15/085 , C07C15/02 , C07C15/46 , C07C13/20 , C07C13/23 , C07C13/21 , C07C13/42 , C07C25/06 , C07C25/13 , C07C25/02 , C07C22/08 , C07C25/08
Abstract: 一种用于分离芳族化合物的由环糊精金属有机框架(CD‑MOF)构成的隔离媒质,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列工艺之一。一种自下而上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a)制备包括环糊精、碱金属盐、水和醇的第一混合物;(b)进行下列两个步骤之一:(i)搅拌第一混合物;或(ii)添加适量的表面活性剂到第一混合物中以形成第二混合物;和(c)从第一混合物或第二混合物结晶CD‑MOF。一种自上而下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a)制备包括环糊精、碱金属盐、水和醇的第一混合物;(b)从第一混合物结晶CD‑MOF;和(c)任选地进行结晶CD‑MOF的颗粒尺寸的降低。所述CD‑MOF能用在用于从烃类混合物分离烷基芳族化合物和卤代芳族化合物的方法中。
-
公开(公告)号:CN109689202A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780038228.1
申请日:2017-06-14
Applicant: 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开股份公司
Inventor: 阿纳托利·阿列克谢耶维奇·福姆金 , 阿斯兰·尤苏波维奇·齐瓦泽 , 奥列格·叶夫根尼耶维奇·阿克休京 , 亚历山大·加夫里洛维奇·伊什科夫 , 叶夫根尼·米哈伊洛维奇·斯特里热诺夫 , 安德烈·维亚切斯拉沃维奇·什科林 , 伊利亚·叶夫根尼耶维奇·缅希科夫 , 亚历山大·奥努夫里耶维奇·舍夫琴科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0/20 , B01J20/28011 , B01J20/2803 , B01J20/28042 , B01J20/28073 , B01J20/28076 , B01J20/2808 , B01J20/3007 , B01J20/3021 , B01J20/3042 , B01J20/3078 , F17C11/0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储存、分配和运输天然气或甲烷的活性炭材料。所要求保护的发明的技术成果包括:增加储存系统的每单位体积的材料所储存的天然气的量、增加吸附材料的堆积密度,以及增加吸附材料在专用便携式吸附器中的封装密度,从而使储存系统被填充至高达其容量的95%以上,同时保持扩散性能。所要求保护的发明的技术成果是通过形成具有如下许多技术特性的块状纳米多孔碳材料来实现的:大于600kg/m3的高堆积密度;呈立方体、矩形棱柱、圆柱体、三维扇体或四面体形式的特殊的块体形状;材料中的平均有效孔宽度和纳米孔体积的最佳组合,其使大量气体能够被该材料储存,并允许该材料在专用便携式吸附器中最密实地封装。
-
公开(公告)号:CN108940206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0984584.9
申请日:2018-08-28
Applicant: 武汉霖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0/20 , B01J20/28016 , B01J20/3021 , B01J20/3078 , C02F1/28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基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水处理材料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阳极氧化法制备碳基吸附材料的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吸附材料由精细石墨板在去离子水中经过电化学方法氧化和剥离,形成稳定的氧化纳米碳液,再经干燥和研磨制得。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制得的吸附材料对重金属离子具备良好的吸附性能,优于常见的吸附材料活性炭。本发明所采用的电化学制备方法成本低廉,且绿色环保,原材料仅为石墨板和去离子水,中间产物及产品均无毒无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05814089B
公开(公告)日:2018-05-22
申请号:CN201480067397.4
申请日:2014-12-10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0/267 , B01J20/261 , B01J20/28004 , B01J20/28016 , B01J20/3021 , B01J20/3085 , C08F2/10 , C08F2/48 , C08F220/06 , C08J3/075 , C08J3/12 , C08J3/24 , C08J3/245 , C08J233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制备超吸收性树脂的方法以及通过该方法制备的超吸收性树脂,其中所述超吸收性树脂包含使用粒径为450μm或更小的颗粒再组装的再组装体。当与现有超吸收性树脂相比时,本发明具有改善的吸收率和水渗透率二者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555812B
公开(公告)日:2017-11-24
申请号:CN201480049957.3
申请日:2014-10-07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0/267 , A61L15/60 , B01J20/261 , B01J20/3021 , B01J20/3085 , C08F2/00 , C08F6/008 , C08F6/26 , C08F20/10 , C08F120/06 , C08L101/14 , C08F220/06 , C08F222/38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表现出低的吸收容量减小程度的超吸收性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了这样的超吸收性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超吸收性聚合物具有优异的防再润湿能力使得即使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在压力下水分仍几乎不泄露,本发明通过使引发剂相对于单体的量最小化来制备均匀交联的具有高分子量主链的丙烯酸类树脂以维持高凝胶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05793293B
公开(公告)日:2017-10-20
申请号:CN201480065764.7
申请日:2014-12-01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0/261 , B01J20/28016 , B01J20/3021 , B01J20/3078 , B01J20/3085 , B01J20/321 , B01J20/323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吸收性聚合物及其制造方法,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具有改善的孔隙率和渗透性的超吸收性聚合物及其制造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6902730A
公开(公告)日:2017-06-30
申请号:CN201510976388.3
申请日:2015-12-22
Applicant: 江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0/12 , B01J20/22 , B01J20/3021 , B01J2220/42 , B01J2220/4806 , C02F1/286 , C02F2101/345 , C02F2101/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是使用三聚季铵盐表面活性剂制备有机粘土,可以高效吸附去除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在低于常用表面活性剂浓度50倍的条件下即可获得,而且粘土比表面积增大,吸附率明显提高,反絮凝作用增强。具体制备步骤为:将干燥、粉碎过20-100目筛的膨胀型粘土与三聚季铵盐表面活性剂溶液按照1∶100-1∶250的固液比混合,在60-80℃条件下搅拌10-48小时,离心分离得到产物,在60~100℃下干燥后研磨制得。
-
公开(公告)号:CN106458585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580022238.7
申请日:2015-03-03
Applicant: 百维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詹姆斯.卫.徐
IPC: C01B15/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0/482 , B01J20/048 , B01J20/28004 , B01J20/28011 , B01J20/28019 , B01J20/28071 , B01J20/28085 , B01J20/282 , B01J20/3021 , B01J20/3028 , B01J20/3085 , C01B25/3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多孔羟基磷灰石材料的高度球形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吸附剂具有良好的机械稳定性,并可用作分离生物分子(例如蛋白质和核酸)的色谱介质。
-
公开(公告)号:CN106378088A
公开(公告)日:2017-02-08
申请号:CN201610824983.X
申请日:2010-08-10
Applicant: 约翰森·马瑟公开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0/0237 , B01D15/20 , B01D53/64 , B01D2253/1128 , B01D2253/342 , B01D2255/20761 , B01D2257/602 , B01J20/0222 , B01J20/0229 , B01J20/0285 , B01J20/06 , B01J20/08 , B01J20/28004 , B01J20/28014 , B01J20/2803 , B01J20/28045 , B01J20/28057 , B01J20/28059 , B01J20/28071 , B01J20/28073 , B01J20/28083 , B01J20/28085 , B01J20/3021 , B01J20/3042 , B01J20/3078 , B01J20/32 , B01J20/3204 , B01J20/3236 , B01J20/3433 , B01J20/3458 , B01J2220/56 , B05D1/02 , B05D1/18 , C02F1/281 , C02F2101/20 , C07C7/12 , C10G25/00 , C10L3/101 , C10L2290/542
Abstract: 描述了一种制备吸着剂组合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从溶液或浆料中将铜化合物层施涂在载体材料表面上,和(ii)干燥涂覆的载体材料,其中干燥的载体上的铜化合物层厚度为1-200μm。可以将前体转化成适合于通过施涂一种或多种硫化合物以将铜化合物硫化并形成CuS而从液体或气体中去除重金属的吸着剂。
-
公开(公告)号:CN105837727A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610048761.3
申请日:2016-01-25
Applicant: SK新技术株式会社 , SK综合化学株式会社
IPC: C08F220/06 , C08F222/14 , C08F220/58 , C08J3/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0/28016 , B01J20/261 , B01J20/267 , B01J20/28004 , B01J20/28011 , B01J20/3007 , B01J20/3021 , C08F220/06 , C08F220/02 , C08J3/245 , C08J2333/02 , C08F220/58 , C08F2222/14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颗粒型高吸水性树脂及其制备方法,更详细地,涉及一种由于具有下述特征而能够在树脂内维持适当的水可溶性成分,从而在实际产品中使用时,显示出优异的渗透性,且不会诱发皮肤问题的颗粒型高吸水性树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树脂包含平均直径落入150至850μm的颗粒A,并且在所述颗粒中,平均直径落入500至850μm的颗粒a1和平均直径落入150至250μm的颗粒a2的数学式1的水可溶性指标为0.08以上且2.0以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