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碰撞能量吸收器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564356B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1510673730.2

    申请日:2015-10-16

    Abstract: 一种碰撞吸收装置,包括板件和具有面板厚度的面板。中间部具有中间部厚度且在板件和面板之间延伸。中间部限定板件和面板之间的腔室。开口与腔室连通。中间部厚度小于面板厚度。碰撞吸收装置可移动到展开位置以在碰撞过程中接触乘员。因为中间部厚度小于面板厚度,所以中间部更快地膨胀,提供用于乘员的碰撞表面。

    车辆碰撞吸收系统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004770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135003.5

    申请日:2016-03-10

    Abstract: 一种车辆,包括仪表板、前部安全气囊、第一侧帘式安全气囊、和第二侧帘式安全气囊以及两个前排座椅。前排座椅设置在第一侧帘式安全气囊和第二侧帘式安全气囊之间。车辆包括车顶,并且前部安全气囊通过车顶支撑。前部安全气囊在仪表板和前排座椅之间从第一侧帘式安全气囊延伸到第二侧帘式安全气囊,以在碰撞事件过程中吸收来自乘员的能量以降低头部伤害的可能性并且促使乘员保持就座在直立位置以降低通过座椅安全带的胸部负载。前部安全气囊可以在碰撞事件中防止未系带乘员通过挡风玻璃弹出到车辆外。

    车辆碰撞吸收系统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004770B

    公开(公告)日:2020-02-14

    申请号:CN201610135003.5

    申请日:2016-03-10

    Abstract: 一种车辆,包括仪表板、前部安全气囊、第一侧帘式安全气囊、和第二侧帘式安全气囊以及两个前排座椅。前排座椅设置在第一侧帘式安全气囊和第二侧帘式安全气囊之间。车辆包括车顶,并且前部安全气囊通过车顶支撑。前部安全气囊在仪表板和前排座椅之间从第一侧帘式安全气囊延伸到第二侧帘式安全气囊,以在碰撞事件过程中吸收来自乘员的能量以降低头部伤害的可能性并且促使乘员保持就座在直立位置以降低通过座椅安全带的胸部负载。前部安全气囊可以在碰撞事件中防止未系带乘员通过挡风玻璃弹出到车辆外。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