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308087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210034147.7
申请日:2022-01-13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B01J27/185 , B01J37/10 , B01J37/28 , B01J37/18 , C08F8/04 , C08F24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石油树脂加氢的负载型磷化镍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在石油树脂催化加氢反应中的应用,所述催化剂是以工业上广泛应用的活性球形氧化铝作为载体,创新性地采用“原位合成+低温液相磷化”的方法制备得到负载型磷化镍催化剂。此种方法制备的磷化镍颗粒尺寸较小、分散均匀且活性组分与载体间具有强的相互作用,避免了反应过程中活性组分的迁移和团聚;另外,低温液相磷化过程可以生成纯相的磷化镍,有效避免了无加氢活性磷酸铝尖晶石的形成。该催化剂在石油树脂催化加氢过程中,不仅具有优异的催化加氢活性(>99%),还体现出较好地脱除树脂中硫化物等杂质的活性,适用于制备高品质的氢化石油树脂。
-
公开(公告)号:CN102580779B
公开(公告)日:2013-07-03
申请号:CN201210024855.9
申请日:2012-02-06
Applicant: 福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亚硝酰基硝酸钌为前驱体的氨合成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催化剂的组成为(RuL+M1+M2)/AC,RuL-M1-M2/AC,M1-(RuL+M2)/AC,M1-(RuL+M2)-M1/AC中的一种,其中AC为石墨化活性炭;M1为钡、镁、铵的硝酸盐、乙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M2为碱金属钠、钾、铷、铯、稀土金属硝酸盐、乙酸盐、氢氧化物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RuL为亚硝酰基硝酸钌络合物;钌的浸渍量为活性炭重量的2-9%,M1的浸渍量为活性炭重量的4-16%,M2的浸渍量为活性炭重量的10-20%;活性组分Ru与助剂采用等体积多次浸渍法浸渍到载体上。本发明的设备、流程简单,制备周期短,易于实现规模生产;本发明制备的催化剂与已有的氯化钌作前驱体的钌基氨合成催化剂相比,催化剂的制备效率大幅度提高,催化剂的性价比高。
-
公开(公告)号:CN101602649A
公开(公告)日:2009-12-16
申请号:CN200910304883.4
申请日:2009-07-27
Applicant: 福州大学 , 福州开发区科盛催化材料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中低压醇、醚联氨生产工艺,解决现有技术中联醇工艺的缺点,该工艺具有竞争力的替代选择,是将醇、醚合成与氨合成两个化工过程串接为一条生产线,醇、醚合成在前,氨合成在后,但醇、醚合成和氨合成过程和他们各自产品的分离相对独立,不同以及两种产品产量之比例的调节灵活,氨合成无需另加合成气压缩工序,总压在4~15MPa。本发明有效减少压缩功耗、实现产品醇或醚氨比的灵活调节、高整体工艺过程的效率和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成本,为煤化工领域的技术进步和向大规模综合性发展奠定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280194C
公开(公告)日:2006-10-18
申请号:CN200310116237.8
申请日:2003-11-12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C01C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至少含有二个合成塔的氨合成系统中,第一合成塔装铁系氨合成催化剂,第二合成塔及后续各塔装钌基氨合成催化剂,各塔以串联方式连接,实施氨合成铁催化剂串钌催化剂工艺,其特征是:含H2和N2混合气的循环气经加压并分离除油后,部分进入第一个合成塔的夹套内进行换热,另有部分循环气与从塔外热交换器出来的提温气体的一部分混合,调节混合气的温度为30~50℃后,再引入第二及之后各塔的夹套内进行换热,换热后的气体与第一塔夹套流出的气体合并后进入塔外换热器,与来自废热锅炉的出塔反应气换热升温后入合成塔反应,反应气体出合成塔系统后,依次经废热锅炉、塔外换热器冷却后去水冷。
-
公开(公告)号:CN1544146A
公开(公告)日:2004-11-10
申请号:CN200310116228.9
申请日:2003-11-12
Applicant: 福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合成氨工业中,用于制备新型氨合成催化剂的载体制备技术——钌系氨合成催化剂活性炭载体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是一种用作钌系氨合成催化剂载体的高温处理活性炭的扩孔方法,本发明的特点是:将经1600-2500℃高温处理后的活性炭,用水蒸气,含氧气体与氮气和/或0族惰性气体的混合气,在温度为250-500℃,处理时间为2-36小时下进行扩孔处理。经处理后得到的高比表面、高稳定性的活性炭可用于制备负载型钌系氨合成催化剂。
-
公开(公告)号:CN1435277A
公开(公告)日:2003-08-13
申请号:CN03115503.0
申请日:2003-02-21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B01J23/44 , B01J23/63 , C01B15/0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负载型钯-氧化铝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以预先涂覆适宜量稀土氧化物,并经900-1000℃高温焙烧过的Al2O3为载体(比表面积约60-130m2/g,平均孔半径约为10-14nm,Na2O含量<0.05%=,以钯为主活性成分,担载量为0.15-0.25%(wt),采用浸渍方法(按浸液温度可分高温浸渍法和室温浸渍法两种)制备。本发明的催化剂在使用现有的工业常用工作液(2-乙基蒽醌/重芳烃+磷酸三辛酯)时,氢化效率为8-9gH2O2/l,降解产物<0.5g/kgH2O2(27.5%);当使用(2-叔丁基蒽醌+2-乙基蒽醌)/(重芳烃+四丁基脲)为工作液时,氢化效率为10-13gH2O2/l,降解产物<0.5g/kgH2O2(27.5%)。
-
公开(公告)号:CN101362080B
公开(公告)日:2013-07-24
申请号:CN200810071876.X
申请日:2008-10-06
Applicant: 福州开发区科盛催化材料有限公司 , 福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活性炭负载钌基氨合成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属化肥催化剂。催化剂的活性炭负载钌基氨合成催化剂是以活性炭为载体、金属钌为活性组分、碱金属和碱土金属为助剂,活性组分钌以Ru(OH)4或RuO2.2H2O形式负载于活性炭载体上,负载量以Ru计重量为活性炭重量的2%~9%;碱土金属以硝酸盐或草酸盐的形式负载于活性炭载体上,负载量以碱土金属计,其与钌的物质量之比值为0.3~5:1;碱金属与Ru的物质量之比值为2~10。本发明操作快速、简单,所制备的催化剂性能稳定、活性高,适合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2380420B
公开(公告)日:2013-04-17
申请号:CN201110258118.0
申请日:2011-09-02
Applicant: 福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氨合成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它的组成为RuL+M1+M2/AC,M1-(RuL+M1+M2)/AC,(RuL+M1+M2)-M1/AC或(RuL+M1+M2)-M2-M1/AC中的一种;其中RuL为钌与多元醇、多元醛、多元酸反应生成的水溶性的钌络合物;M1为硝酸钡、乙酸钡、硝酸镁、硝酸铵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物;M2是碱金属钠、钾、铷、铯和稀土硝酸盐、乙酸盐或氢氧化物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物;AC是载体,即石墨化活性炭。该方法以石墨化活性炭为载体,经过钌酸钾制备、前驱体制备、混合溶液制备、催化剂制备、干燥这些步骤制得氨合成催化剂。本发明的设备、流程简单,制备周期短,效率高,节能环保,易于实现规模化生产;制备的催化剂性价比高。
-
公开(公告)号:CN102258998B
公开(公告)日:2012-12-19
申请号:CN201110118467.2
申请日:2011-05-09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B01J23/6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氨合成催化剂,尤其是以贵金属钌为活性成分,以二氧化铈为载体,以含银化合物为助剂的低温高活性氨合成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活性成分钌的负载量以Ru计重量为二氧化铈载体重量的2~10%,银助剂的负载量以Ag计重量为二氧化铈载体重量的2~10%。分别采用共沉淀法,沉积沉淀法,浸渍法制备。本发明催化剂主要用于氢氮混合气合成氨。利用载体与金属强相互作用利于二氧化铈的还原,被还原的二氧化铈能够传递电子给钌利于氮气的分解,而且金属强相互作用又可以抑制氢气的吸附的作用,使催化剂的活性与现有氧化物为载体的钌基氨合成催化剂相比,该催化剂具有性能稳定,低温活性高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744060A
公开(公告)日:2012-10-24
申请号:CN201210255119.4
申请日:2012-07-23
Applicant: 福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BaTiO3负载钌氨合成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化肥催化剂技术领域。所述的钌基氨合成催化剂以钙钛矿型BaTiO3为载体、金属钌为活性组分,采用等体积浸渍法、溶胶-凝胶法或浸渍-气氛焙烧法制备得到。活性组分量以Ru的重量计为载体重量的2%-10%,本发明制备方法简便,设备简单,制备过程条件易于控制,所制备的催化剂具有低温低压活性高,性能稳定等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