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至少两个螺旋桨桨叶的螺旋桨组件

    公开(公告)号:CN107264796A

    公开(公告)日:2017-10-20

    申请号:CN201710191970.8

    申请日:2017-03-28

    摘要: 具有至少两个螺旋桨桨叶(1a、1b)的螺旋桨组件(7),该至少两个螺旋桨桨叶由相关联的连接装置(1c)互连,且该相关联的连接装置(1c)限定用于至少两个螺旋桨桨叶(1a、1b)在操作中的共用俯仰轴线(4),该至少两个螺旋桨桨叶的每一个均包括相关联的前缘和后缘(2a、2b),该前缘和后缘限定该桨叶的相应翼弦和四分之一翼弦线(2e),该共用俯仰轴线(4)相对于至少两个螺旋桨桨叶的每一个的四分之一翼弦线(2e)设置有预定偏移(4b),并且该相关联的连接装置(1c)适合于至少在非轴向入流场(6)中的操作中、使得能够实现至少两个螺旋桨桨叶(1a、1b)围绕共用俯仰轴线(4)的被动桨距调节。还涉及一种具有上述螺旋桨组件的飞行器。

    带有至少两个旋翼组件和护壳的推力产生单元

    公开(公告)号:CN108357670B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1810076592.3

    申请日:2018-01-26

    IPC分类号: B64C27/20 B64C27/08

    摘要: 带有至少两个旋翼组件和护壳的推力产生单元(3d),用于沿预定方向(23)产生推力,包括护壳(6d)和至少两个旋翼组件(7d、8d),护壳(6d)限定了内容积(20c),至少两个旋翼组件(7d、8d)中的第一旋翼组件(7d)限定了第一旋翼轴线,其中的第二旋翼组件(8d)限定了第二旋翼轴线,第一和第二旋翼轴线(12d)是以下两者中一个:(i)同轴布置;(ii)以相关联的倾角(21a、22a)相对于预定方向(23)倾斜,倾角包括在‑60°至+60°的范围中,优选地等于0°,第一旋翼组件(7d)布置在护壳(6d)的内容积(20c)外部。该推力产生单元具有改善的空气动力学特性和性能。本发明还涉及具有该推力产生单元的多旋翼飞行器。

    带有至少两个旋翼组件和护壳的推力产生单元

    公开(公告)号:CN108357670A

    公开(公告)日:2018-08-03

    申请号:CN201810076592.3

    申请日:2018-01-26

    IPC分类号: B64C27/20 B64C27/08

    摘要: 带有至少两个旋翼组件和护壳的推力产生单元(3d),用于沿预定方向(23)产生推力,包括护壳(6d)和至少两个旋翼组件(7d、8d),护壳(6d)限定了内容积(20c),至少两个旋翼组件(7d、8d)中的第一旋翼组件(7d)限定了第一旋翼轴线,其中的第二旋翼组件(8d)限定了第二旋翼轴线,第一和第二旋翼轴线(12d)是以下两者中一个:(i)同轴布置;(ii)以相关联的倾角(21a、22a)相对于预定方向(23)倾斜,倾角包括在-60°至+60°的范围中,优选地等于0°,第一旋翼组件(7d)布置在护壳(6d)的内容积(20c)外部。该推力产生单元具有改善的空气动力学特性和性能。本发明还涉及具有该推力产生单元的多旋翼飞行器。

    具有至少两个螺旋桨桨叶的螺旋桨组件

    公开(公告)号:CN107264796B

    公开(公告)日:2019-07-09

    申请号:CN201710191970.8

    申请日:2017-03-28

    摘要: 具有至少两个螺旋桨桨叶(1a、1b)的螺旋桨组件(7),该至少两个螺旋桨桨叶由相关联的连接装置(1c)互连,且该相关联的连接装置(1c)限定用于至少两个螺旋桨桨叶(1a、1b)在操作中的共用俯仰轴线(4),该至少两个螺旋桨桨叶的每一个均包括相关联的前缘和后缘(2a、2b),该前缘和后缘限定该桨叶的相应翼弦和四分之一翼弦线(2e),该共用俯仰轴线(4)相对于至少两个螺旋桨桨叶的每一个的四分之一翼弦线(2e)设置有预定偏移(4b),并且该相关联的连接装置(1c)适合于至少在非轴向入流场(6)中的操作中、使得能够实现至少两个螺旋桨桨叶(1a、1b)围绕共用俯仰轴线(4)的被动桨距调节。还涉及一种具有上述螺旋桨组件的飞行器。

    空气动力学钝形尾部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569354B

    公开(公告)日:2016-12-28

    申请号:CN201310253665.9

    申请日:2013-06-24

    IPC分类号: B64C23/06 B64C1/38

    摘要: 一种空气动力学钝形尾部(10),用于直升飞机,该空气动力学尾部具有沿着尾部表面(9)和/或相应左手侧机身表面和右手侧机身表面(5、6)的两个导流片(7、8)。每个导流片(7、8)由第一和第二相交线(3、4)限定,该第一和第二相交线由于水平面(z)与尾部表面(9)的表面或相应的左手侧机身表面和右手侧机身表面(7、8)相交而产生。导流片由两维或三维样条曲线(12)限定,该样条曲线在所述第一和第二相交线(3、4)内部并且在边界框(15)内部从表面(2)朝向尾部表面9)。该空气动力学钝形尾部的导流片能减小尾部上流分离的程度且由此使得尾流中的总体压力损失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