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海流能发电的仿蝠鲼潜水器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262170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341142.X

    申请日:2023-10-17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基于海流能发电的仿蝠鲼潜水器及方法,属于水下仿生机器人领域;包括潜水器主体,及搭载于潜水器主体上的海流能发电系统、工作模态控制系统、及潜水器驱动系统;所述潜水器主体包括潜水器舱体、位于舱体前端的头部组件、对称设置于舱体两侧的仿生胸鳍组件、位于舱体尾部的尾鳍组件,所述头部组件用于搭载具有多源感知设备;通过所述海流能发电系统适时俘获海流能,并完成发电和储能;通过所述工作模态控制系统根据功耗控制切换潜水器的不同航行状态;通过所述潜水器驱动系统执行工作模态控制系统发出的状态指令,驱动潜水器主体的不同部位动作以改变潜水器姿态,完成工作模态切换。本发明兼具高机动性和长续航能力。

    一种仿蝠鲼水下航行器柔软体扑翼及其仿蝠鲼水下航行器

    公开(公告)号:CN117302483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345349.4

    申请日:2023-10-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仿蝠鲼水下航行器柔软体扑翼及其仿蝠鲼水下航行器,涉及仿生机器人技术领域。包括:仿生扑翼整体支撑框架;填充物,其填充于整体支撑框架内;柔性蒙皮,其包覆于整体支撑框架表面;整体支撑框架,包括中央鳍板和柔弹性肋板支撑框架;中央鳍板嵌入至柔弹性肋板支撑框架内;柔弹性肋板支撑框架为柔软体材料制成;填充物为柔弹性材料制作的三维立体晶格体;三维立体晶格体中的晶格均布设置。本发明利用增材制造方式构建三维立体晶格扑翼填充部件,用以填充整体支撑框架件空隙,晶格填充部件型面高于支撑框架的设计保证了仿生扑翼在静态以及动态变形过程中扑翼型面的连续性。

    一种软体驱动器及带间隙可双面弯曲的机构和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984301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250264.6

    申请日:2024-03-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软体驱动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软体驱动器及带间隙可双面弯曲的机构和制备方法,该驱动器包括软体袋,以及软体袋相对两侧局部处粘贴的第一薄膜电极和第二薄膜电极;软体袋内填充有介电液体;软体袋上粘贴的第一薄膜电极作为接地端,第二薄膜电极施加不同形式的电压信号,高电压产生的电场力会促使第一薄膜电极与相对的第二薄膜电极间相互吸引,挤压软体袋内的介电液体发生向未覆盖薄膜电极的一侧运动。本发明通过挤压液体的流动来驱动仿生潜水器的运动,从而实现高仿生、高机动运动。

    一种基于人工侧线的感知驱动一体仿生水下扑翼

    公开(公告)号:CN117326034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344979.X

    申请日:2023-10-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人工侧线的感知驱动一体仿生水下扑翼,包括:扑翼支撑组件、仿生蝠鲼的扑翼结构、驱动结构以及压强检测模块;仿生蝠鲼的扑翼结构的根部与扑翼支撑组件铰接,其中,仿生蝠鲼的扑翼结构包括中央鳍板,中央鳍板上设置有柔弹性支撑框架;在柔弹性支撑框架上蒙设有仿生蒙皮,仿生蒙皮与柔弹性支撑框架形成的空间内填充有柔弹性填充物;驱动结构设置在扑翼支撑组件上,用于驱动扑翼结构绕中央鳍板展向转动以及驱动扑翼结构在其上下方向扑动;压强检测模块设置在仿生蒙皮上。本装置实现了扑翼在静止以及扑动过程中的周围流场的压强与速度信息感知,增强了水下航行器在复杂水下环境中的感知能力。

    一种非均匀立体晶格填充的扑翼及其仿蝠鲼水下航行器

    公开(公告)号:CN117262175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347500.8

    申请日:2023-10-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均匀立体晶格填充的扑翼及其装置,涉及仿生机器人技术领域。包括:仿生扑翼整体支撑框架;填充物,其填充于整体支撑框架内;柔性蒙皮,其包覆于整体支撑框架表面;整体支撑框架,包括中央鳍板和柔弹性肋板支撑框架;中央鳍板嵌入至柔弹性肋板支撑框架内;柔弹性肋板支撑框架为柔软体材料制成;填充物为柔弹性材料制作的三维非均匀立体晶格体;三维非均匀立体晶格体中的晶格非均布设。本发明利用增材制造方式构建三维非均匀立体晶格体的填充物,通过调节不同尺度立体晶格的分布位置与分布占比调节填充部件的整体柔性,进而可以更加灵活的调节仿生扑翼整体的被动变形程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