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耗能减振装置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090701B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110234508.8

    申请日:2021-03-03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耗能减振装置,包括顶部无盖的长方体金属框架壳、压电陶瓷板;长方体金属框架壳内的底部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液体容纳仓,两个第一液体容纳仓的上方设置有第二液体容纳仓,每个第一液体容纳仓与第二液体容纳仓之间通过管道连通;第一液体容纳仓与第二液体容纳仓中填充有磁流变液;压电陶瓷板位于长方体金属框架壳的正上方,压电陶瓷板的下表面连接有金属活塞,金属活塞上均匀布满贯穿的小孔,金属活塞处于第二液体容纳仓的内部,金属活塞与第二液体容纳仓的内部相匹配。本发明技术方案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通过复合耗能减振装置,可降低多种荷载作用下引起的振动对结构本身及周围环境的不利影响。

    一种基于声子晶体的复合减振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492442A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211218060.1

    申请日:2022-09-30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nventor: 陈瑾 索潇芃 傅博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声子晶体的复合减振装置,涉及建筑结构减振领域。包括三个减振板组件;三个减振板组件依次首尾相接且形成三角架结构,顶板和底板之间的中心位置设置有碟簧,每个碟簧侧壁固定连接有若干相三角架外部水平延伸的预应力钢筋,预应力钢筋的另一端与建筑墙体固定连接,碟簧沿顶板长度的方向的两侧分别依次设置有TMD阻尼器、声子晶体减振单元,碟簧与TMD阻尼器之间通过若干横向设置的阻尼弹簧减振器相连接;TMD阻尼器与声子晶体减振单元之间也通过若干横向设置的阻尼弹簧减振器相连接。本发明能够起到隔振效果。

    一种反手性框架单元组成的隔振耗能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467925A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211069582.X

    申请日:2022-08-31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nventor: 陈瑾 索潇芃 傅博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手性框架单元组成的隔振耗能装置,涉及耗能减振领域。包括顶板、底板,顶板和底板之间竖向设置有多层反手性框架组件,每层反手性框架组件包含多个呈矩阵紧密排列的反手性框架单元;相邻的反手性框架单元之间固定连接;每个反手性框架单元内的中心位置竖直设置有两端封闭的橡胶圆筒,橡胶圆筒内设置有多个同心不同直径的隔流圆筒,每个隔流圆筒均匀开设有多个流通槽,相邻的隔流圆筒的流通槽错位设置;橡胶圆筒内注有磁流变液,还包括若干个均匀分布在橡胶圆筒轴侧外壁的弹簧,每个弹簧的一端均与橡胶圆筒固定连接,且另一端均与反手性框架单元内壁固定连接。本发明该装置同时具有宽频减振、高效耗能、自动复位等优点。

    一种基于仿生结构的防撞吸能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370703A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1052823.X

    申请日:2022-08-30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nventor: 陈瑾 索潇芃 傅博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仿生结构的防撞吸能装置,涉及轨道交通减振耗能领域。包括顶板和底板,顶板和底板之间设置的若干声子晶体单元组件包含上板和下板,上板、下板之间设置有橡胶波纹管,橡胶波纹管内设置有竖直的空心管弹簧,底部的声子晶体单元组件的下板与顶板下表面固定连接,每个声子晶体单元组件之间固定连接;每个声子晶体单元组件的上板和下板内设有若干的同心环形槽,每个轨道内设置有若干钢球;下板和上板相互靠近的一端开设有第二通孔。本发明通过加入仿生毛竹壁维管束蜂窝结构以及树木多层同心环结构的防撞吸能有效构造,再结合声子晶体单元局域共振理论能够实现结构上的减振效果更佳。

    基于土-结构-消能减震装置相互作用的子结构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916584B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1910228270.0

    申请日:2019-03-25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nventor: 傅博 陈瑾 吴涛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土‑结构‑消能减震装置相互作用的子结构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取地震动,建立土‑结构分析子结构模型,获得质量、刚度、阻尼矩阵;获取分析子结构的初始加速度向量和不同时刻的相对位移和速度;获得消能减震装置与结构界面处的绝对位移;测得消能减震装置与振动台界面处界面力;获得分析子结构对应时刻的加速度向量。本发明通过建立土‑结构相互作用的分析子结构模型,结合实际的振动台与消能减震装置相互作用试验,建立了考虑土‑结构‑消能减震装置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试验方法,从而能够更真实、更准确的反映地震作用下实际的土‑结构‑消能减震装置体系的相互作用,为建筑结构的抗震研究提供新思路。

    一种复合减振装置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304973B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2010109904.3

    申请日:2020-02-23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减振装置,包括弹簧吸能箱,弹簧吸能箱的底部设置有液体消能箱,液体消能箱的底部设置有压电换能箱;本发明技术方案具利用压电陶瓷将外界施加的压力转化为电能的特性吸收大规模振动传来能量,利用电阻式涡轮叶片通电产生热量和转动消耗振动产生的能量,利用涡轮叶片在液体中旋转造成的固液摩擦耗能和传导热量,利用不同介质间传热使得中层高温液体热量通过陶瓷层向上传递至顶层空间中,再利用记忆合金的温度变形特性伸缩耗能,从而实现高效能宽频率的减振效果。本发明复合减振装置采用多重复合减振,在各层单独耗能的同时,层间的相互作用极大了促进了整体装置系统的减振效果,共同实现了全方位的减振耗能作用。

    一种箱式液体减振器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131353B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1910455732.2

    申请日:2019-05-29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nventor: 傅博 陈瑾 吴涛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箱式液体减振器,包括箱体、上阻尼板和下阻尼板;所述箱体具有顶板、侧板和底板;所述上阻尼板和下阻尼板上分别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上阻尼板通过弹簧连接于所述顶板的下表面上,所述下阻尼板通过弹簧连接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上,所述箱体的内部被上阻尼板与下阻尼板分隔成上液室、中液室和下液室;所述箱体中填充有阻尼液,所述阻尼液的液面高于所述上阻尼板行程的上止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箱式液体阻尼器,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液体阻尼器而言,扩大了液体减振器的工作频率范围,能动态改变结构的阻尼,使液体阻尼器能够高效地耗能减振。

    一种复合耗能减振降噪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184861B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1910455120.3

    申请日:2019-05-29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nventor: 陈瑾 傅博 吴涛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耗能减振降噪装置,包括:沿钢轨左右两侧由内向外依次对称布置的薄板、内隔板、弹性薄膜、外隔板和U形槽;其中,每侧薄板上纵向均匀设置有多个孔口;薄板与弹性薄膜之间均匀连接有多个内隔板;弹性薄膜与U形槽之间均匀连接有多个外隔板,内隔板与外隔板位于同一水平面;U形槽上纵向均匀设置有多个重块体,重块体与外隔板交错间隔设置于U形槽上。该复合耗能减振降噪装置通过赫姆霍兹共振腔结构和薄膜型声学超材料结构的共同作用,使其在高频率大振动输入荷载下具有较好的减振耗能降噪能力,减小高速列车运行对沿线环境的影响;且可根据实际需求调整其隔振频率范围和阻尼,结构简单,易于制作,耐久性好,易用于恶劣环境。

    一种复合减振装置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304973A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2010109904.3

    申请日:2020-02-23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减振装置,包括弹簧吸能箱,弹簧吸能箱的底部设置有液体消能箱,液体消能箱的底部设置有压电换能箱;本发明技术方案具利用压电陶瓷将外界施加的压力转化为电能的特性吸收大规模振动传来能量,利用电阻式涡轮叶片通电产生热量和转动消耗振动产生的能量,利用涡轮叶片在液体中旋转造成的固液摩擦耗能和传导热量,利用不同介质间传热使得中层高温液体热量通过陶瓷层向上传递至顶层空间中,再利用记忆合金的温度变形特性伸缩耗能,从而实现高效能宽频率的减振效果。本发明复合减振装置采用多重复合减振,在各层单独耗能的同时,层间的相互作用极大了促进了整体装置系统的减振效果,共同实现了全方位的减振耗能作用。

    一种复合耗能减振降噪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184861A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910455120.3

    申请日:2019-05-29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nventor: 陈瑾 傅博 吴涛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耗能减振降噪装置,包括:沿钢轨左右两侧由内向外依次对称布置的薄板、内隔板、弹性薄膜、外隔板和U形槽;其中,每侧薄板上纵向均匀设置有多个孔口;薄板与弹性薄膜之间均匀连接有多个内隔板;弹性薄膜与U形槽之间均匀连接有多个外隔板,内隔板与外隔板位于同一水平面;U形槽上纵向均匀设置有多个重块体,重块体与外隔板交错间隔设置于U形槽上。该复合耗能减振降噪装置通过赫姆霍兹共振腔结构和薄膜型声学超材料结构的共同作用,使其在高频率大振动输入荷载下具有较好的减振耗能降噪能力,减小高速列车运行对沿线环境的影响;且可根据实际需求调整其隔振频率范围和阻尼,结构简单,易于制作,耐久性好,易用于恶劣环境。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