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705485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793900.X
申请日:2024-06-19
Applicant: 西北核技术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带有光学经纬仪的塔型平台及其安装方法,能解决现有安装方法存在因受重力影响,使调平机构处受到较大拉力,易导致该处损坏、光学经纬仪发生轴系变形的问题。该平台包括塔型平台本体、光学经纬仪、安装组件及吊装组件,光学经纬仪腰部设有多个连接件,安装组件包括第一安装架和第二安装架,第一安装架包括底座和两个支撑架,定义塔型平台本体的轴向为X轴、与支撑架平行的径向为Y轴、再确定Z轴,支撑架沿X轴方向的高度大于连接件至光学经纬仪基座底部的距离,两个支撑架之间沿Z轴方向的距离大于光学经纬仪基座沿Z轴方向的长度,第二安装架包括两个第一连接杆,吊装组件包括第一吊点、第二吊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565520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700099.X
申请日:2024-05-31
Applicant: 西北核技术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IPC: G01C2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塔载光学测量装置位姿的误差补偿系统及方法,能解决现有误差补偿系统及方法不适用布设于具有一定高度升降塔塔顶的光学测量装置的问题。该系统包括:基座板、转台、位姿监测相机、自主定位模块、光学测量装置及位于位姿监测相机视场内的至少四个方位标,转台用于带动光学测量装置转向待测量对象,并给出光学测量装置相对于待测量对象的方位角、高低角,位姿监测相机用于实时获取每个方位标的图像,自主定位模块用于实时获取光学测量装置的平面坐标,方位标与转台在地面上的投影点、待测量对象的预定落点之间构成的夹角为175°~185°,位姿监测相机与光学测量装置在经度X、纬度Y、高程Z方向上的坐标相差0m~1m。
-
公开(公告)号:CN118583195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700100.9
申请日:2024-05-31
Applicant: 西北核技术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IPC: G01C2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塔载光学经纬仪的实时姿态标校精度测定系统及方法,能解决室内测定方法不适用于塔载光学经纬仪实时姿态标校精度的测定且准确性较低的问题。该系统包括用于安装待测光学经纬仪的塔型平台、设置在地面上测定物、装在测定物侧壁的第一实时定位设备及用于装在待测光学经纬仪侧壁且靠近顶部的第二实时定位设备,测定物位于待测光学经纬仪视场内,使得待测光学经纬仪能够获取测定物相对于待测光学经纬仪的方位角测量值和俯仰角测量值,第一实时定位设备用于测量测定物在大地坐标系下的三维坐标,第二实时定位设备用于实时测量待测光学经纬仪在大地坐标系下的三维坐标。
-
公开(公告)号:CN111458866B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010363468.2
申请日:2020-04-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光学镜筒的棱镜导光机构及可视化光轴指示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指示激光不能够进行可靠地定位,即不能对其进行定量控制,由此导致实验的随机性较大,并且造成了实验效率低下,尤其是当指示激光需要在内部反射时,还会有挡光现象发生,严重影响实验效果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两个镜面相对且夹角为90°的反射光棱镜和入射光棱镜相互作用可将光学镜筒外部的指示激光导入光学镜筒内部的中心光轴处,再通过外部的指示激光标定光学镜筒的中心光轴,反射光棱镜和入射光棱镜由此实现中心光轴的可靠地定位,减小实验误差,进而减小实验的随机性,提高实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248069B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1910569812.0
申请日:2019-06-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诊断设备的小型化瞄准装置,具有使用时可一次性同时打开两个光路、小型化、无需每次使用均需调节两个光路的特点,设计更合理,操作更简单。本发明包括非透明材料制成的外筒、内筒、接口法兰和旋转盘,外筒和内筒均为圆形锥台结构且两端均开口,接口法兰、外筒、内筒以及旋转盘形成一个环形中空腔体,其内设置有旋转机构、两组CCD摄像装置和两组照明组件,旋转机构包括圆环支架,圆环支架与内筒小端同轴串接,外齿圈通过轴承组件套设于圆环支架外壁上并与旋转盘固连;步进电机固定于内筒外壁上,其输出轴与驱动齿轮固连,驱动齿轮与外齿圈啮合;旋转盘为环形结构且其上设置有四个通光孔,该装置通过接口法兰与诊断设备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8692920A
公开(公告)日:2018-10-23
申请号:CN201810449894.0
申请日:2018-05-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11/0207 , G02B5/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反射型光束分割等比递减器及其制作装置、制作方法,解决现有分幅相机的动态范围通过台阶滤片测量,导致激光器的脉冲展宽,降低测量精度的问题。该反射型光束分割等比递减器包括基体,基体的一面为反射面,反射面上镀有等间距分布、反射率等比递减的多种反射膜。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反射型光束分割等比递减器的制作装置及制作方法,该装置包括压板、固定底座、多孔光阑和单孔光阑;固定底座上设置有安装反射型光束分割等比递减器的卡槽,压板设置在固定底座的上端;多孔光阑设置在卡槽的前端,用于设置反射型光束分割等比递减器的镀膜区域;单孔光阑设置在多孔光阑的前端,用于不同光阑孔的镀膜。
-
公开(公告)号:CN119328633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900882.7
申请日:2024-12-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华东师范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约束求解加工余量的激光反射系统加工及装校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几何约束求解加工余量的激光反射系统加工及装校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通过人工经验对底座修磨和位置调整时,结果难以量化和控制、修磨具有反复性、底座具有报废风险的问题。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预装配并判断是否满足光斑约束;若是,完成装校;若否,执行步骤2;步骤2:构建世界坐标系;步骤3:初始化参数;步骤4:基于几何约束构建实例求解底座底面四个角点的加工余量和加工后其中三个角点的安装位置的数学优化模型;步骤5:基于加工工艺,求解最优解;步骤6:对底座加工,然后将其安装在对应位置。本发明适用于激光反射系统的装校。
-
公开(公告)号:CN111442839B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010280627.2
申请日:2020-04-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在线切换光学狭缝的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更换狭缝需要释放真空,并需人工操作,而真空的释放和重获需要大量时间,大大降低了光学实验的效率,而且对人工操作不利的技术问题,本发明设置了长度大于其单次使用长度的2倍的光学狭缝,在狭缝盖板上设置与光学狭缝的单次使用长度对应的通光窗口,并通过狭缝电机及滚珠丝杠驱动光学狭缝移动,实现通光窗口处的单次使用光学狭缝的在线切换;光学狭缝的总长度越长,该可在线切换光学狭缝的装置的可切换次数越多;每次切换均无需真空释放及再次获取,无需人工操作,方便快捷,节约实现成本且提高了光学实验效率,不会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
-
公开(公告)号:CN118347472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310056167.9
申请日:2023-01-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激光惯性约束物理诊断设备的瞄准装置,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安装复杂、零部件较多、实验中被辐射污染后难更换以及瞄准镜头不能实现轴向位置调节的技术问题,公开了一种激光惯性约束物理诊断设备的翻盖式防护瞄准装置,包括支撑组件、翻盖式防护组件以及三路瞄准镜头组件;瞄准镜头组件包括镜筒、套设在镜筒上的两瓣式夹紧内圈、套设在夹紧内圈上的镜头夹紧圈、瞄准镜头以及CCD,镜头夹紧圈安装在支撑组件中的固定法兰上;翻盖式防护组件包括分瓣式防护罩、固定座、与分瓣式防护罩尾部连接的第一连接件、与第一连接件铰接的第二连接件、驱动连杆以及驱动机构,驱动机构的输出端通过驱动连杆与固定座端部铰接,以驱动分瓣式防护罩的开合。
-
公开(公告)号:CN111427053A
公开(公告)日:2020-07-17
申请号:CN202010238064.0
申请日:2020-03-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IPC: G01S17/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阵列镜标定的精确测距装置及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阵列镜旋转中心到荧光屏的距离无法精确测量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精确测距装置包括激光笔;激光笔的前端沿其光路依次设有阵列镜调节台、荧光屏、成像镜头以及CCD相机,激光笔的后端设有经纬仪;旋转调节台的工作端设有测距镜组,使得测距镜组可旋转;测距镜组的旋转轴线与测距镜组上的反射镜镜面中心线重合;荧光屏上设有基准刻线;成像镜头连接于CCD相机上;经纬仪自准直准直镜。基于上述的精确测距装置,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阵列镜标定的精确测距方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