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634751A
公开(公告)日:2012-08-15
申请号:CN201210113092.5
申请日:2012-04-17
申请人: 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 重庆市渝电汽车弹簧有限公司 , 成都双龙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机车电机悬吊板弹簧井式多元共渗专用炉,保温外壳(37)及套置在保温外壳内的内罐(33)之间设置有分段的加热电阻丝;内罐(33)中部设置有用于悬挂被处理高速机车电机悬吊板弹簧(35)的支架(34),支架外侧设置有导风筒(31);炉盖(4)支撑在炉盖升降机构(36)上;炉盖上设置有离心式循环风机(1)和多元共渗进气管(38)。本发明可方便地对高速机车电机悬吊板弹簧进行多元共渗处理,且造价低廉,组装简单方便易于施工。
-
公开(公告)号:CN102628742B
公开(公告)日:2014-07-30
申请号:CN201210112467.6
申请日:2012-04-17
申请人: 西南交通大学 , 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成都双龙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 , 重庆市渝电汽车弹簧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机车电机悬吊板弹簧双向仿真疲劳试验方法,用于获取电机悬吊板弹簧双向疲劳寿命数据,采用的实验方法包括以下措施:固定电机悬吊板弹簧的平板端,在悬吊板弹簧的耳孔端施加轴向交变载荷与垂直方向的位移;所述轴向载荷为上载荷量与下载荷量区间的拉-拉交变载荷,下载荷=5-10KN,上载荷为20-35KN;所述垂直方向的载荷为恒定载荷量状态下的交变位移,位移幅度正负2-5mm。施载处的轴向载荷为机车运行时垂直方向,横向为机车运行时的横向。本发明方法完全模拟了电机悬吊板弹簧实际使用状态运行工况,实现了对电机悬吊板弹簧进行仿真疲劳试验。适用于CRH3高速机车转向架电机悬吊板弹簧实物疲劳寿命的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02676779A
公开(公告)日:2012-09-19
申请号:CN201210112377.7
申请日:2012-04-17
申请人: 西南交通大学 , 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成都双龙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 , 重庆市渝电汽车弹簧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C21D9/0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机车电机悬吊板弹簧复合热处理技术,包含如下的工艺步骤:1)材料按质量百分比:C:0.46-0.50%;Si:0.27-0.37%;Mn:0.6-0.8%;P:<0.015%;S:<0.015%;Cr:0.90-1.10%;V:0.10-0.16%;经电弧炉冶炼后得到厚度不小于22mm,宽度不小于80mm坯材;所得坯材经变截面轧机进行轧制,轧制温度1150-1200℃;终轧温度1050℃;2)采用淬火+回火+多元共渗处理板弹簧。并提供了板弹簧经过复合热处理后保证性能的检验方法。本发明方法得到的高速机车电机悬吊板弹簧,弯曲疲劳性能比国外同类产品提高20%,表面硬度提高80%;防腐蚀性能提高20倍。
-
公开(公告)号:CN102628742A
公开(公告)日:2012-08-08
申请号:CN201210112467.6
申请日:2012-04-17
申请人: 西南交通大学 , 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成都双龙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 , 重庆市渝电汽车弹簧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机车电机悬吊板弹簧双向仿真疲劳试验方法,用于获取电机悬吊板弹簧双向疲劳寿命数据,采用的实验方法包括以下措施:固定电机悬吊板弹簧的平板端,在悬吊板弹簧的耳孔端施加轴向交变载荷与垂直方向的位移;所述轴向载荷为上载荷量与下载荷量区间的拉-拉交变载荷,下载荷=5-10KN,上载荷为20-35KN;所述垂直方向的载荷为恒定载荷量状态下的交变位移,位移幅度正负2-5mm。施载处的轴向载荷为机车运行时垂直方向,横向为机车运行时的横向。本发明方法完全模拟了电机悬吊板弹簧实际使用状态运行工况,实现了对电机悬吊板弹簧进行仿真疲劳试验。适用于CRH3高速机车转向架电机悬吊板弹簧实物疲劳寿命的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02634731A
公开(公告)日:2012-08-15
申请号:CN201210113083.6
申请日:2012-04-17
申请人: 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 重庆市渝电汽车弹簧有限公司 , 成都双龙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机车电机悬吊板弹簧优化加工工艺,采用加工工艺:1)材料按质量百分比:C:0.46-0.50;Si:0.27-0.37;Mn:0.6-0.8;P:<0.015;S:<0.015;Cr:0.90-1.10;V:0.10-0.16;经电弧炉冶炼后得到不小于22mm,宽度不小于80mm坯材;2)所得坯材经变截面轧机进行轧制,轧制温度1150-1200℃;终轧温度1050℃;3)进行后续机械加工至设计尺寸。本发明工艺制备的板弹簧疲劳性能与防腐蚀性能优于国外同类产品,为电机悬吊板弹簧安全使用与国产化提供有利的技术支持,本发明工艺也可应用于其它经受双向疲劳载荷部件的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202610284U
公开(公告)日:2012-12-19
申请号:CN201220163549.9
申请日:2012-04-17
申请人: 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 重庆市渝电汽车弹簧有限公司 , 成都双龙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速机车电机悬吊板弹簧井式多元共渗专用炉,保温外壳(37)及套置在保温外壳内的内罐(33)之间设置有分段的加热电阻丝;内罐(33)中部设置有用于悬挂被处理高速机车电机悬吊板弹簧(35)的支架(34),支架外侧设置有导风筒(31);炉盖(4)支撑在炉盖升降机构(36)上;炉盖上设置有离心式循环风机(1)和多元共渗进气管(38)。本实用新型可方便地对高速机车电机悬吊板弹簧进行多元共渗处理,且造价低廉,组装简单方便易于施工。
-
公开(公告)号:CN202710295U
公开(公告)日:2013-01-30
申请号:CN201220163423.1
申请日:2012-04-17
申请人: 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 重庆市渝电汽车弹簧有限公司 , 成都双龙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01M13/00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仿真疲劳试验装置的双向加载传力单元,用于存在双向加载位移的机械疲劳试验装置,由构架(14),联接在构架横梁上的垂直加载机构、固定在基座上的水平加载机构、传力单元(4)及试件夹持机构组成。本实用新型双向加载传力单元可以为机械疲劳试验装置多向的位移加载提供良好的力矩耦合,可良好地模拟试件的实际工作环境,可用于多种仿真疲劳试验装置中。
-
公开(公告)号:CN112783029B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2011606143.9
申请日:2020-12-28
申请人: 西南交通大学 , 成都诺朗科技有限公司 , 扬州市久里防腐技术中心(有限合伙)
IPC分类号: G05B19/04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氛控制系统、方法及远程监控系统,气氛控制系统包括气体多元共渗炉,与气体多元共渗炉相连接的氨气供应装置,与气体多元共渗炉相连接的渗剂装置,以及分别与渗剂装置和氨气供应装置相连接的控制终端;渗剂装置包括渗剂罐、渗剂存储部件、加热部件和空气配给部件。本发明提供的气氛控制系统、方法及远程监控系统可以实现对工件进行无污染环境的防腐处理,代替目前一些有污染的防腐蚀技术(如电镀、热镀锌等),只需要设置工作参数即可实现全自动工作,并对工作过程形成的参数进行记录,同时还可以实时调整参数,提高防腐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2760594A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2011461341.0
申请日:2020-12-11
申请人: 西南交通大学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材料表面晶粒超细化的方法,包括步骤:渗氮阶段、淬火阶段、渗氮淬火阶段,本发明共包含4个渗氮淬火循环,经过4次渗氮淬火后,材料表面晶粒细化至1μm以下,表面硬度明显提高。本发明提出的是一种基于化学热处理的细晶方法,丰富了现有的表面晶粒超细化技术,且该工艺过程简单,参数易于控制,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8179358A
公开(公告)日:2018-06-19
申请号:CN201810084325.0
申请日:2018-01-29
申请人: 宁波星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IPC分类号: C22C38/16 , C22C38/08 , B22F1/02 , C22C33/02 , C23C18/38 , C23C18/36 , H01F1/147 , H01F41/00
CPC分类号: C22C38/16 , B22F1/025 , B22F2998/10 , C22C33/02 , C22C38/002 , C22C38/08 , C23C18/36 , C23C18/38 , H01F1/14741 , H01F41/00 , B22F3/02 , B22F3/10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Fe-Cu-Ni-P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粉末冶金技术领域。一种Fe-Cu-Ni-P合金,通过一种Fe-Cu-Ni-P合金的制备方法制备而成,此方法包括:将羰基铁粉在主要成分为硫酸铜的镀铜液中进行化学镀铜和表面活化处理,镀铜后的羰基铁粉在硫酸镍和次亚磷酸钠的镀液中进行化学镀镍磷,得到Fe-Cu-(Ni-P)复合粉末,其中,Fe-Cu-(Ni-P)复合粉末的主要成分按质量百分比计为:Fe:63~88.5%,Cu:0.5~5%,Ni:10~30%,P:1~2%;将Fe-Cu-(Ni-P)复合粉末进行预压成型后进行烧结。通过此方法制备得到的Fe-Cu-Ni-P合金的成分和性能分布更均匀,力学性能和质量的稳定性好;并且,此方法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具有较高的工业化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