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17520876U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220940296.5
申请日:2022-04-21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 中铁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邱恩喜 , 肖杰 , 舒中文 , 吴坤 , 张鹏元 , 邵永波 , 孙希望 , 杜宪武 , 张蕊 , 刘毅 , 何巧玲 , 唐科行 , 王智猛 , 肖飞知 , 万旭升 , 渠孟飞 , 路建国 , 王知深 , 刘凤云 , 晏忠瑞 , 苟大财 , 王彬 , 陈秋玲 , 赵剑杰 , 熊小田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控温多尺寸直剪试验仪,包括四个模块:计算机控制模块、温度控制模块、剪切仪模块及多尺寸剪切盒模块。本实用新型的直剪试验仪剪切过程及温度控制过程均为计算机及软件系统控制,温度控制首先通过温度传感器监测实时温度,然后将其反馈给计算机,计算机通过控制压缩式制冷箱调节风的温度,进而改变试样温度。该直剪试验仪可实现不同负温下正冻土的抗剪强度测定,控温范围为‑20℃~20℃,也可以结合实际工程针对岩土体粒径大小进行不同尺寸试样的剪切试验,还可以深入探究经受冻融循环之后试样的剪切强度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885380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032031.3
申请日:2025-01-09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地基防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考虑热辐射作用的块碎石地基导热计算方法,该方法包括:收集工程所在地区空气、地温、风速资料,确定地基土以及填土物理参数,测量地基断面参数以及块碎石物理参数;计算块碎石层结构参数以及热传导导热系数;计算块碎石层热辐射导热系数以及块碎石层有效导热系数;建立块碎石层模型,计算考虑热辐射作用的块碎石层对地基多年冻土的影响并监测相关计算结果。本发明为块碎石地基的设计计算提供理论基础,解决了块碎石层传热过程中未考虑热辐射传热影响的问题,可更准确分析块碎石层冷却特性对地基多年冻土的热状态影响,为寒区工程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科学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8756532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1091881.2
申请日:2024-08-09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多年冻土区路基强化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适用于多年冻土区高速公路的复合强化结构及施工方法,路基从下至上分别为片块石层、路基填土层、路面结构层,路基中部设置有倒“T”型热管,热管上设置有检测装置,路基阳坡和阴坡分别布置有1.6m厚,0.8m厚的块石层护坡,路基填土层中布置有XPS保温板。本发明能够对路基下部土体进行均匀、平整降温,有效解决多年冻土区宽幅高速公路路基中部产生的“聚热效应”;有效避免常规热管降温不均匀和太阳辐照差异引起的“阴阳坡效应”导致的温度场分布不均匀现象,防止产生多年冻土差异退化导致的路基下部土体不均匀变形;实现热管运行状态自动化监测,方便路基维护工作,提高路基的安全性和长期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372170B
公开(公告)日:2023-02-07
申请号:CN202211298778.6
申请日:2022-10-24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Abstract: 一种外管壁缺损的钢混悬浮隧道管节弯扭试验装置及方法,试验装置包括外管壁缺损的钢混组合试验管节,偏心压力加载装置和应变测量设备。试验管节,呈哑铃型五段式,两端部分别焊接槽钢支臂和工字钢支臂。试验管节截面为三层钢‑混凝土组合截面,外层管壁由钢管焊接为一体、且包含外管壁局部缺损区;内层波形钢桶由波形钢板卷曲焊接成一体,增强混凝土与钢材之间的咬合力;内外层钢材之间填充混凝土。压力作动器将偏心压力通过圆柱铰施加在工字钢支臂上,模拟扭矩、弯矩加载。应变测量设备用于测量并记录加载过程中混凝土、钢材的应变时程。本发明可实现多种工况下,外管壁局部缺损的钢混悬浮隧道管节的纯扭、弯扭极限承载力试验。
-
公开(公告)号:CN115372170A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1298778.6
申请日:2022-10-24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Abstract: 一种外管壁缺损的钢混悬浮隧道管节弯扭试验装置及方法,试验装置包括外管壁缺损的钢混组合试验管节,偏心压力加载装置和应变测量设备。试验管节,呈哑铃型五段式,两端部分别焊接槽钢支臂和工字钢支臂。试验管节截面为三层钢‑混凝土组合截面,外层管壁由钢管焊接为一体、且包含外管壁局部缺损区;内层波形钢桶由波形钢板卷曲焊接成一体,增强混凝土与钢材之间的咬合力;内外层钢材之间填充混凝土。压力作动器将偏心压力通过圆柱铰施加在工字钢支臂上,模拟扭矩、弯矩加载。应变测量设备用于测量并记录加载过程中混凝土、钢材的应变时程。本发明可实现多种工况下,外管壁局部缺损的钢混悬浮隧道管节的纯扭、弯扭极限承载力试验。
-
公开(公告)号:CN118441642B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906628.1
申请日:2024-07-08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E02B3/26 , E02D29/06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桥梁与隧道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两级非接触式的悬浮隧道防撞设施。2个一级防撞桶水平对称布置于悬浮隧道管段的两侧,4根一级阻拦索的一端分别连接到悬浮隧道管段两侧相邻的4根主锚索,另一端连接到一级防撞桶的底面;1个二级防撞桶,竖直居中布置于悬浮隧道管段的上方,并通过4根二级阻拦索与一级防撞桶连接。两级防撞桶浸没水下时受到的总和剩余浮力通过一级阻拦索传递到主锚索上,两级阻拦索始终保持拉紧状态,保证两级防撞桶在水中动荷载、碰撞荷载作用下的稳定性;依据悬浮隧道纵向不同位置的防撞设计要求,连续或间隔布置两级防撞桶,给隧道提供纵向、水平向及竖直向的非接触式防撞保护。
-
公开(公告)号:CN118441642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906628.1
申请日:2024-07-08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E02B3/26 , E02D29/06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桥梁与隧道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两级非接触式的悬浮隧道防撞设施。2个一级防撞桶水平对称布置于悬浮隧道管段的两侧,4根一级阻拦索的一端分别连接到悬浮隧道管段两侧相邻的4根主锚索,另一端连接到一级防撞桶的底面;1个二级防撞桶,竖直居中布置于悬浮隧道管段的上方,并通过4根二级阻拦索与一级防撞桶连接。两级防撞桶浸没水下时受到的总和剩余浮力通过一级阻拦索传递到主锚索上,两级阻拦索始终保持拉紧状态,保证两级防撞桶在水中动荷载、碰撞荷载作用下的稳定性;依据悬浮隧道纵向不同位置的防撞设计要求,连续或间隔布置两级防撞桶,给隧道提供纵向、水平向及竖直向的非接触式防撞保护。
-
公开(公告)号:CN117966709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211298437.9
申请日:2022-10-23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 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 熊小田
Inventor: 邱恩喜 , 郝生 , 肖飞知 , 杜宪武 , 舒中文 , 孙希望 , 邵永波 , 甯尤军 , 杨婷婷 , 路建国 , 程云建 , 刘君 , 郑贺斌 , 赵岑 , 张蕊 , 聂文峰 , 万旭升 , 渠孟飞 , 晏忠瑞 , 王知深 , 刘凤云 , 肖杰 , 熊小田 , 赵剑杰 , 潘宏宇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室内挤土桩挤土效应模拟实验系统。该装置包括模型箱、模型挤土桩、含水率变化系统、荷载控制系统,气压控制系统、数据采集装置,模型箱为长方体结构,试验箱体由钢结构框架和钢化玻璃板构成,根据试验需求确定土的各项参数并完成土样配制,采用分层击实的方法在试验箱体中进行填土,模型挤土桩由顶部密封的半圆柱体和桩尖组成,并预留有两个孔洞,利用含水率变化系统、荷载控制系统,气压控制系统实现对自然状态下含水率变化、荷载变化以及桩径变化的模拟,通过数据采集系统收集各个传感器监测到的数据。本发明可进行不同情况下的挤土桩挤土效应试验,克服了以往只能通过理论分析来研究挤土桩挤土效应的不足。
-
公开(公告)号:CN116005506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310100435.2
申请日:2023-02-12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泛北极多雪地区的新型复合路基及其施工方法,涉及路基结构工程技术领域。新型复合路基包括进风管道、通风管道、出风管道、防雨雪装置、透气帽和土工布以及碎石垫层。进风管道与出风管道存在一定的高差,以使环境空气能够在无风条件下受压差驱动依次穿过防雨雪装置、进风管道、通风管道、出风管道和透气帽,实现降温作用。在防雨雪装置区域将雪排出复合路基管道系统,防止雪进入进风管道。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泛北极多雪地区的新型复合路基能够对冻土路基下部多年冻土进行通风冷却,降低土体温度,防止多年冻土退化。防止雪进入路基管道系统,造成堵塞,导致新型复合路基失效,保障路基具有长期稳定的通风冷却效应。
-
公开(公告)号:CN113916688A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111152581.7
申请日:2021-12-15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nventor: 邱恩喜 , 赵剑杰 , 邵永波 , 孙希望 , 王智猛 , 肖飞知 , 万旭升 , 渠孟飞 , 路建国 , 钟昌茂 , 何佑彪 , 李康乐 , 王知深 , 刘凤云 , 王彬 , 晏忠瑞 , 陈秋玲 , 何巧玲 , 熊小田 , 肖杰
IPC: G01N3/2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新型现场原位剪切实验千斤顶液压加载系统,属于原位剪切实验液压领域,新型现场原位剪切实验液压加载系统包括:一个液压泵、一个分配器、两个千斤顶及分别配备的压力表盘。一个液压泵连接两个千斤顶,并且法向千斤顶1和轴向千斤顶2都配有回油阀和压力表盘,可以做到1人操作1个液压泵同时控制两个千斤顶,每个千斤顶都配有回油阀和压力表盘,可以做到按照实验数据分别对各个千斤顶施加不同的压力。这种液压加载系统针对现场原位剪切实验,可以减少操作人员和液压泵数量,并且可以很好的观察两个千斤顶压力表盘的数值变化,可以提高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减少实验人员,避免压缩实验操作空间,增加实验过程中的安全系数。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