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164624A
公开(公告)日:2017-09-15
申请号:CN201710228180.2
申请日:2017-04-10
Applicant: 首钢总公司 , 北京首钢冷轧薄板有限公司
IPC: C21D8/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轧钢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控制含磷冷轧高强钢表面麻点缺陷的方法,包括:依次将板坯进行热轧、冷轧以及退火处理;在退火处理过程中,根据所述板坯的碳含量[C]和磷含量[P]设置露点温度的范围;其中,退火处理时,所述露点温度的下限为4.5×ln([P]),所述露点温度的上限为0.32×ln([C])+7.8。本发明提供的控制含磷冷轧高强钢表面麻点缺陷的方法,限制麻点缺陷的规模。
-
公开(公告)号:CN106493515A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610874062.4
申请日:2016-09-30
Applicant: 首钢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壳体生产方法,属于家用电器技术领域。所述壳体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金属板卷进行耐指纹处理;对进行耐指纹处理后的金属板卷进行开卷落料;对开卷落料后的金属板材冲压成型,得到家用电器壳体钣金件;对家用电器壳体钣金件进行组装,得到家用电器壳体组装件;对家用电器壳体组装件进行涂装前处理;对涂装前处理后的家用电器壳体组装件进行涂漆。本发明壳体生产方法对家用电器壳体组装件进行涂装前处理,前处理中无需进行磷化处理,避免了高污染性的磷化废水,减少环境污染,降低废水处理成本,并且缩短了工艺流程,加快了生产节奏,降低了生产成本,对涂装前处理后的家用电器壳体组装件进行涂漆。
-
公开(公告)号:CN104451377B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410708307.7
申请日:2014-11-28
Applicant: 首钢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低碳铝镇静钢热镀锌板及其生产方法,所述低碳铝镇静钢的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为:C:0.015%~0.08%;Si:小于等于0.03%;Mn:0.10%~0.15%;P:小于等于0.020%;S:小于等于0.010%;Al:0.035%~0.06%;N:小于等于0.0020%;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杂质。该低碳铝镇静钢热镀锌板能够从化学成分上避免低碳铝镇静钢热镀锌板在彩涂后折弯起棱。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低碳铝镇静钢热镀锌板的生产方法,对热轧板头部和尾部不同长度分别采用高于中部的卷曲温度,热轧板中部卷曲温度根据碳含量设定,在650‑730℃范围内,退火温度采用750±5℃,光整延伸率采用0.8‑1.9%。能够从生产方法上避免热镀锌板通卷特别是头尾在彩涂后折弯起棱。
-
公开(公告)号:CN106676392A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611226991.0
申请日:2016-12-27
Applicant: 首钢总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38/04 , C21D1/26 , C21D8/0226 , C21D8/0247 , C22C38/001 , C22C38/02 , C22C38/06 , C22C38/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镀锌板及其生产方法。该热镀锌板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为:C,0.01‑0.016%;Si≤0.03%;Mn,0.15‑0.25%;P≤0.01%;S≤0.01%;Alt,0.045‑0.08%;N≤0.003%;B,0.0018‑0.0028%;余量为Fe和杂质。该生产方法的热轧阶段,控制板坯加热温度和终轧温度,精轧后,层流冷却阶段采用后段稀疏冷却,出精轧机组钢板弛豫冷却,控制卷曲温度,卷曲后进入保温坑保温,控制出保温坑的温度,再冷却至室温。其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热镀锌板及其生产方法,能够避免在彩涂后辊压起棱。
-
公开(公告)号:CN106591696B
公开(公告)日:2018-03-06
申请号:CN201610943185.9
申请日:2016-10-31
Applicant: 首钢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翻边性能优良的热轧钢及其生产方法,属于炼钢技术领域。所述热轧钢化学成分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C:0.04‑0.10%,Si:0.1%‑0.2%,Mn:1.0‑2.0%,P≤0.015%,S≤0.004%,Al≤0.04%,N≤0.0050%,Re:0.1‑0.4%,以及Cr:0.25‑0.45%、Mo:0.1‑0.4%、Ni:0.1‑0.4%中任意两种元素;还包括:V:0.05‑0.10%和Ti:0.010‑0.03%或者Nb:0.04‑0.06%,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其内部显微组织为粒状贝氏体。获得了具有优良翻边性能和表面质量的热轧钢,同时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3776701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310753357.2
申请日:2013-12-31
Applicant: 首钢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板材耐湿热性能检测用夹具,包括:支架、两对夹板及弹簧;两对所述夹板对称放置在所述支架上,两对所述夹板相邻的一端用于固定检测试样,并给所述检测试样提供压应力;两对所述夹板与所述支架侧壁相邻的一端通过所述弹簧与所述支架连接,所述弹簧用于给所述检测试样提供拉应力。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板材耐湿热性能检测方法。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板材耐湿热性能检测用夹具及检测方法,通过夹板在样片上施加压应力,通过弹簧对样片施加拉应力,可模拟热镀锌板卷在运输及储存过程中的受力状态,使耐湿热性试验可以更好地反映热镀锌板卷在湿热环境中运输及储存过程中是否会出现表面锈蚀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4451377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708307.7
申请日:2014-11-28
Applicant: 首钢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低碳铝镇静钢热镀锌板及其生产方法,所述低碳铝镇静钢的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为:C:0.015%~0.08%;Si:小于等于0.03%;Mn:0.10%~0.15%;P:小于等于0.020%;S:小于等于0.010%;Al:0.035%~0.06%;N:小于等于0.0020%;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杂质。该低碳铝镇静钢热镀锌板能够从化学成分上避免低碳铝镇静钢热镀锌板在彩涂后折弯起棱。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低碳铝镇静钢热镀锌板的生产方法,对热轧板头部和尾部不同长度分别采用高于中部的卷曲温度,热轧板中部卷曲温度根据碳含量设定,在650-730℃范围内,退火温度采用750±5℃,光整延伸率采用0.8-1.9%。能够从生产方法上避免热镀锌板通卷特别是头尾在彩涂后折弯起棱。
-
公开(公告)号:CN103706646A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申请号:CN201310693125.2
申请日:2013-12-18
Applicant: 首钢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加工领域,涉及一种无间隙原子钢连退薄板的平整工艺优化方法,针对平整机工作辊为表面平均粗糙度Ra值2.0-2.5μm的电火花毛化处理镀铬辊的情况,对碳含量为0.0010%-0.0040%、卷取温度为620-750℃、厚度在0.4-2.5mm的无间隙原子钢连退薄板设定平整延伸率为0.4-0.9%,在不提高生产成本的情况下,所生产的无间隙原子钢连退薄板屈服强度在170MPa以下,表面平均粗糙度在0.6-1.9μm范围内,即保证表面平均粗糙度在一定范围,又可以得到较低的屈服强度,提高了无间隙原子钢产品质量,可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6591696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610943185.9
申请日:2016-10-31
Applicant: 首钢总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38/04 , C21D8/0226 , C21D2211/002 , C22C38/005 , C22C38/02 , C22C38/06 , C22C38/08 , C22C38/12 , C22C38/14 , C22C38/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翻边性能优良的热轧复相钢及其生产方法,属于炼钢技术领域。所述复相钢化学成分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C:0.04‑0.10%,Si:0.1%‑0.2%,Mn:1.0‑2.0%,P≤0.015%,S≤0.004%,Al≤0.04%,N≤0.0050%,Re:0.1‑0.4%,以及Cr:0.25‑0.45%、Mo:0.1‑0.4%、Ni:0.1‑0.4%中任意两种元素;还包括:V:0.05‑0.10%和Ti:0.010‑0.03%或者Nb:0.04‑0.06%,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其内部显微组织为粒状贝氏体。获得了具有优良翻边性能和表面质量的复相钢,同时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3706646B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310693125.2
申请日:2013-12-18
Applicant: 首钢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加工领域,涉及一种无间隙原子钢连退薄板的平整工艺优化方法,针对平整机工作辊为表面平均粗糙度Ra值2.0-2.5μm的电火花毛化处理镀铬辊的情况,对碳含量为0.0010%-0.0040%、卷取温度为620-750℃、厚度在0.4-2.5mm的无间隙原子钢连退薄板设定平整延伸率为0.4-0.9%,在不提高生产成本的情况下,所生产的无间隙原子钢连退薄板屈服强度在170MPa以下,表面平均粗糙度在0.6-1.9μm范围内,即保证表面平均粗糙度在一定范围,又可以得到较低的屈服强度,提高了无间隙原子钢产品质量,可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