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957380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450536.8
申请日:2022-04-26
申请人: 青岛科技大学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定谷氨酰转肽酶的水溶性荧光探针及其合成方法与应用,该荧光探针以2‑二氰亚甲基‑3‑氰基‑4,5,5‑三甲基‑2,5‑二氢呋喃(TCF)为荧光信号报告基团,以丙烯酸酯连接基团修饰荧光基团(TCF‑OH),通过巯基与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的亲核加成将短肽GSH单元引入作为GGT的酶切位点。探针TCF‑GGT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在γ‑谷氨酰转肽酶的作用下,催化谷氨酰胺键水解,进而引发分子内消去过程,形成具有红色荧光的TCF‑OH,并根据荧光探针红色荧光升高的性质开发了这种水溶性的荧光探针。本发明不仅可以通过肉眼对目标物谷氨酰转肽酶进行可视化检测,还可用荧光法对其进行定量检测,具有选择性好、检测灵敏度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028503B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1910245600.7
申请日:2019-03-28
申请人: 青岛科技大学
IPC分类号: C07D417/10 , C09K11/06 , G01N21/6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定乙酰胆碱酯酶的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荧光探针为HBTP‑Cu2+复合物,且本发明公开的HBTP‑Cu2+复合物以HBTP和硫代胆碱(经乙酰胆碱酯酶特异性催化乙酰胆碱产生)与Cu2+的竞争结合作为基本作用机制,并以HBTP发光作为荧光信号报告基团。当向体系中加入乙酰胆碱酯酶时,硫代胆碱可与HBTP‑Cu2+复合物结构中的Cu2+配位结合,复合物结构从而瓦解,HBTP的存在形式由有序聚集转变为单体分散在体相溶液中,并产生溶液的颜色和荧光变化。通过核磁共振法、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荧光光谱法研究了其对乙酰胆碱酯酶的识别效果,结果表明HBTP‑Cu2+复合物在纯水溶剂体系中能够高效选择性识别乙酰胆碱酯酶,且对乙酰胆碱酯酶具有很高的灵敏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592504A
公开(公告)日:2020-08-28
申请号:CN202010536167.5
申请日:2020-06-12
申请人: 青岛科技大学
IPC分类号: C07D277/64 , C09K11/06 , G01N21/6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丁酰胆碱酯酶活性的荧光探针及其合成方法与应用,其公开了一种在无背景信号检测基础上建立的新型丁酰胆碱酯酶传感策略,在丁酰胆碱酯酶的作用下,实现荧光信号从无到有的转变,进而检测丁酰胆碱酯酶的浓度水平。所述荧光探针通过将丁酰胆碱酯酶的靶向位点引入非发射骨架生成探针P1,避免了检测探针的固有荧光背景,极大地提高了检测灵敏度。在加入丁酰胆碱酯酶后,可以除去环丙基丁酸,进而自发的原位环化,生成荧光产物PF以作为反映BChE活性的指示剂。本发明不仅可以大幅提高检测灵敏度,还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及生物相容性,在临床诊断领域具有很大的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1138304A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2010018984.1
申请日:2020-01-08
申请人: 青岛科技大学
IPC分类号: C07C223/06 , C07C221/00 , C09K11/06 , G01N21/6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光子荧光探针及其合成方法与应用,本发明公开的双光子荧光探针以丙烯酸酯上的α,β-不饱和键及游离的醛基作为反应位点,当向体系中加入GSH后,丙烯酸酯上双键与巯基发生加成反应,醛基与氨基形成动态亚胺键,从而生成一个新的十六圆环作为荧光信号的报告基团,从而高效监测GSH的存在。本发明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荧光光谱法等研究了双光子荧光探针对多种氨基酸的识别效果,结果表明本发明荧光探针在PBS缓冲溶液中能够高效选择性识别GSH,且对GSH具有很高的响应灵敏度,及在HeLa细胞、小鼠大脑组织切片和植物组织切片中也可以实现GSH的可视化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0028503A
公开(公告)日:2019-07-19
申请号:CN201910245600.7
申请日:2019-03-28
申请人: 青岛科技大学
IPC分类号: C07D417/10 , C09K11/06 , G01N21/6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定乙酰胆碱酯酶的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荧光探针为HBTP-Cu2+复合物,且本发明公开的HBTP-Cu2+复合物以HBTP和硫代胆碱(经乙酰胆碱酯酶特异性催化乙酰胆碱产生)与Cu2+的竞争结合作为基本作用机制,并以HBTP发光作为荧光信号报告基团。当向体系中加入乙酰胆碱酯酶时,硫代胆碱可与HBTP-Cu2+复合物结构中的Cu2+配位结合,复合物结构从而瓦解,HBTP的存在形式由有序聚集转变为单体分散在体相溶液中,并产生溶液的颜色和荧光变化。通过核磁共振法、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荧光光谱法研究了其对乙酰胆碱酯酶的识别效果,结果表明HBTP-Cu2+复合物在纯水溶剂体系中能够高效选择性识别乙酰胆碱酯酶,且对乙酰胆碱酯酶具有很高的灵敏度。
-
公开(公告)号:CN108558640A
公开(公告)日:2018-09-21
申请号:CN201810433374.0
申请日:2018-05-08
申请人: 青岛科技大学
CPC分类号: C07C51/418 , C07C63/49 , C07C2603/52 , C08G83/008 , C09K11/06 , C09K2211/1011 , C09K2211/1416 , C09K2211/1425 , G01N21/314 , G01N21/6486 , G01N21/78 , G01N2021/3155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u2+-苝四羧酸钾组装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公开的Cu2+-苝四羧酸钾组装体以苝四羧酸钾和组氨酸与Cu2+的竞争结合作为基本作用机制,并以苝四羧酸钾发光作为荧光信号报告基团。当向体系中加入组氨酸时,组氨酸可与组装体结构中的Cu2+配位结合,组装体结构从而瓦解,苝的存在形式由有序聚集转变为单体分散在体相溶液中,并产生溶液的颜色和荧光变化。通过比色法、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荧光光谱法研究了其对多种氨基酸的识别效果,结果表明Cu2+-苝四羧酸钾组装体在纯水溶剂体系中能够高效选择性识别组氨酸,且对组氨酸具有很高的灵敏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217811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285588.9
申请日:2023-03-22
申请人: 青岛科技大学
IPC分类号: C08F251/00 , C08F222/02 , C08F8/14 , C08L67/02 , C08L51/02
摘要: 本公开公开一种改性淀粉及其制备方法、可降解塑料,涉及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以解决当前技术中的可降解塑料成本高、降解速率过快、无法大量应用的问题。所述改性淀粉的制备方法,包括:在氧化还原体系中将有机单体接枝在淀粉降解物上,获得接枝共聚物,所述有机单体具有塑化性能。将所述接枝共聚物进行脱水反应,获得预塑化产物。将所述预塑化产物与增塑剂进行增塑反应,获得改性淀粉。所述改性淀粉包括上述技术方案所提的改性淀粉的制备方法。本公开提供的改性淀粉的制备方法用于制备改性淀粉。
-
公开(公告)号:CN115057866A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210571931.1
申请日:2022-05-24
申请人: 青岛科技大学
IPC分类号: C07D491/107 , C09K11/06 , G01N21/6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pH和ONOO‑荧光探针及其合成方法与应用,该荧光探针是由具有独特螺旋环结构的罗丹明和花菁骨架通过二烯键连接而成。其中罗丹明作为分子荧光响应以及pH敏感部分,花菁共轭骨架使其发射波长转移到近红外区,排除了细胞和组织自身荧光的干扰,而ONOO‑通过氧化双键引起的光谱性质可以实现其检测。本发明通过颜色变化、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荧光光谱法研究了其对pH和ONOO‑的检测效果,结果表明该探针对pH值有很高的灵敏度,且能够高效选择性识别ONOO‑。
-
公开(公告)号:CN113307759B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110501970.X
申请日:2021-05-08
申请人: 青岛科技大学
IPC分类号: C07D209/14 , C09K11/06 , G01N21/6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菁类近红外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公开的菁类近红外荧光探针是以酯酶对花菁染料中键连的酯键的水解作为基本作用机制,并以花菁‑氨基醇的H‑型聚集体发光作为荧光信号报告基团。当向体系中加入酯酶时,酯酶可切断Cy‑NE结构中的酯键,O‑离子引起Smiles重排反应,从而导致溶液的颜色和荧光变化。本发明通过比色法、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荧光光谱法研究了菁类近红外荧光探针对酯酶的识别效果,结果表明此近红外荧光探针在PBS溶液体系中能够高效选择性识别酯酶,且对酯酶具有很高的响应灵敏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525136A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2010365423.9
申请日:2020-04-30
申请人: 青岛科技大学
IPC分类号: H01M4/62 , H01M4/134 , H01M4/1395 , H01M10/0525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粘结剂及其在锂离子电池硅负极中的应用。本发明的复合粘结剂由聚合物A和聚合物B组成,聚合物A为聚羧基丁腈橡胶,聚合物B为瓜尔豆胶;聚合物A在复合粘结剂中的重量百分含量为30‑70%,聚合物B在复合粘结剂中的重量百分含量为30‑70%;本发明还给出了这种复合粘结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在锂离子电池硅负极中的应用。本发明的复合粘结剂用在锂离子电池的硅负极中时,聚羧基丁腈橡胶和瓜尔豆胶通过原位热聚合,形成氢键交联的三维网络,提高了粘结剂的粘结强度,具有高弹性、高粘性和良好机械性能,抑制了硅负极的体积膨胀,显著提高了硅负极的循环稳定性;所得锂离子电池充放电比容量高,库伦效率高,使用寿命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