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513130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1910927899.4
申请日:2019-09-27
Applicant: 长安大学 , 陕西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防排水系统,包括排水缝隙,排水缝隙设置在隧道二次衬砌的前施工衬砌段与后施工衬砌段之间,排水缝隙沿隧道拱面环向设置;可排水止水带嵌入设置在排水缝隙的背水面,可排水止水带沿排水缝隙环向布设,可排水止水带的两端延伸至隧道边沟内;横向排水管的两端分别与排水缝隙的两端连通,中央排水管与横向横向排水管连通;本发明在排水区段中地下渗水通过排水缝隙排出,降低了隧道二次衬砌的水压力,提高了防水区段的防水能力;通过可排水止水带将地下渗水限制在排水缝隙内,避免了地下渗水的窜流或进入隧道内部;本发明能够对排水缝隙中的沉积物及时方便清除;可排水止水带外贴设置隧道衬砌表面,便于检修及更换。
-
公开(公告)号:CN110513145A
公开(公告)日:2019-11-29
申请号:CN201910926950.X
申请日:2019-09-27
Applicant: 长安大学 , 陕西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IPC: E21F16/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排水止水带,包括排水盒及排水槽,排水盒固定设置在排水缝隙的背水面,排水盒为凹形槽结构;排水盒的凹面为迎水面,排水槽固定设置在排水盒的迎水面上;排水槽的一端与排水盒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嵌入排水缝隙中,排水槽的两个侧壁分别与排水缝隙的两侧缝隙壁紧密贴合;本发明通过将排水槽嵌入在排水缝隙内,通过排水槽汇集从排水缝隙流出的地下水,并将汇集的地下水排入边沟,再流入中央排水沟,排出隧洞;排水盒作为二次防排水的屏障,当排水槽与排水缝隙之间存在少量渗漏水时,渗漏水通过卡接段与排水缝隙之间的缝隙进入排水盒内,利用排水盒对渗漏水二次汇集,并将其排出,避免了渗漏水浸入隧道或其他建筑物内。
-
公开(公告)号:CN110513145B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1910926950.X
申请日:2019-09-27
Applicant: 长安大学 , 陕西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IPC: E21F16/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排水止水带,包括排水盒及排水槽,排水盒固定设置在排水缝隙的背水面,排水盒为凹形槽结构;排水盒的凹面为迎水面,排水槽固定设置在排水盒的迎水面上;排水槽的一端与排水盒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嵌入排水缝隙中,排水槽的两个侧壁分别与排水缝隙的两侧缝隙壁紧密贴合;本发明通过将排水槽嵌入在排水缝隙内,通过排水槽汇集从排水缝隙流出的地下水,并将汇集的地下水排入边沟,再流入中央排水沟,排出隧洞;排水盒作为二次防排水的屏障,当排水槽与排水缝隙之间存在少量渗漏水时,渗漏水通过卡接段与排水缝隙之间的缝隙进入排水盒内,利用排水盒对渗漏水二次汇集,并将其排出,避免了渗漏水浸入隧道或其他建筑物内。
-
公开(公告)号:CN110513130A
公开(公告)日:2019-11-29
申请号:CN201910927899.4
申请日:2019-09-27
Applicant: 长安大学 , 陕西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防排水系统,包括排水缝隙,排水缝隙设置在隧道二次衬砌的前施工衬砌段与后施工衬砌段之间,排水缝隙沿隧道拱面环向设置;可排水止水带嵌入设置在排水缝隙的背水面,可排水止水带沿排水缝隙环向布设,可排水止水带的两端延伸至隧道边沟内;横向排水管的两端分别与排水缝隙的两端连通,中央排水管与横向横向排水管连通;本发明在排水区段中地下渗水通过排水缝隙排出,降低了隧道二次衬砌的水压力,提高了防水区段的防水能力;通过可排水止水带将地下渗水限制在排水缝隙内,避免了地下渗水的窜流或进入隧道内部;本发明能够对排水缝隙中的沉积物及时方便清除;可排水止水带外贴设置隧道衬砌表面,便于检修及更换。
-
公开(公告)号:CN110230265A
公开(公告)日:2019-09-13
申请号:CN201910500676.X
申请日:2019-06-11
Applicant: 陕西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高墩的施工方法,用于薄壁空心高墩施工,所述高墩分N段施工,每段包括两节,所述N为大于等于2的自然数,包括以下步骤:1)、第一段墩的施工:布设操作平台,并通过绑扎钢筋、模板就位以及混凝土浇筑实现对第一段墩的施工;2)、下一段墩的施工:依靠上一段墩进行下一段墩的钢筋绑扎成型,然后将上一段墩中第1节的模板移动至下一段墩第1节处并进行施工,并在下一段墩第1节的底部设置预留孔;施工后,将操作平台提升至下一段墩第1节的底部,并将上一段墩中第2节的模板移动至下一段墩第2节处后,进行下一段墩第2节的施工;3)、第N段的施工:重复步骤2)的操作,每一段墩的施工均在上一段墩的施工完成之后进行,直至完成第N段墩的施工。
-
公开(公告)号:CN111188283A
公开(公告)日:2020-05-22
申请号:CN202010147495.6
申请日:2020-03-05
Applicant: 陕西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1D2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固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桥整体同步顶升落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落梁时,千斤顶同步顶升,主梁离开位于主梁与盖梁之间的落梁钢支躲,抽取部分落梁钢支躲,千斤顶回油,然后,抽取部分位于千斤顶下方的顶升钢支躲,再安放千斤顶重复顶升,主梁下落,完成落梁;顶升时,千斤顶同步顶升,主梁离开落梁钢支躲,插入部分落梁钢支躲,千斤顶回油,然后,插入部分顶升钢支躲,再安放千斤顶重复顶升,主梁上升,完成顶升。采用本方案的钢桥整体同步顶升落梁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落梁时精确定位控制困难,由于梁体吨位大,梁体四角起、落不同步,使得梁体容易扭转变形,安全风险增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195413A
公开(公告)日:2019-09-03
申请号:CN201910500910.9
申请日:2019-06-11
Applicant: 陕西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移动式内模台车的箱涵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施工第一段的箱涵底板;步骤二、待第一段的箱涵底板达到设计强度后,在箱涵底板上铺设台车走行轨道,所述走形轨道的长度小于第一段箱涵底板的长度;步骤三、在台车走行轨道上安装内模板台车,所述内模板台车的内模长度小于走形轨道的长度;步骤四、把内模板台车移动到设计位置并固定,进行第一段涵身和顶板施工;步骤五、待第一段涵身和顶板达到设计强度后移动内模板台车、拆除外模板进入下一施工段。本发明当完成一个施工段混凝土浇注,移动模板台车进入下一个施工段时,只需内收内模板台车上的内模板,使内模板脱离已浇注混凝土面,具有施工方便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042761A
公开(公告)日:2019-07-23
申请号:CN201910367268.1
申请日:2019-05-05
Applicant: 陕西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1D2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0#块托架预应力预压工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搭载千斤顶反力架,将反力架放置在托架上并与墩身连接;步骤2:在托架的水平段根部设置百分表,设置全站仪检测墩身轴线偏移量;步骤3:进行预压前基准测量,读取各个百分表初始值,记录全站仪初始值;步骤4:千斤顶分多次、间隔加压至荷载的120%,每次加压后保持再进行百分表读数,记录全站仪中墩身轴线偏差量。通过上述方案,利用反力架与千斤顶实现了快速加压的效果,摆脱传统沙袋或水箱带来的一系列不便,通过百分表与全站仪能实现对托架及墩身的变形测量,保证精巧的数据测量,判定是否满足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1119049A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911241495.6
申请日:2019-12-06
Applicant: 陕西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1D19/12 , E01D21/00 , E01D101/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公路桥梁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斜向预应力桥面铺装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所述结构包括:混凝土;预应力筋,若干所述预应力筋水平铺设,以桥面长度方向为基准,倾斜设置,形成斜向预应力筋铺装层,所述预应力筋采用直径为15.2mm的钢绞线;构造钢筋,沿高度方向,所述构造钢筋横向设置于斜向预应力筋铺装层内,且所述构造钢筋平行于所述斜向预应力筋铺装层的长边;箍筋,所述箍筋用于固定所述构造钢筋,且与所述构造钢筋相垂直。采用本发明的斜向预应力桥面铺装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钢筋混凝土铺装层易开裂,容易造成钢筋混凝土桥面结构性能不可靠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10637110U
公开(公告)日:2020-05-29
申请号:CN201921640848.5
申请日:2019-09-27
Applicant: 长安大学 , 陕西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IPC: E21F16/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排水止水带,包括排水盒及排水槽,排水盒固定设置在排水缝隙的背水面,排水盒为凹形槽结构;排水盒的凹面为迎水面,排水槽固定设置在排水盒的迎水面上;排水槽的一端与排水盒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嵌入排水缝隙中,排水槽的两个侧壁分别与排水缝隙的两侧缝隙壁紧密贴合;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排水槽嵌入在排水缝隙内,通过排水槽汇集从排水缝隙流出的地下水,并将汇集的地下水排入边沟,再流入中央排水沟,排出隧洞;排水盒作为二次防排水的屏障,当排水槽与排水缝隙之间存在少量渗漏水时,渗漏水通过卡接段与排水缝隙之间的缝隙进入排水盒内,利用排水盒对渗漏水二次汇集,并将其排出,避免了渗漏水浸入隧道或其他建筑物内。(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