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218160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1254086.6
申请日:2023-09-26
Applicant: 鄂尔多斯市中北煤化工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 平安煤炭开采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点云的地表三维移动矢量同步提取方法,属于地表变形监测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矿区变形监测计算复杂、误差大、无法反应变形同步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矿区的第一期云和第二期点云,分别提取出第一期点云和第二期点云中的地物点得到第一点云数据和第二点云数据;基于改进的连通域分割算法分别提取第一点云数据中的特征地物点云和第二点云数据中的特征地物点云;对第一点云数据中的特征地物点云和第二点云数据中的特征地物点云进行配准;基于配准后的特征地物点云得到矿区地表的三维移动矢量。实现了精准高效地地表三维移动的同步提取。
-
公开(公告)号:CN119935078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432690.6
申请日:2025-04-08
Applicant: 华能煤炭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云南滇东雨汪能源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煤区灾害预警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采煤沉陷区灾害预警装置及预测方法,本发明通过转动转盘使螺纹套旋转,并与升降柱表面的外螺纹配合,让升降柱上升,实现装置主体的伸展,同时在升降柱上升的过程中,利用第一活塞、第一管路、第二活塞及第二管路的配合,来带动伸缩杆向套筒的外部延伸,同时在第一转杆、第二转杆、第一齿轮以及第二齿轮等配合下,来带动旋转柱以及套筒旋转,让套筒朝着远离外筒体的方向旋转,与套筒的配合组成能够伸缩的支撑结构,既能够伸长对装置实施支撑,同时也能够缩短方便收纳,而且与升降柱同步进行作业,并进行展开,使得装置的展开更加方便,给运输以及安装工作带来了便利。
-
公开(公告)号:CN119289937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431608.X
申请日:2024-10-14
Applicant: 云南滇东雨汪能源有限公司 , 华能煤炭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GNSS连续观测点的矿区地表沉陷测量方法和系统,属于矿区开采沉陷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需从煤矿工业广场中稳定的控制点进行联测,且是在地形条件限制下观测难、观测工作量大,耗时耗力的问题。具体步骤包括:在开采影响范围内的关键位置布设GNSS连续观测点;基于所述GNSS连续观测点的位置信息,统一测区的高程系统;以关键位置测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为基准,通过局部短距离的导线和水准路线,进行全面观测和日常观测,获得开采沉陷区的地表移动变形值和地表沉陷预测参数,实现了矿区地表沉陷的测量。因省略了重复的连接测量过程,提高了观测效率和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932848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513002.1
申请日:2022-11-29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InSAR技术的深部地下空间的定位方法,具体为获取基于卫星平台SAR的地表时序形变和累积形变结果、反演基于地表时序形变数据的地下工程方位角以及基于IPIM模型的地下空间反演算法;本发明将InSAR技术和IPIM模型结合能够有效地提高深部地下空间反演精度,本发明提出基于时序LOS地表形变的纹理信息提前确定地下空间方位角,能够减少所需反演参数,并能提高反演效率,采用混合智能遗传粒子群优化算法来反演地下采空区的最优特征参数,对于深部地下空间反演精度而言,在已知地质参数情况下,反演平均精度可到达3.62%,本发明能够高精度的反演地下空间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17236518B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311489535.5
申请日:2023-11-1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G06Q10/04 , G06N3/0442 , G06N3/046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铁沿线地质形变的预测方法,涉及形变预测技术领域,包括步骤:采集多景同轨不同条带的Sentinel‑1A影像数据并进行处理,反演获得地铁线路在形变周期内的沉降时序数据,分析地表沉降的时空演变特征及不均匀形变程度,将监测点与周围点间的互扰性作为影响特征输入,构建顾及相邻点变形关联性的多特征CNN‑LSTM‑Attention预测模型。本发明通过将PS‑InSAR监测结果和CNN‑LSTM‑Attention预测模型进行结合,获取模型的预测结果,能够有效实现对地铁沿线形变信息的识别、提取与预测,可为地铁沿线监测及安全预案制定提供数据与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7236518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489535.5
申请日:2023-11-1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G06Q10/04 , G06N3/0442 , G06N3/046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铁沿线地质形变的预测方法,涉及形变预测技术领域,包括步骤:采集多景同轨不同条带的Sentinel‑1A影像数据并进行处理,反演获得地铁线路在形变周期内的沉降时序数据,分析地表沉降的时空演变特征及不均匀形变程度,将监测点与周围点间的互扰性作为影响特征输入,构建顾及相邻点变形关联性的多特征CNN‑LSTM‑Attention预测模型。本发明通过将PS‑InSAR监测结果和CNN‑LSTM‑Attention预测模型进行结合,获取模型的预测结果,能够有效实现对地铁沿线形变信息的识别、提取与预测,可为地铁沿线监测及安全预案制定提供数据与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8821419B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0794713.3
申请日:2024-06-19
Applicant: 甘肃华亭煤电股份有限公司华亭煤矿 , 华能煤炭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采动断层活化判定方法、系统及介质,涉及地质工程技术领域,包括:通过分析多种应力在工作面开采过程中对断层露头处的响应速度,将最大剪应力突变点作为断层活化的特征指标;沿工作面垂直于断层分段开挖,获取监测线上的沉降值和最大剪切应力,将沉降值的突变点作为断层活化的起始点,其中,出现最大剪应力突变点的时机早于沉降值的突变点;通过分析工作面开采在地表产生的最大剪切应力影响范围要大于移动影响范围,将最大剪应力仍保持原岩应力水平时的位置和煤层开采边界点连线与水平线之间在矿柱一侧的夹角作为应力角,将应力角作为确定断层活化的影响边界。上述方法有助于实现对断层活化的全面精准判定。
-
公开(公告)号:CN111551932A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2010179860.1
申请日:2020-03-16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准确获取开采影响边界及确定建筑物损害等级的方法,属于开采损害技术鉴定领域,具体步骤为:(1)利用目标区域连续成像的N景SAR影像数据,通过InSAR时序分析方法解译获得开采影响区沿雷达视线向地表形变的时间序列;(2)利用所开采工作面的相关信息和目标区地质采矿参数,基于沉陷预计模型联合解求地表三维形变信息,进而精确获取地表下沉、倾斜(曲率)及水平变形量;(3)基于前述各变形指标确定开采影响边界以及建筑物损害等级。其步骤简单,检测效果好,够为开采损害技术鉴定工作提供有效、真实、可靠的数据基础,能够公平、公正的解决矿、企(民)争议,缓解社会矛盾。
-
公开(公告)号:CN119397810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610042.7
申请日:2024-11-12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 山西潞安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古城煤矿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层开采沉陷的模拟方法及系统,涉及煤矿开采沉陷领域,包括:煤层进行开采工作导致开采工作面以上的地表发生沉陷,获取地表沉陷所形成的地表下沉曲线;将地表下沉曲线分段,获得地表下沉曲线中部的盆地曲线,以及地表下沉曲线中部以上的沉降曲线;使用函数模型分别对沉降曲线和盆地曲线进行拟合,以构建开采沉陷预测模型,该模型反映开采工作面走向上由地表沉陷引起的垂直沉降情况。本发明能够准确预测开采沉陷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8821419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794713.3
申请日:2024-06-19
Applicant: 甘肃华亭煤电股份有限公司华亭煤矿 , 华能煤炭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采动断层活化判定方法、系统及介质,涉及地质工程技术领域,包括:通过分析多种应力在工作面开采过程中对断层露头处的响应速度,将最大剪应力突变点作为断层活化的特征指标;沿工作面垂直于断层分段开挖,获取监测线上的沉降值和最大剪切应力,将沉降值的突变点作为断层活化的起始点,其中,出现最大剪应力突变点的时机早于沉降值的突变点;通过分析工作面开采在地表产生的最大剪切应力影响范围要大于移动影响范围,将最大剪应力仍保持原岩应力水平时的位置和煤层开采边界点连线与水平线之间在矿柱一侧的夹角作为应力角,将应力角作为确定断层活化的影响边界。上述方法有助于实现对断层活化的全面精准判定。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