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测试的分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9336603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320325.8

    申请日:2024-09-20

    Inventor: 王浩 李超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化测试的分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对各REST接口进行自动化测试,并生成测试报告;对测试报告中的执行异常的异常测试用例进行提取,并基于异常测试用例,在预先构建的数据仓库中进行匹配,确定异常测试用例的多个异常原因;基于异常测试用例中各异常原因的权重,确定异常测试用例对应REST接口的首要异常原因,并基于测试报告以及所述首要异常原因,确定存储系统中REST接口的测试分析结果。实现了对测试报告的自动分析过程,从而达到高效的自动化测试分析,降低了人力投入成本,提升了测试效率。

    硬盘背板和服务器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248073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252210.X

    申请日:2024-09-06

    Inventor: 李超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硬盘背板和服务器,该硬盘背板上设有多个第一连接器和多个第二连接器,硬盘背板能够在第一工作模式和第二工作模式之间切换;在第一工作模式时,每个第一连接器和每个第二连接器均分别用于电连接不同硬盘,各硬盘通过第一连接器或第二连接器与主板通信连接;在第二工作模式时,至少两个第一连接器配合连接RAID芯片,其它第一连接器或第二连接器均分别用于电连接不同硬盘,RAID芯片通过对应的第一连接器与相应硬盘通信连接,RAID芯片通过第一连接器与主板通信连接。本申请提供的硬盘背板和服务器,不仅提高了系统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而且实现对硬盘的高效管理和配置,起到故障隔离,硬盘冗余和性能稳定的作用。

    一种硬盘背板的点灯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9127626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055346.1

    申请日:2024-08-02

    Inventor: 李超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硬盘背板的点灯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硬盘背板的类型信息,并根据所述类型信息生成点灯配置文件,其中,所述点灯配置文件包括第一对应关系和第二对应关系;生成控制信号,并将所述控制信号发送至控制器,其中,所述控制信号包括点灯信号;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和第二对应关系,通过所述控制器对控制信号进行解析,获得第一硬盘指示灯状态和第二硬盘指示灯状态,并将所述第一硬盘指示灯设置为所述第一硬盘指示灯状态,以及将所述第二硬盘指示灯设置为所述第二硬盘指示灯状态。采用本方法能够在软件层面上使硬盘背板支持x1位宽的硬盘点灯,减少了大量的开发时间和成本。

    拥塞配置调整方法、拥塞控制方法、系统、产品和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8449913B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921091.6

    申请日:2024-07-10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拥塞配置调整方法、拥塞控制方法、系统、产品和设备,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可以提升ECN配置调整的准确性,从而改善数据中心的网络传输性能。该方法包括:获取网络设备在设定时间段内的端口状态信息;通过预先训练好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对所述设定时间段内的端口状态信息的时间相关性和空间相关性进行分析,得到目标隐藏状态特征;确定与所述目标隐藏状态特征相匹配的显式拥塞通知配置信息;根据确定出的所述显式拥塞通知配置信息,调整所述网络设备的显式拥塞通知配置参数。

    数据压缩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8672509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845613.9

    申请日:2024-06-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数据压缩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本发明基于当前读写性能和当前处理器利用率,确定压缩对象和压缩窗口的参数,并配置压缩对象和压缩窗口;获取待写入数据,并基于压缩对象和压缩窗口对待写入数据进行压缩操作,得到待写入数据对应的压缩数据;将压缩数据写入数据块中。如此,利用压缩对象和压缩窗口,对待写入数据进行分段压缩,减小用于存储中间数据的空间大小,从而减少对内存资源的占用;同时,在数据写入数据块之前就进行压缩,直接将压缩后的数据写入数据块中,不再需要反复读取擦写,不仅提高了数据压缩的效率,还减少了对处理器和内存资源的占用。

    散热机柜
    6.
    发明公开
    散热机柜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8647180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845417.1

    申请日:2024-06-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网络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散热机柜,以解决散热机柜在通风散热过程中会导致外部灰尘积聚于柜体内部以降低散热效果的问题。该散热机柜包括柜体、制冷件、第一风道件、第一散热件以及散热风扇。柜体设有安装腔,制冷件位于安装腔内,制冷件用于冷却流经的空气。第一风道件设置于安装腔内,第一风道件内部形成第一气道,且第一风道件设有连通第一气道的至少一个第一插接口和至少一个第一出风口。第一散热件经第一插接口部分插设于第一气道内,散热风扇用于带动空气经制冷件流入第一气道内。本发明提供的散热机柜用于容纳安装电子设备并对其进行散热降温。

    数据缓存队列的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8051449A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410223859.2

    申请日:2024-02-28

    Inventor: 李超 吴丙涛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数据缓存队列的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待访问的新请求数据;确定新请求数据是否存在于新缓存队列内,若存在,则判定新请求数据是否存在于目标链表内;根据新请求数据存在于目标链表的情况,确定新请求数据在目标链表或其他链表的存放位置;根据存放位置获取目标链表或其他链表当下的剩余空间,得到由目标链表淘汰的数据组成的第一历史队列以及由其他链表淘汰的数据组成的第二历史队列;根据第一历史队列和第二历史队列确定生成的目标缓存队列。本公开通过在新缓存队列中建立双链表模式,通过链表分别维度筛选,最终得到高频率并且高访问次数的目标缓存队列,提高了目标缓存队列中数据的命中率。

    会话连接方法、交互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7978851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371803.1

    申请日:2024-03-29

    Inventor: 李超 吴丙涛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会话连接方法、交互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根据客户端传输的注册命令信息,获取目标存储节点的至少一个第一待连接物理端口的索引信息;根据各第一待连接物理端口的索引信息,对注册命令信息进行更新,并将更新的注册命令信息发送至集群存储管理器;根据集群存储管理器传输的根据更新的注册命令信息更新得到的目标注册链表,获取目标存储节点的至少一个第二待连接物理端口的索引信息;根据各第二待连接物理端口的索引信息,建立客户端与目标存储节点之间的多会话连接。本发明实现客户端与存储节点之间的多会话连接,提高了存储系统的性能和扩展性,优化了资源利用,增强了系统稳定性。

    一种程序管理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7492877B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1827808.2

    申请日:2023-12-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程序管理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方法包括:启动预先封装有目标打印函数的驱动调试程序,目标打印函数由打印函数和实时时间函数组合得到;响应于驱动调试程序启动后运行到预先创建的调试节点,调用目标打印函数;向目标打印函数传入用户配置的打印参数,并控制目标打印函数打印包含打印参数的参数值的目标信息;将各目标信息对应传输至监控窗口的各调试接口,以在用户界面显示驱动调试程序的运行状态与安装驱动调试程序的设备驱动的工作状态。通过本发明的方案,能够对驱动调试程序运行过程和结果进行监控,并能够在硬件设备发生异常时及时进行异常排查,保证硬件设备运行状态的稳定性。

    机器人拐角偏差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188850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377041.2

    申请日:2024-09-29

    Inventor: 李超 张建朋 桂霄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机器人拐角偏差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机器人拐角偏差测试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第一槽体;第一移动组件包括第一移动部件和第二槽体,第一移动部件的端部设置在第一槽体内,第一移动部件沿第一槽体的延伸方向可移动地设置,第二槽体设置在第一移动部件上;第二移动组件包括第二移动部件和第三槽体,第二移动部件的端部设置在第三槽体内,第二移动部件沿第二槽体的方向可移动地设置,第三槽体设置在第二移动部件上;连接部件设置在第三槽体内并沿第三槽体的延伸方向可移动地设置,连接部件用于连接待测机器人。本申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机器人拐角测试装置的操作复杂,造价成本高导致的机器人出厂效率降低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