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吸收低热容的微测辐射热计

    公开(公告)号:CN115406540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211044187.6

    申请日:2022-08-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吸收低热容的微测辐射热计,属于辐射热计领域,包括多个像元结构,所述像元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敏感单元、第一真空谐振腔、第二敏感单元和反射层,其中,反射层和第二敏感单元之间设有第二真空谐振腔,所述第二真空谐振腔用于将反射层反射回的入射光进行多次谐振吸收;所述第一敏感单元上设有第一开孔结构,所述第二敏感单元上均设有第二开孔结构,所述第一开孔结构用于与第一真空谐振腔产生共振耦合,所述第二开孔结构用于与第二真空谐振腔产生共振耦合。通过引入开孔设计,可以有效提升微测辐射热计吸收特性,减小热容,从而提升器件响应速度,从而制备出高质量、高吸收、具有较低电容的微测辐射热计。

    一种伺服同步电机动力线与位置反馈线的失配判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337119B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0759305.4

    申请日:2024-06-1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工业控制技术领域,涉及单台伺服控制多台电机的应用场景,具体提供一种伺服同步电机动力线与位置反馈线的失配判定方法,用以检测被控制电机的动力线与位置反馈线是否错接。本发明中,首先对伺服同步电机在动力线与位置反馈线失配情况下的工作状态进行科学分析,提出失配判定的触发条件,当伺服报告位置超差故障或者速度超差故障时,优先进行动力线与位置反馈线的失配判定;然后,提供了动力线与位置反馈线失配判定的准确流程,能够正确检测伺服同步电机动力线与位置反馈线是否失配,为伺服同步电机故障检修提供了新的检修手段,提高系统检修效率,减少停机时间。

    一种基于MEMS陀螺仪的伺服稳定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331159B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759306.9

    申请日:2024-06-1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工业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基于MEMS陀螺仪的伺服稳定控制方法,用以实现伺服电机负载侧转速稳定控制,解决电机负载侧转速波动大等问题;首先,引入MEMS陀螺仪,设置陀螺仪于伺服电机的负载侧,通过陀螺仪测量负载侧的角速度;然后,伺服微控制单元采集上一时刻的陀螺仪数据、编码器数据与电机电流数据,并分别对采集数据完成数据预处理;最后,将数据预处理后陀螺仪数据、编码器数据与电机电流数据引入电机控制系统,完成当前时刻电机控制。综上,本发明引入MEMS陀螺仪,结合陀螺仪数据、编码器数据与电机电流数据实现伺服稳定控制,能够针对所有频率段实现稳定控制。

    一种基于红外和可见光图像融合的暗弱目标增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21517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484561.7

    申请日:2024-04-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红外和可见光图像融合的暗弱目标增强方法,属于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构建扩散模型,训练得到初步训练后扩散模型;获取同一场景下待特征提取的可见光图像和红外光图像,同时输入至初步训练后扩散模型,提取N种维度特征;基于稠密连接网络构建N维特征重构网络;以N种维度特征为N维特征重构网络的输入,基于包含图像强度损失、梯度直方均值损失和色彩损失的损失函数,对初步训练后扩散模型和N维特征重构网络进行训练,得到图像融合模型;获取同一场景下待融合的可见光图像和红外光图像,同时输入至图像融合模型,输出RGB三通道融合图像。本发明保留了异源图像的浅层特征,在暗弱场景下保证了互补信息的融合效果。

    一种双波段探测的微测辐射热计吸收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8464204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514877.6

    申请日:2024-04-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波段探测的微测辐射热计吸收结构。所述吸收结构包括下层中波红外吸收桥面结构和上层长波红外吸收桥面结构,下层桥面结构从下至上为金属钛薄膜、氮化硅薄膜、氧化钒薄膜、氮化硅薄膜、金属钛薄膜,上层桥面结构从下至上为氮化硅薄膜、氧化钒薄膜、氮化硅薄膜,两层桥面之间和下层桥面与衬底之间为空气腔。经过参数优化后,整体结构对中波红外波段的平均吸收率大于60%,对长波红外波段的平均吸收率大于81%,结构中下层桥面对中红外波段的平均吸收率大于60%,对长波红外波段的平均吸收率小于7.2%,上层桥面对长波红外波段的平均吸收率大于75%,对中波红外波段的平均吸收率小于4.7%,两层对特定波段的吸收率均远大于另一波段,实现了探测器对不同波段的分别探测并大幅降低了信号间的干扰。

    一种伺服同步电机动力线与位置反馈线的失配判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337119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759305.4

    申请日:2024-06-1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工业控制技术领域,涉及单台伺服控制多台电机的应用场景,具体提供一种伺服同步电机动力线与位置反馈线的失配判定方法,用以检测被控制电机的动力线与位置反馈线是否错接。本发明中,首先对伺服同步电机在动力线与位置反馈线失配情况下的工作状态进行科学分析,提出失配判定的触发条件,当伺服报告位置超差故障或者速度超差故障时,优先进行动力线与位置反馈线的失配判定;然后,提供了动力线与位置反馈线失配判定的准确流程,能够正确检测伺服同步电机动力线与位置反馈线是否失配,为伺服同步电机故障检修提供了新的检修手段,提高系统检修效率,减少停机时间。

    一种基于二氧化钒的太赫兹宽带吸收器

    公开(公告)号:CN117832859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410061465.1

    申请日:2024-01-16

    Abstract: 本文公开了一种基于二氧化钒的太赫兹宽带吸收器,包括由金属反射层、介质填充层、二氧化钒结构层以及介质覆盖层组成的单元结构;所述介质填充层的底面设置金属反射层;所述介质填充层的表面设置二氧化钒结构层;所述二氧化钒结构层由正方形结构挖去中心圆盘,挖去垂直、水平、±45°矩形条后组成;所述二氧化钒结构层表面设置介质覆盖层。通过二氧化钒的相变实现全反射与超宽带吸收切换的功能,在二氧化钒处于半导体相时,实现太赫兹波段全反射;在二氧化钒处于金属相时,在3.01‑13.65THz频段内实现了90%以上的吸收,吸收带宽高达到10.64THz,同时吸收器还具有偏振不敏感和广角吸收等显著优点。本发明在吸收带宽以及吸收率方面有显著优势,且不增加吸收单元的复杂度,易于加工制备。

    一种单目单张模糊图像深度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522939B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410012189.X

    申请日:2024-01-04

    Abstract: 该发明公开了一种单目单张模糊图像深度计算方法,涉及计算机视觉领域。本发明的单目单张模糊图像深度估计方法,利用在模糊线索,建模去模糊的数学模型,结合神经网络进行深度估计,针对性的设计去模糊和基于语义信息的损失函数,并针对样本不均衡问题,利用语义标签提高了小样本的深度估计准确性,利用本发明的单目单张模糊图像深度估计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深度估计的准确性。

    一种三氧化钼的氢气传感器湿度增益膜

    公开(公告)号:CN116773613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741382.2

    申请日:2023-06-2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气体传感技术领域,涉及氢气传感器,提供一种三氧化钼的氢气传感器湿度增益膜,进而与钯基氢敏薄膜、衬底共同构成氢气传感器,用以解决现有氢气传感器因环境湿度影响而响应时间缓慢、灵敏度下降等问题。本发明通过热蒸发工艺的设计,于钯基氢敏薄膜表面成功沉积得到厚度为2~10nm且表面形貌呈非连续纳米岛状结构的三氧化钼薄膜以作为湿度增益膜;通过该三氧化钼薄膜在湿度环境下独特的逆向释氢效应,加速氢原子接触钯膜表面活性位点,减弱水分子对钯基氢气传感器响应速度的影响,即在允许氢分子扩散通过至钯基氢敏膜表面的同时将水分子扩散抑制在湿度增益膜表面,最终实现湿度环境下快速检测氢气泄漏的目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