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832811A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2110317440.X
申请日:2021-03-25
Applicant: 福州市城乡建总集团有限公司 ,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隧道扩建工程上覆围岩变形控制结构及施工方法,包括至少一个位于既有隧道上方且相平行的孔道,孔道长度方向与既有隧道长度方向之间的夹角为50~90°,孔道位于上覆围岩中的既有结构下方;所述孔道内浇筑有圆柱梁,所述圆柱梁长度大于扩建后隧道的横向跨度。本发明隧道扩建工程上覆围岩变形控制结构设计合理,充分利用既有隧道空间,在即将扩建隧道的上方建立大致垂直于隧道方向的支撑结构,可以有效控制隧道扩建时围岩变形;可显著提高隧道上覆围岩的稳定性,减小隧道扩建对上部重要结构的影响,提高隧道扩建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798181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1633179.X
申请日:2023-12-01
Applicant: 同济大学 , 福州市城乡建总集团有限公司
IPC: B09C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碱与表面活性剂活化降解土壤高浓度多环芳烃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多环芳烃污染土壤样品中依次加入一定浓度表面活性剂、氢氧化钠溶液和过硫酸盐,迅速混匀后,高效降解非水相多环芳烃污染。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表面活性剂促进碱活化过硫酸盐降解高浓度非水相多环芳烃的方法,可适用于高浓度的非水相多环芳烃污染土壤,降解效果可达57‑60%。
-
公开(公告)号:CN112112193A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2011025345.4
申请日:2020-09-25
Applicant: 福州市城乡建总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2D29/045 , E02D29/16 , E02D31/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地下综合管廊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带暗柱双面叠合管廊侧墙及其制作方法,外预制层、内预制层和暗柱通过先浇混凝土与钢筋骨架连成整体,内预制层、外预制层中间预留有侧墙空腔,内预制层和外预制层通过侧墙空腔内的混凝土暗柱连接成整体。本发明在浇筑制作时仅需简易翻转设备浇筑制作双面叠合管廊侧墙;制作环境好,混凝土养护质量佳,钢筋保护层厚度以及间距控制效果良好;生产制作时无需较高的拼装精度,提高预制构件的良品率与生产时的便捷性;构造防裂钢筋网能够准放置;对于生产厂家的生产工艺无需进行较大的革新;并在脱模、运输、吊装过程中保证构件不易变形,构件受力良好,混凝土表面不出现明显裂缝,自防水性能良好。
-
公开(公告)号:CN118821044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857111.8
申请日:2024-06-2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 福州市城乡建总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18/25 , G06F18/10 , G06F18/213 , G06F18/2113 , G06N5/01 , G06N3/0442 , G06N3/0499 , G06N3/045 , G06N3/08 , G06N3/006 , G06Q10/04 , G06Q50/06 , G01N33/18 , G01D21/02 , G06F12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湖库型叶绿素浓度预测方法、装置和介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湖库的包含预测点位及上游点位的水质、水动力和气象的在线自动监测数据;对在线自动监测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处理后的数据;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得到预测点位和上游点位的水质特征和水动力指标特征,并构建累积光照特征;将上游水质特征、水动力指标特征与光照特征输入预先训练的融合预测模型中,得到上游输移叶绿素预测结果和时序影响叶绿素预测结果,使用误差倒数法将上游输移叶绿素预测结果和时序影响叶绿素预测结果进行融合;输出融合得到的叶绿素预测结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准确度高、平稳性强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112193B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011025345.4
申请日:2020-09-25
Applicant: 福州市城乡建总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2D29/045 , E02D29/16 , E02D31/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地下综合管廊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带暗柱双面叠合管廊侧墙及其制作方法,外预制层、内预制层和暗柱通过先浇混凝土与钢筋骨架连成整体,内预制层、外预制层中间预留有侧墙空腔,内预制层和外预制层通过侧墙空腔内的混凝土暗柱连接成整体。本发明在浇筑制作时仅需简易翻转设备浇筑制作双面叠合管廊侧墙;制作环境好,混凝土养护质量佳,钢筋保护层厚度以及间距控制效果良好;生产制作时无需较高的拼装精度,提高预制构件的良品率与生产时的便捷性;构造防裂钢筋网能够准放置;对于生产厂家的生产工艺无需进行较大的革新;并在脱模、运输、吊装过程中保证构件不易变形,构件受力良好,混凝土表面不出现明显裂缝,自防水性能良好。
-
公开(公告)号:CN111893870B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010891881.6
申请日:2020-08-31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E01D19/02 , E01D101/30 , E01D101/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剪力键连接的预制拼装盖梁结构及施工方法,包括安装在墩梁上的盖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梁包括经连接件相拼接的两个盖梁单元,盖梁单元经连接件与对应的墩梁相拼接,所述连接件包括剪切键、连接钢板、凹型钢槽,盖梁单元底面沿横向预埋有凹型钢槽,一盖梁单元的拼接面上沿纵向预埋有凹型钢槽,另一盖梁单元的拼接面上及墩梁的上端面设置有用于容纳剪切键、连接钢板的预制孔洞,两个盖梁单元拼接面之间、盖梁单元与墩梁的连接面之间均设置有粘结层,本结构拼接面的抗剪能力强,剪力键的安装是在地上进行,可以有效提高剪力键与盖梁结构的咬合度、紧密度,使整体结构更加稳固。
-
公开(公告)号:CN111979904A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2011018159.8
申请日:2020-09-24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E01D19/02 , E01D21/00 , E01D101/28 , E01D10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附加消能装置预制拼装节段钢管混凝土桥墩及其施工方法,包括承台及位于承台上方纵向固定连接的多节钢管混凝土节段,各节所述的钢管混凝土节段包括混凝土柱及套于混凝土柱外部的钢管,所述钢管混凝土节段中间留有预应力孔道,所述承台中部固定有贯穿各个钢管混凝土节段的预应力筋,上下相邻所述钢管混凝土节段通过剪力键固定连接,承台顶面与多节钢管混凝土节段底部侧面之间设置有消能装置,本发明设计的管混凝土桥墩为预制构件,在工厂内制作,能提高施工质量与速度,减少现场作业量。利用钢管混凝土的高性能可提高节段拼装桥墩的竖向承载力和水平抗侧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1962381B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010954627.6
申请日:2020-09-11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E01D19/00 , E01D19/02 , E01D21/00 , E01D101/26 , E01D10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空竹形钢‑混组合墩梁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其中双空竹形钢‑混组合墩梁连接结构的盖梁连接件和墩柱连接件两个圆形连接构件用于连接盖梁与墩柱,盖梁连接件嵌于盖梁内,墩柱连接件嵌于墩柱内,结合使用环形角弧固定件,固定件从外部连接盖梁连接件和墩柱连接件,由两个半圆构件组成;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双空竹形钢‑混组合墩梁连接结构的施工方法。本发明结构简单,同时兼顾连接可靠性和施工便捷性,两个空竹形连接构件箍套在一起,共同作用,使墩柱与盖梁连接极为稳固;高强度的外置固定件可以实现盖梁和墩柱的快速临时固定,简化了桥梁的转配流程,易于构件的安装和检修。
-
公开(公告)号:CN111962381A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2010954627.6
申请日:2020-09-11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E01D19/00 , E01D19/02 , E01D21/00 , E01D101/26 , E01D10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空竹形钢-混组合墩梁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其中双空竹形钢-混组合墩梁连接结构的盖梁连接件和墩柱连接件两个圆形连接构件用于连接盖梁与墩柱,盖梁连接件嵌于盖梁内,墩柱连接件嵌于墩柱内,结合使用环形角弧固定件,固定件从外部连接盖梁连接件和墩柱连接件,由两个半圆构件组成;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双空竹形钢-混组合墩梁连接结构的施工方法。本发明结构简单,同时兼顾连接可靠性和施工便捷性,两个空竹形连接构件箍套在一起,共同作用,使墩柱与盖梁连接极为稳固;高强度的外置固定件可以实现盖梁和墩柱的快速临时固定,简化了桥梁的转配流程,易于构件的安装和检修。
-
公开(公告)号:CN113430922B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110904705.6
申请日:2021-08-07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波纹套管可复位双柱墩的钢管混凝土桥墩及其施工方法,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盖梁、至少两个柱墩以及承台,预应力定位件依次贯穿盖梁、柱墩以及承台,两个柱墩之间设置有波纹钢连梁。本发明设计合理,构造简单,提高桥墩的承载力和耐腐蚀性,缩短施工工期,减轻由桥下传来的振动,吸收地震能量,减小柱肢所承受的能力损伤,实现柱墩的震后可复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