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压预测方法及装置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467960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600113.9

    申请日:2024-05-15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矿压预测方法及装置,可用于矿业开采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矿山现场工作面的工程地质参数以及所述工作面在第一时段的矿压时间序列数据;根据所述工程地质参数,利用预设的顶板来压步距计算公式计算所述工作面的顶板来压步距;将所述工作面在第一时段的矿压时间序列数据输入预设的矿压预测模型,得到所述矿压预测模型预测的所述工作面在第二时段的矿压时间序列数据,其中,所述第二时段在所述第一时段之后,所述矿压预测模型是根据已开采工作面的矿压时间序列数据训练得到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矿压预测方法及装置,从空间角度和时间角度两方面分别进行矿压预测,能够有效提高工作面来压预测准确度,保障工作面生产安全。

    一种基于声振联合监测的堆煤保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08898B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110498475.8

    申请日:2021-05-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声振联合监测的堆煤保护方法,通过在皮带机头部安装声音以及振动传感器系统,实时检测皮带机头部在堆煤的过程中产生的落煤的碰撞声以及振动,在检测到落煤声音的同时通过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迅速切断皮带运输机的电源,实现堆煤保护。本发明在发生堆煤事故时快速响应保护皮带机头部其他机械及电子设备。相比传统的电极式堆煤保护方法,该方法不受粉尘,潮湿等外部恶劣环境影响,非接触式安装,可快速接入现有系统,改进提升现有的堆煤保护手段。声音与振动的联合监控方式稳定可靠,且系统在堆煤事故发生的早期就可以迅速实现堆煤监测,并迅速控制可编程逻辑控制系统切断皮带机运输系统的电源。

    一种巷道破碎顶板临时支护运输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126531A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210850218.0

    申请日:2022-07-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巷道破碎顶板临时支护运输装置,车体的底部设置有存放临时支护的储料台,储料台的上表面上转动设置有若干个支撑辊,储料台的一侧设置有推板,车体上设置有带动推板移动的推料动力元件,储料台的出料端设置有带动临时支护升降的升降机构,储料台上设置有导向临时支护的导向板,储料台的上方设置有支撑台,支撑台的上方设置有转板,转板的一端与支撑台转动连接,支撑台上设置有带动转板转动的转动机构;转板的上方设置有安装板,安装板通过旋转机构与转板转动连接;安装板的上方设置有若干个支撑临时支护的顶升单元。本发明采用上述结构的巷道破碎顶板临时支护运输装置,能够解决现有的临时支护不方便运输,易造成损坏的问题。

    一种巷道破碎顶板临时支护运输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126531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210850218.0

    申请日:2022-07-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巷道破碎顶板临时支护运输装置,车体的底部设置有存放临时支护的储料台,储料台的上表面上转动设置有若干个支撑辊,储料台的一侧设置有推板,车体上设置有带动推板移动的推料动力元件,储料台的出料端设置有带动临时支护升降的升降机构,储料台上设置有导向临时支护的导向板,储料台的上方设置有支撑台,支撑台的上方设置有转板,转板的一端与支撑台转动连接,支撑台上设置有带动转板转动的转动机构;转板的上方设置有安装板,安装板通过旋转机构与转板转动连接;安装板的上方设置有若干个支撑临时支护的顶升单元。本发明采用上述结构的巷道破碎顶板临时支护运输装置,能够解决现有的临时支护不方便运输,易造成损坏的问题。

    一种煤矿燃油车尾气处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653206B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0355713.4

    申请日:2022-04-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尾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煤矿燃油车尾气处理系统,包括外壳;进气管口与出气管口,所述外壳外表面左侧固定开设有进气管口,所述外壳外表面右侧固定开设有出气管口;以及催化机构;所述外壳内部固定安装有能够提高催化器利用效率的催化机构,所述催化机构包括第一催化载体与第二催化载体,所述第一催化载体与第二催化载体均为蜂窝状,且所述第一催化载体与第二催化载体均固定安装在外壳内部,所述第一催化载体与第二催化载体间隔设置,本发明通过将催化器载体设置为第一催化载体与第二催化载体两个部分,能够提高催化器的利用率,避免浪费,另外,能够在催化器催化首段堵塞时进行疏压,提高安全性。

    一种基于激光雷达的多对象交叉判定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778067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958451.X

    申请日:2024-07-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自动驾驶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激光雷达的多对象交叉判定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接收固定端获取到的场景图像流,定时对所述场景图像流进行波动识别,根据波动识别结果确定风险物,获取风险物的宏观坐标;接收工作端通过激光雷达获取风险物距离,基于风险物距离及激光雷达的检测方向确定微观坐标;统计所有工作端在同一时间关系下的微观坐标,根据统计到的微观坐标和固定端识别得到的宏观坐标共同修正每个工作端的运动路径。本发明通过固定端确定风险物,通过运动端获取风险物的细节特征,结合工作端本身的低成本的激光雷达,可以在极低的成本条件下,准确地修正工作路径,实际避障效果。

    自动装车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755087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561470.6

    申请日:2022-12-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装车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包括:通过激光雷达实时采集装料车辆的第一点云数据;上述第一点云数据包括多个点云帧;对上述第一点云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第二点云数据;针对上述第二点云数据的每个点云帧,筛除上述点云帧中点云密度未达到预设阈值的区域的点,得到上述点云帧对应的目标点;基于每个上述点云帧对应的目标点拼接得到第三点云数据;根据上述第三点云数据,确定上述装料车辆是否完成装料。该方法通过将上述每个点云帧中密度达到预设阈值的区域的点进行拼接,从而提升了激光雷达对装料车辆装料过程的检测精度以提升自动化装车的装车精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