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56054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171308.0
申请日:2025-02-17
Applicant: 鞍钢集团北京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拉强度达到1500MPa级别,点蚀电位≥0.05VSCE的具有良好耐蚀性能的热成形不锈钢钢板热轧产品的工业生产方法,且生产工艺适用于目前热成形产线,该不锈钢热成形钢具有免镀层、高强耐蚀、高淬透性特点。包括:电炉冶炼、AOD精炼、LF精炼、连铸、热轧、酸洗、热成形,其中热轧:铸坯加热温度为1180~1280℃,粗轧采用多道次轧制;精轧总压下率≥85%,热轧终轧温度为840~950℃,轧后冷却至卷取温度,卷取温度为650~750℃,得到热轧板。热成形:将酸洗后的热轧板开卷落料,加热炉加热,加热温度在950~1000℃,保温3~10min;然后送入模具内冲压成形,之后保压快速冷却淬火,冷却速度≥0.1℃/s,出模温度控制在50~200℃。
-
公开(公告)号:CN116065105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211090986.7
申请日:2022-09-07
Applicant: 上海大学 , 鞍钢集团北京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高强度自回火汽车钢板及其制备方法,按照质量百分比计,钢板化学成分包括:C:0.15~0.23%,Mn:1.8~2.5%,Si:0.8~1.5%,Cr:1.0~1.5%,Al:0.2~0.8%,Ti+Nb≤0.03%,P
-
公开(公告)号:CN117802372B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311792214.2
申请日:2023-12-25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鞍钢集团北京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用稀土镁合金板带/棒材及其制备方法,稀土镁合金板带/棒材包括以下成分:Zn 1.0%~10.0%,Al 1.0%~10.0%,Mn 0.5%~5.0%,Si 0.5%~3.0%,RE 0.5%~5.0%;余量为Mg及杂质。稀土镁合金板带的制备工艺包括熔炼、半连续铸造、均匀化热处理、热挤压、电脉冲辅助异步轧制及退火过程;稀土镁合金棒材的制备工艺包括熔炼、半连续铸造、均匀化热处理、热挤压、声电耦合表面处理过程。本发明所制备的镁合金板带/棒材兼具高表面质量及高强高塑特性,并且实现了镁合金板材室温下大压下量轧制变形,为解决汽车轻量化问题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8028671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311792410.X
申请日:2023-12-25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鞍钢集团北京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拉深性能良好的稀土镁合金板带及其制备方法,稀土镁合金板带的成分:Al 0.5%~6.0%,Zn 0.5%~6.0%,Mn 0.1%~1.0%,Zr 0.1%~1.0%,RE 3.0%~12.0%;余量为Mg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制备过程包括熔炼、半连续铸造、均匀化热处理及热轧开坯、温电耦合轧制及退火。本发明实现了镁合金在低温(≤100℃)下的大变形量轧制变形,产品满足高强高塑指标的同时兼具良好的拉深特性,从而满足了汽车、电子通讯、航空航天等行业对产品轻量化,以及对镁合金高强度、高塑性和高拉深性能等特殊性能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7778846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792689.1
申请日:2023-12-25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鞍钢集团北京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表面质量稀土镁合金棒材及其制备方法,稀土镁合金棒材的成分为:Zn 1.0%~9.0%,Al 0.1%~1.0%,Mn 0.1%~1.0%,Zr 0.1%~1.0%,RE 4.0%~15.0%;其中,RE组分中La元素占比为30%~60%,剩余为Sc、Y、Nd中的一种以上,且(La+Ce)/Zn为1.0~5.0;余量为Mg及杂质。制备方法包括熔炼、半连续铸造、均匀化热处理、热挤压、声电耦合表面处理过程。所制备产品满足高强高塑指标的同时兼具高表面质量特性,从而满足了交通工具、航空航天等领域对产品轻量化,以及对镁合金棒材高表面质量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7778841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792134.7
申请日:2023-12-25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鞍钢集团北京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用稀土镁合金板带/棒材及其制备方法,稀土镁合金板带/棒材包括:Zn 1.0%~10.0%,Fe 1.0%~6.0%,Ag 0.5%~5.0%,Mn 0.5%~5.0%,Ca 0.5%~3.0%,RE 0.5%~5.0%;余量为Mg及杂质。稀土镁合金板带的制备过程包括:熔炼、半连续铸造、均匀化热处理、热挤压、电脉冲辅助异步轧制及退火;稀土镁合金棒材的制备过程包括:熔炼、半连续铸造、均匀化热处理、热挤压、声电耦合表面处理。本发明所制备的稀土镁合金板带/棒材兼具高表面质量及高强高塑特性,并且稀土镁合金板材还实现了室温大压下量轧制变形,从而满足了医疗器械领域对镁合金高强高塑性、耐腐蚀性及高表面质量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7230389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319747.9
申请日:2023-10-12
Applicant: 鞍钢集团北京研究院有限公司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免除鳞1800MPa级冷轧QP中锰钢,其化学成分按质量百分比组成为:C 0.20%~0.25%,Mn 7%~9%,Cr 3%~5%,Si 0.6%~1%,Al 0.2%~0.8%,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本发明的优点是:QP工艺条件下,即将加热处理后坯料直接进行水淬至室温,随后再加热到170~200℃,保温15~20min,无需多次控制温度及冷却速度,热处理后抗拉强度超过1800MPa,延伸率A50大于10%;通过添加较高含量的Cr、Si元素以及少量的Al元素,提升QP中锰钢的耐高温氧化性能,QP退火工艺过程中无需特殊气体保护,冷轧板坯表面形成致密不易脱落的氧化层,后续无需进行除鳞工序。
-
公开(公告)号:CN116689490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381171.2
申请日:2023-04-11
Applicant: 鞍钢集团北京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B21B1/46 , B21B45/02 , C21D8/12 , C21D1/26 , C22C38/02 , C22C38/12 , B22F10/25 , B33Y10/00 , B33Y40/20 , B22F10/6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明治”法轧制Fe‑6.5Si高硅钢薄带的方法,该方法是通过激光打印法,在热轧钢板长度方向的两侧端部包裹上工业纯铁,从而获得高硅钢‑工业纯铁复合钢带,再将复合钢带轧制到产品厚度。本发明通过激光打印法制备出边部包裹工业纯铁的复合钢板,采用“三明治”式叠层轧制的技术思路,匹配温轧等塑性增韧方法,解决了高硅钢轧制边裂、轧制褶皱的关键问题,为高硅钢的制备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技术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6657057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533106.7
申请日:2023-05-12
Applicant: 鞍钢集团北京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试验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1.2GPa高强塑积冷成形钢板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化学成分按质量百分比组成为:C:0.29%~0.34%、Si:1.4%~1.7%、Mn:1.8%~2.2%、P≤0.012%、S≤0.005%、Als:0.02%~0.06%、V:0.08%~0.12%,Nb:0.03%~0.06%,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钢种适合制造汽车结构件,结合相应的退火工艺,高Si驱动C、Mn向奥氏体中扩散,稳定残余奥氏体,通过有效调控钢中残余奥氏体的TRIP效应实现了强度性能要求,并且将合金元素控制在4%以内,生产成本低廉。同时通过Nb、V微合金的添加实现晶粒细化和析出强化作用,提高了带钢的强度和延伸率,从而提高成品冷轧TRIP钢的强塑积指标。生产工艺简单,适用于传统连续退火线生产,经济效益好。
-
公开(公告)号:CN114032452A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11183808.4
申请日:2021-10-11
Applicant: 鞍钢集团北京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高强塑积冷轧TRIP钢板及其制备方法,其中高强塑积冷轧TRIP钢板的成分包括C:0.29%~0.34%、Si:0.75%~0.95%、Mn:1.8%~2.2%、P≤0.012%、S≤0.005%、Als:0.50%~1.0%、V:0.08%~0.12%,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结合相应的退火工艺,在退火过程中,高Si高Al驱动C、Mn向奥氏体中扩散,稳定残余奥氏体,使得TRIP效应充分发挥。微合金元素的析出强化和晶粒细化作用有利于获得稳定的奥氏体,提高带钢的强度和延伸率,从而提高成品冷轧TRIP钢的强塑积。该钢种生产工艺简单,可在传统产线上实现生产,具有良好的生产和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