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92122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496657.1
申请日:2024-10-25
Applicant: 鞍钢集团北京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22C38/58 , C22C38/02 , C22C38/44 , C22C38/52 , C22C38/48 , C22C38/46 , C22C33/04 , C21D8/02 , C21D1/18 , C21D11/00 , G16C6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材料计算的可焊接抗氢脆高强耐蚀奥氏体钢及制备方法,钢中成分为C<0.03%,N:0.27%~0.3%,Si:0.18%~0.22%,Mn:2.3%~2.5%,Cr:15%~18%,Ni:18%~20%,Mo:1.4%~1.6%,Co:1.9%~2.1%,Nb:0.3%~1%,V:0.3%~1%,余量为Fe和杂质。成品的屈服强度>800MPa,抗拉强度>1000MPa,延伸率>23%;焊接性良好;自腐蚀电位>‑0.6V,自腐蚀电流<1.5×10‑5A/cm2。室温下的氢脆敏感性系数小于18%。本发明通过多维度成分计算精确设计冶炼成分,通过全流程计算优化熔炼、铸造、热轧、热处理工艺,提高了奥氏体不锈钢的可焊接性、抗氢脆性、耐蚀性以及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956054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171308.0
申请日:2025-02-17
Applicant: 鞍钢集团北京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拉强度达到1500MPa级别,点蚀电位≥0.05VSCE的具有良好耐蚀性能的热成形不锈钢钢板热轧产品的工业生产方法,且生产工艺适用于目前热成形产线,该不锈钢热成形钢具有免镀层、高强耐蚀、高淬透性特点。包括:电炉冶炼、AOD精炼、LF精炼、连铸、热轧、酸洗、热成形,其中热轧:铸坯加热温度为1180~1280℃,粗轧采用多道次轧制;精轧总压下率≥85%,热轧终轧温度为840~950℃,轧后冷却至卷取温度,卷取温度为650~750℃,得到热轧板。热成形:将酸洗后的热轧板开卷落料,加热炉加热,加热温度在950~1000℃,保温3~10min;然后送入模具内冲压成形,之后保压快速冷却淬火,冷却速度≥0.1℃/s,出模温度控制在50~200℃。
-
公开(公告)号:CN119819830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171527.9
申请日:2025-02-17
Applicant: 鞍钢集团北京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1500MPa级别高强高耐蚀马氏体不锈钢热冲压工艺,针对热轧工艺生产的不锈钢钢板:加热温度为870~925℃,到温后保温15~20min;或加热温度为930~1050℃,到温后保温3~5min;冷却速率≥0.1℃/s,待钢板的温度达到720~870℃时,进行合模,压力≥20MPa;合模后冷却速率≥0.1℃/s;温度≤180℃时开模;针对冷轧工艺生产的不锈钢钢板:加热温度为890~945℃,保温15~20min;或加热温度为950~1100℃,保温3~5min;冷却速率≥0.1℃/s,温度达到720~870℃时,进行合模,压力≥20MPa;合模后冷却速率≥0.1℃/s;温度≤180℃时开模。本发明通过热冲压工艺技术控制Cr的碳化物、氮化物以及微合金元素的析出,进行Cr23C6、Cr2N、(Nb、V)(C、N)等相组成及析出相微观组织调控。
-
公开(公告)号:CN119089747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224116.3
申请日:2024-09-03
Applicant: 鞍钢集团北京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30/28 , G06F119/08 , G06F119/14 , G06F113/08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确定压下工艺对中心偏析定量影响的数值方法,通过模型Ⅰ,模拟获得铸坯温度场、溶质分布及中心偏析指数,将温度场作为热载荷,经模型Ⅱ,仿真得到芯部钢液体积变化量;基于溶质分布和芯部钢液体积变化量计算压下结束时铸坯溶质含量,再将压下结束时铸坯溶质含量作为入口边界,进行局部流动、凝固传热和传质耦合即为模型Ⅲ,模拟获得铸坯完全凝固时中心偏析指数与压下前后偏析变化量。本发明优点是:通过流动、凝固传热与传质多场耦合数学模型和热‑力耦合有限元数学模型相结合,实现数值仿真计算实施轻/重压下后连铸坯中心偏析指数,有助于定量评价压下工艺对中心偏析的改善效果,为压下工艺参数的优化提供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9932284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171127.8
申请日:2025-02-17
Applicant: 鞍钢集团北京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21D8/02 , C21D1/32 , B22D11/22 , C21D8/04 , B21D22/02 , C22C38/24 , C22C38/26 , C22C38/00 , C22C38/04 , C22C38/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1500MPa高耐蚀热冲压不锈钢冷轧带钢的生产方法,带钢的化学成分为C:0.06%~0.10%、Si:0.08%~0.12%、Mn:0.8%~1.2%、P≤0.012%、S≤0.005%、Cr:12.8%~13.5%、N:0.04%~0.08%、Als:0.02%~0.04%、V:0.08%~0.12%,Nb:0.03%~0.06%,余量为Fe和杂质。生产方法包括铁水预处理、冶炼、精炼、连铸、热轧、球化退火、酸洗、冷轧及热冲压成形工序;本发明适合大生产操作,并且产品具有强度高、韧性和冲压性能好的特点,成品厚度规格为1.0~3.0mm;采用本发明所述方法生产得到的薄规格带钢质量稳定性高,适用于制备热成形零部件。
-
公开(公告)号:CN119571211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631177.1
申请日:2024-11-15
Applicant: 鞍钢集团北京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22C38/44 , C22C38/50 , C22C38/52 , C22C38/58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3/04 , C22B9/18 , C21D6/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多目标优化计算的超高强、耐蚀无磁钢及制备方法,其化学成分组成按重量百分比计为:C≤0.03%、Si≤0.2%、Mn≤3%、15%≤Cr≤21%、15%≤Ni≤21%、0.5%≤Mo≤2.5%、Co≤3%、Al≤0.4%、1%≤Ti≤4%,其余为Fe和无法避免的杂质元素;针对成分设计、冷轧及热处理全流程,先开展多目标优化的材料计算,再根据计算结果,开展与之相对应的制备环节操作,最后进行性能检测,来验证多目标优化材料计算的准确性与合理性,本发明所制备出的超高强、耐蚀无磁钢同时具备超过1500MPa的屈服强度,低于1.005的相对磁导率以及优异的耐腐蚀性能,避免了试错型试验的原材料浪费和低效性,节省了时间和材料成本,提高了钢种开发的精度和灵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013806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300532.0
申请日:2024-03-15
Applicant: 鞍钢集团北京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30/28 , G06F119/14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连铸结晶器内腔锥度设计精度的方法,首先建立包含金属液、结晶器铜板和冷却水的三维流动和凝固传热数学模型,并据此获得连铸结晶器内凝固铸坯三维温度场以及铜板热面和冷面的热流密度;然后将凝固铸坯温度场作为热载荷加载到所建立的二维热‑弹‑粘塑性有限元模型中进行热‑力耦合仿真获得凝固铸坯的变形量;再将结晶器铜板温度场作为热载荷加载到建立的考虑了铸坯变形量的三维含有水冷结构的热‑弹性有限元模型中进行热‑力耦合计算获得结晶器铜板/铜管的变形量;最后将凝固铸坯和结晶器铜板的变形量进行叠加即可获得尽可能不产生气隙的高精度连铸结晶器内腔锥度。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