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拟基坑被动区加固的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1571804U

    公开(公告)日:2020-09-25

    申请号:CN201922076813.X

    申请日:2019-11-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拟基坑被动区加固的试验装置,包括试验箱、支撑构件、加固构件和测试单元;所述试验箱可以模拟土体结构;所述支撑构件可以对土体施加或卸除预应力;所述加固构件可以实现基坑被动区土体加固;所述测试单元设置在回填土表面、挡土墙表面、支撑构件上,用来监测地表沉降以及挡土墙侧向位移、开挖过程中挡土墙两侧土压力变化情况、挡土墙以及支撑构件的应力应变。本实用新型可以模拟基坑被动区加固后土体开挖和加撑过程,能够很好地模拟内支撑的支护作用和被动区加固的加固效能,通过监测得到支护结构和基坑周边环境应力与变形情况;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推广使用。(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路基填料的三维变形试验加载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870366B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1910204503.3

    申请日:2019-03-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路基填料的三维变形试验加载装置及方法,包括水平设置的底板,底板中部凸出成形有矩形试样承台,所述试样设置在试样承台上,试样承台相对两侧分别设有定位钢板,定位钢板中部设有矩形应力孔,应力孔内设有与其间隙配合的X向加载板,X向加载板通过X向驱动装置驱动,对试样施加X向应力;定位钢板间设有Y向加载板,Y向加载板通过Y向驱动装置驱动,对试样施加Y向应力;定位钢板间还设有Z向加载板,Z向加载板设置在试样承台上方,Z向加载板通过Z向驱动装置驱动,对试样施加Z向动力或静力荷载。本发明能够对试样施加不同约束力,来最大程度模拟路基填料的变形过程,以便为路基的设计提供更加准确的参数建议。

    应力与渗流耦合作用下岩土体的试验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870364A

    公开(公告)日:2019-06-11

    申请号:CN201910204200.1

    申请日:2019-03-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力与渗流耦合作用下岩土体的试验装置及方法,包括底座、试样、围压系统、加载系统、渗流系统、变形测量系统;底座包括底板,底板中部设有矩形支座,试样为方柱体且放置在矩形支座上,矩形支座外围设有竖向支撑,竖向支撑靠近试样一侧安装有气囊存储腔;围压系统包括第一气体管道和第二气体管道;加载系统包括设置在试样上方的反力架,反力架下端安装有竖向作动器,竖向动作器末端连接有加载盒;渗流系统包括进水管道和出水管道;变形量测系统包括竖向电子位移计、水平电子位移计。本发明可对试样前后、左右施加不同的侧向压力,且围压环境稳定、精度高,可实现动静应力与渗流耦合作用下岩土体的加载试验。

    软弱富水地层地铁竖井加固开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95570B

    公开(公告)日:2017-04-05

    申请号:CN201510298873.X

    申请日:2015-06-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软弱富水地层地铁竖井加固开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竖向加固;步骤2),竖向局部开挖;步骤3),横向加固;步骤4),横向扩挖;步骤5),竖井内衬;步骤6),变形监测;步骤7),重复步骤1)‑步骤6),开挖至设计标高;步骤8),浇筑底板,开挖至设计标高后,对竖井底部进行浇筑。本发明与传统的开挖方法相比,分层、分部开挖方法能较好保证竖井的稳定性,极大地提高了施工的安全性。分层、分部的加固、开挖有更好的止水效果,避免了开挖过程中出现涌水、突泥等现象,特别适用于软弱富水地层的竖井开挖。分层、分部开挖极大地提高了竖井的稳定性,并且大大降低施工风险,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一种用于隧道加固的高强波纹板结构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255488B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010191760.0

    申请日:2020-03-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隧道加固的高强波纹板结构及方法,涉及隧道工程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正弦状波纹片,正弦状波纹片为板状拱形结构;正弦状波纹片的凹面等间距设有由拱架和拱形孔构成的多个空心拱肋;拱架与正弦状波纹片通过压铸一体成型。该高强波纹板结构能够密贴围岩并与之协同受力,能够在高地应力围岩中与围岩共同发生适量变形以释放应力,使支护结构与围岩达到更好的协同受力状态,加固系统具有较强的抗震能力和耐久性能;同时,该高强波纹结构也可对拱形孔进行注浆补强,并与喷射混凝土、锚杆支护及衬砌背后回填注浆等方式联合使用,形成可共同受力的组合支护结构,能够显著改善衬砌结构的受力特性,提高围岩稳定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