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168977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1062261.1
申请日:2023-08-22
Applicant: 阳江核电有限公司 , 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N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核电厂应急柴油机组橡胶软管寿命评估方法,包括:S1、获取目标橡胶软管与核电厂应急柴油机组对应的目标位置,获取目标位置的工作参数;S2、根据目标位置的工作参数获取目标橡胶软管对应的试验参数,以生成目标橡胶软管对应试验项目、试验项目的试验顺序和对应的试验周期;S3、按照试验周期进行周期试验,并在周期试验过程中,获取预设数量的测试样本;S4、对预设数量的测试样本进行拉伸测试,并在拉伸测试结果为预设结果时停止周期试验;S5、根据所有测试样本的拉伸测试结果获取目标橡胶软管的评估寿命。实施本发明能够更好地考虑到影响核电厂应急柴油机组橡胶软管寿命的各项因素,提高软管寿命预测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110181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0992516.8
申请日:2023-08-08
Applicant: 阳江核电有限公司 , 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增材制造材料的应力腐蚀敏感性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增材部件的不同方向上取样,获取若干测试样品;在模拟测试条件下,对测试样品进行应力腐蚀模拟试验,得出模拟环境下的延伸率δ模;在惰性测试环境下,采用与模拟测试相同的测试条件进行应力腐蚀模拟试验,得出惰性环境下的延伸率δ惰;根据模拟环境下的延伸率δ模与惰性环境下的延伸率δ惰的差异得出应力腐蚀敏感性ISCC。部件的应力腐蚀敏感性评价方法能分别考虑不同方向的应力腐蚀敏感性权重,综合计算获得部件的应力腐蚀敏感性,获得的结果可有效对增材制造材料的应力腐蚀敏感性进行评价,充分考虑增材制造过程中各向异性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4833480B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111289655.1
申请日:2021-11-02
Applicant: 阳江核电有限公司 , 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B23K28/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阀门密封唇焊缝在线自动焊方法及系统,阀门密封唇焊缝在线自动焊方法包括:S1、将阀门上的手柄拆下,露出阀杆;S2、将自适应夹持装置套设并锁紧在阀杆上;S3、将自动切割装置安装在自适应夹持装置上;S4、启动自动切割装置,将原始密封唇焊缝切除;S5、拆除自动切割装置和自适应夹持装置,对阀门的阀芯、阀杆和阀门密封面进行检查,完成后回装;S6、重复步骤S2,并将自动焊接装置安装在自适应夹持装置上;S7、启动自动焊接装置,焊接形成新的密封唇焊缝;S8、得到具有新的密封唇焊缝的阀门。本发明实现了对阀门密封唇焊缝的自动切割及焊接,避免了手工方式存在的困难,提高了切割质量和焊接质量,保证了阀门安全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6751949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647609.7
申请日:2023-06-01
Applicant: 阳江核电有限公司 , 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核电管道金属补偿器内壁热处理装置,金属补偿器包括导流筒和套接在导流筒一端外侧的端管,热处理装置包括:第一温控装置,用于设置在导流筒的内圈,包括用于加热导流筒的第一加热组件;第二温控装置,用于设置在端管的内圈,第二温控装置包括用于加热端管的第二加热组件;第一涨紧驱动装置,用于带动第一温控装置的第一加热组件与端管的内壁面靠近或分离;第二涨紧驱动装置,用于带动第二温控装置的第二加热组件与端管的内壁面靠近或分离。热处理装置可以对导流筒、端管预热,防止焊接后裂纹产生,合理控制层间温度,焊后还可以对焊缝位置进行热处理,消除焊接残余应力,改善接头组织及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833480A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111289655.1
申请日:2021-11-02
Applicant: 阳江核电有限公司 , 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B23K28/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阀门密封唇焊缝在线自动焊方法及系统,阀门密封唇焊缝在线自动焊方法包括:S1、将阀门上的手柄拆下,露出阀杆;S2、将自适应夹持装置套设并锁紧在阀杆上;S3、将自动切割装置安装在自适应夹持装置上;S4、启动自动切割装置,将原始密封唇焊缝切除;S5、拆除自动切割装置和自适应夹持装置,对阀门的阀芯、阀杆和阀门密封面进行检查,完成后回装;S6、重复步骤S2,并将自动焊接装置安装在自适应夹持装置上;S7、启动自动焊接装置,焊接形成新的密封唇焊缝;S8、得到具有新的密封唇焊缝的阀门。本发明实现了对阀门密封唇焊缝的自动切割及焊接,避免了手工方式存在的困难,提高了切割质量和焊接质量,保证了阀门安全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6513949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0998679.7
申请日:2016-11-14
Applicant: 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阳江核电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K9/235 , B23K9/028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中小径奥氏体不锈钢管内壁免充氩保护对接焊接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a)在待焊接不锈钢管端面制作坡口,使得坡口钝边厚度大于1mm;(b)在钝边和不锈钢焊丝表面涂抹免充氩保护剂,进行根部打底层氩弧焊接,随后打磨焊层外表面以保证无焊渣残留;(c)使用未涂抹免充氩保护剂的不锈钢焊丝继续逐层焊接至焊层厚度大于4mm,每层焊接时打磨焊层外表面以保证无焊渣残留;(d)继续焊接至焊缝成型。通过在不锈钢管端面制作坡口,并且在钝边和不锈钢焊丝表面涂抹免充氩保护剂,这样使得焊层内表面与空气接触面发生反应生成无机保护膜,并紧密附着于焊缝内表面,避免过度使用为焊缝引入杂质元素及不必要的成本浪费。
-
公开(公告)号:CN119089762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0971746.0
申请日:2024-07-18
Applicant: 阳江核电有限公司 , 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施建辉 , 刘政平 , 蒙新明 , 张大勇 , 王树昌 , 张钱松 , 蒋立辉 , 安达奇 , 吴毅凡 , 苗闯 , 张晏玮 , 刘向兵 , 武焕春 , 祁爽 , 徐超亮 , 全琪炜
IPC: G06F30/27 , G16C60/00 , G06F113/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核电用增材制造部件的屈服强度评价方法和系统,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待评价构件的试验用材料;基于试验用材料选择多组待评价的平行平面;基于多组待评价的平行平面确定各组待评价的平行平面的试样;对各组待评价的平行平面的试样进行试验并进行数据记录,获得各组待评价的平行平面的试验数据;采用屈服强度评价模型对各组待评价的平行平面的试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获得评价系数;基于评价系数获得待评价构件的屈服强度评估公式;基于屈服强度评估公式和待评价构件的试验信息对待评价构件的屈服强度进行评价。本发明可以对核电用增材制造金属构件的屈服强度进行评价及预测,既能减少材料的消耗,还可以提高评价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474298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446766.6
申请日:2024-04-12
Applicant: 阳江核电有限公司 , 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核电厂安防保护系统,包括:智能机器人、服务器和应用终端;智能机器人根据预定的巡逻路线、巡逻计划执行核电厂周界巡视任务,并在自主执行任务过程中实时采集环境信息、播报语音、视频播放及图像抓拍并将告警信息、自身的运行状态信息传送给应用终端和将环境信息发送给服务器,根据应用终端下发的控制指令执行远程控制操作;服务器对环境信息进行分析、归类和存储,以形成业务数据,并将业务数据发送给应用终端;应用终端对业务数据、告警信息和运行状态信息进行输出显示,以及向智能机器人下发控制指令。本发明利用智能机器人实现对核电厂周界的自主巡视及小型物品的抓取或者捕捉,有效提升工作效率,同时还可以降低人工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7685866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11510941.5
申请日:2023-11-13
Applicant: 阳江核电有限公司 , 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核燃料包壳氧化膜厚度测量装置,其包括检测件、套筒组件以及线圈组件;所述检测件安装于所述套筒组件的一端,所述套筒组件包括安装架、内套筒以及套设于所述内套筒外的外套筒;所述线圈组件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并与所述安装架一同置于所述内套筒中;所述线圈组件与内套筒之间设置有隔热件。本发明的核燃料包壳氧化膜厚度测量装置在线圈组件表面设置隔热件,以降低温度传导速度,阻断硼酸水和核燃料组件传过来的热量;进而抑制温漂对检测结果产生的影响,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434993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221842.9
申请日:2023-03-08
Applicant: 阳江核电有限公司 , 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G21D3/00 , G06F30/20 , G06F119/02 , G06F119/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核电站凝汽器半侧运行的状态评估方法和系统,包括以下步骤:基于凝汽器冷却管汽流激振模型,计算凝汽器半侧运行时的标准跨距;基于标准跨距判断凝汽器是否满足功率运行要求;若是,进行失效评估;若否,进行风险评估。本发明通过对核电站凝汽器半侧运行时冷却管的状态进行综合评估,保证了凝汽器的安全可靠运行,避免风险存在,提升了机组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