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粉末凝相燃烧产物的分离装置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298522A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2010246880.6

    申请日:2020-03-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粉末凝相燃烧产物的分离装置,包括:沿轴向一体连接、且相连通的燃烧室和分离段;燃烧室的前端用于与供粉系统管路连通。分离段为一壳体形成的腔室,由前到后包括依次相连通的入口圆弧段、离心段和出口段;在入口圆弧段内,其上壁由前到后呈向下弯曲的圆弧壁面;在离心段内,其上下壁均为向下弯曲的圆弧状,以形成管体下壁凹陷的凹腔;在出口段,包括上下排列、且相互独立的分离段上出口和分离段下出口。使用该分离装置实现了金属凝相燃烧产物与高温燃气的分离。

    一种气固两相流输送环境压强的模拟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870390A

    公开(公告)日:2019-06-11

    申请号:CN201910101018.3

    申请日:2019-01-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固两相流输送环境压强的模拟装置及方法,由上到下包括依次相连接、且内部相连通的气体出口锥段、圆柱形的气体出口直段和圆柱段主体,气体出口锥段为圆锥体状,其前端开设有气体出口;气体出口直段的直径小于圆柱段主体的直径;圆柱段主体后端还连接有内部相连通的集粉腔段;在圆柱段主体的侧壁上垂直设置有与其内腔相连通的气固两相流入口段,用于与粉末储箱的流化腔端相连通,使气固两相流流入圆柱段主体内;圆柱段主体还与外部气源相连通。既可实现气固两相输运下游环境背压的稳定可靠模拟,又能对粉体颗粒实现回收再利用。

    一种可视化粉末燃料气力压缩与拉伸特性实验方法与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808513A

    公开(公告)日:2023-03-17

    申请号:CN202211642034.1

    申请日:2022-12-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视化粉末燃料气力压缩与拉伸特性实验方法与装置,实验装置包括:密封上端盖、密封下端盖,圆柱筒,在圆柱筒的侧壁上开设有用于气体进入的进气孔,圆柱筒的上端壁上、自上而下开设有下凹槽,伸入筒,其上端与密封上端盖一体连接,其下端向下延伸并伸入下凹槽内,进而使得下凹槽形成U形的进气通道,透明装料筒,其内用于装入粉末燃料,粉末燃料用于进入圆柱筒内腔顶部的气体缓慢向下运动后对其产生压缩的作用,进而获得粉末燃料的压缩特性;本发明可以使得气体进入圆柱筒的内腔不会向上运动,而是先在顶部汇聚,从而以接近平行于粉末燃料堆积型面方式向下运动,使得进气压缩过程中粉末燃料堆积型面保持水平,使得测试更精准。

    一种流量可控的进气道引气供粉装置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594342A

    公开(公告)日:2020-08-28

    申请号:CN202010349350.4

    申请日:2020-04-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流量可控的进气道引气供粉装置,包括进气道和粉末储箱,粉末储箱内同轴套设有一活塞,活塞将粉末储箱的内腔分为位于活塞前方和后方的驱动腔和流化腔,流化腔内用于装填粉末颗粒;驱动腔的前端和流化腔的后端各通过一分管路与取气管相连通,取气管的进气端与进气道的前部相连通,以将进气道内的部分超声速空气引入驱动腔的前端和流化腔的后端;驱动腔内的空气用于推动流化腔内的粉末颗粒朝向后方移动;流化腔内的空气用于裹挟后端出口处的粉末颗粒流入燃烧室,与由进气道内进入燃烧室的气体混合。该装置利用粉末冲压发动机的进气道代替高压气瓶作为供粉系统的气源,减少了发动机的质量,降低了发动机成本,提高了发动机的安全性。

    高压环境粉末颗粒微扰动起动流化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826710A

    公开(公告)日:2019-05-31

    申请号:CN201910099853.8

    申请日:2019-01-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高压环境粉末颗粒微扰动起动流化装置,包括用于套设在粉箱后封头内的多孔微扰动进气装置,多孔微扰动进气装置为圆锥形壳体,且其外壁与粉箱后封头的内壁之间形成环形集气腔,在多孔微扰动进气装置上开设有气体进入微孔,气体进入微孔用于使气体从环形集气腔通过并进入粉末储箱本体。实现了冲压发动机工作压力环境中粉末颗粒的稳定起动流化,确保了粉末颗粒供给过程中的输送稳定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