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源互联网中隐私保护的多能负荷解耦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407717A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11456923.3

    申请日:2023-11-0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能源互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源互联网中隐私保护的多能负荷解耦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构建多能负荷预测模型PPenergyNET;所述PPenergyNET包括分别设置在冷、热、电能源公司处的本地模型,用于独立提取对应能源公司的本地负荷数据的负荷特征;PPenergyNET还包括设置在云服务器的全局模型,用于聚合三个本地模型的负荷特征进行多能负荷预测;S2、对S1构建的PPenergyNET进行学习优化;S3、使用学习优化后的PPenergyNET进行多能负荷预测。使用本发明,可以只交换本地特征、预测结果、损失和梯度信息就能完成模型的训练和预测,从而实现了数据可用不可见,保护了原始数据的隐私。本方法可以在保护各能源公司的本地数据隐私的同时,准确的进行多能源负荷预测。

    基于开环共模电压注入的混合式多电平变流器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44165B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111565863.X

    申请日:2021-12-2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开环共模电压注入的混合式多电平变流器(Hybrid Clamped Converter,HCC)电容电压波动控制方法,属于电力电子技术领域。其中,控制方法基于三相HCC逆变器,通过在参考波上注入具有特定幅值和相位的共模电压和使用移相脉宽调制方法,完成对HCC变流器中电容电压和输出电压电流的有效控制。本发明提供了产生有效抑制母线端电容电压波动的共模电压算法,通过开环注入避免了电容电压量传感器的引入,降低了控制HCC系统的复杂度和成本。本发明方法可以显著抑制HCC变流器中母线端电容电压在低输出频率段的剧烈电容电压波动,减小了母线端电容容值和体积,提高了系统输出电压电流品质和系统功率密度。

    基于物理信息神经网络的多材料电热耦合场确定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629550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715413.1

    申请日:2024-06-04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物理信息神经网络的多材料电热耦合场确定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电气设备的待计算电热耦合场的多个材料区域的数据;基于物理信息神经网络分别构建电场网络和热场网络;基于材料区域交界处的连续性方程以及电场和热场控制方程,分别确定电场网络和热场网络的总损失函数;基于获取的所述多个材料区域的数据,以电场网络的总损失函数最小为目标对电场网络进行训练;利用训练好的电场网络得到焦耳热,将所述焦耳热作为热源结合获取的数据,以热场网络的总损失最小为目标对热场网络进行训练;根据训练好的电场网络和热场网络,分别得到电热耦合场的电势分布与温度分布。本发明能有效实现计及多材料区域的电热耦合场的确定。

    一种电网侧供电混合式多电平变流器的软充电电路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333211B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210907611.9

    申请日:2022-07-29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网侧供电混合式多电平变流器的软充电电路及方法,属于电力电子技术领域。电网侧供电混合式多电平变流器的软充电电路包括交流电源,限流电阻,串联电感,混合式多电平变流器和负载,本发明电网侧供电混合式多电平变流器的软充电电路,所需硬件设备少,安装便捷,成本低廉。本发明还提供了电网侧供电混合式多电平变流器的软充电方法,通过交流电源电压方向调节开关触发脉冲占空比改变充电回路,依次对混合式多电平变流器的飞跨电容和直流母线电容进行充电,并将各电容电压充电至额定工作值,充电过程中无大冲击电流产生,充电时间短,有效保障了电网侧供电混合式多电平变流器系统的安全软启动。

    基于枢轨衔接引导的复合增强型电磁推进装置及推进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827076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766552.2

    申请日:2023-06-27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枢轨衔接引导的复合增强型电磁推进装置,包括电流自引导模块、轨道模块及电枢模块,电流自引导模块设置在轨道模块以及电枢模块上,包含多个特定间距的电流引导单元;轨道模块包括空间内多根平行放置的轨道;电枢模块,可沿轨道方向移动。本装置采用枢轨衔接引导的复合增强型电磁推进装置,在电枢运动过程中,轨道上的电流引导单元先作为头部引导提升推进效力,后转为尾部引导引导电流流向,达到增加流过电枢臂尾部电流密度的效果,从而增大电枢臂所受洛伦兹力,提升接触压力,整个过程轨道上的电流引导单元先作为头部引导,后转为尾部引导,实现了枢轨衔接式的引导。

    一种改性氧化铝纳米筛及其制备方法与改性氧化铝纳米筛绝缘油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189962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310174948.8

    申请日:2023-02-28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绝缘油添加剂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改性氧化铝纳米筛及其制备方法与改性氧化铝纳米筛绝缘油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硝酸铝、碳酸铵、碳酰胺混合反应,制得白色氧化铝纳米筛前驱物固体,再将该白色氧化铝纳米筛前驱物固体经高温煅烧制备得到氧化铝纳米筛,同时,为使该纳米筛在绝缘油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使用表面改性剂对其进行表面修饰,最终制得了改性氧化铝纳米筛。进一步将得到的改性氧化铝纳米筛和合成酯绝缘油混合,得到了改性氧化铝纳米筛绝缘油。本发明通过改变纳米材料的样貌,使纳米材料理化特性对合成酯绝缘油性能影响效果更显著,得到具有高导热性能的改性氧化铝纳米筛绝缘油。

    一种有机-金属纳米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030108B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010899722.0

    申请日:2020-08-3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金属纳米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复合材料技术领域。有机‑金属纳米复合薄膜由基底层和氟碳‑钛复合薄膜层组成。制备方法为:打磨聚四氟乙烯靶材和钛靶材,清洗;然后进行预溅射;利用共溅射在基底层表面沉积氟碳‑钛复合薄膜;然后进行高温退火,即可。本发明的有机‑金属纳米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通过采用射频‑直流共溅射,改变薄膜沉积状态的变化以调控纳米级表面形貌、化学组分含量;通过调整高温退火工艺以调控薄膜结晶度,使制得的复合薄膜表现出不同的浸润性能和二次电子发射特性,且具有纯度高、沉积面积大、物相结构高度可控等优点,从而使其应用广泛,具有显著的推广实用价值。

    一种结合光谱内标的多因素校正拉曼光谱定量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324973B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110536659.9

    申请日:2021-05-17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结合光谱内标的多因素校正拉曼光谱定量分析方法,包括对待测物的拉曼峰进行光谱标定;分别测量待测物与内标物质的拉曼信号,并生成拉曼光谱;对拉曼光谱进行基线校正;根据基线校正后的拉曼光谱计算待测物、内标物质拉曼峰强;根据实际检测时的温度与标定时的温度,得到待测物与内标物质拉曼峰强的温度校正系数;综合考虑激光功率、光路变化、探测设备性能波动和温度因素,建立待测物拉曼峰强校正模型;对待测物拉曼峰强进行校正,计算得到待测物的浓度。本发明可通过光谱内标值对拉曼光谱法的测量结果进行多因素校正,可消除激光功率、积分时间、光路变动、探测器性能波动等因素的影响,最终实现拉曼光谱法高准确定量分析。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