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87106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305717.7
申请日:2024-09-19
Applicant: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1C7/0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冶金固废资源化利用领域,一种KR脱硫渣资源化利用工艺,包括:(1)对铁水进行扒渣,得到脱硫前渣和扒渣后的铁水,对脱硫前渣进行粒化冷却和磁滚筒除铁,获得铁粒和脱硫前渣尾渣,将铁粒返回高炉利用,将脱硫前渣尾渣制备成矿渣微粉;(2)对步骤(1)得到的扒渣后的铁水进行KR脱硫,接着进行扒渣,得到脱硫渣,对脱硫渣进行一级破碎和二级破碎,得到二级破碎后的脱硫渣,将二级破碎后的脱硫渣返回烧结工序回用。该方法可以实现KR脱硫渣100%资源化利用,有效回收铁、钙等资源,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消除环保隐患,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9284967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246497.5
申请日:2024-09-06
Applicant: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冷轧酸再生除杂污泥微波法处置利用方法,冷轧酸再生除杂污泥破碎后进入微波窑焙烧,焙烧后的含铁料进一步烧结利用;焙烧产生的腐蚀性含氯气体输送至酸再生含氯气体处置利用系统获得盐酸,酸再生含氯气体处置利用系统产生的尾气达标排放。本发明采用绿电微波焙烧冷轧酸再生除杂污泥,不经过水洗不增加废物处置量、不使用燃气、不会在处置过程中额外增加废物,减少了污染物排放,绿电驱动设备不占用碳排放限额;微波加热均匀,同等温度焙烧条件下,脱氯效果更好,同等脱氯效果条件下,焙烧温度更低,减少了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加热产生的烟气量少、含氯气体比例高,一次性获得的盐酸浓度高,减少了制酸过程的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19098474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240187.2
申请日:2024-09-05
Applicant: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IPC: B09B3/40 , B09B3/70 , B09B5/00 , C02F11/00 , B01D53/86 , B01D53/72 , B01D53/56 , B01D53/50 , C02F101/3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苯并芘危废污泥无害化处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脱锌回转窑协同苯并芘污泥资源化利用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含苯并芘污泥与脱锌生产配料混合得到混合料,以所述混合料的总质量为100%计,所述含苯并芘污泥的质量≤40%,将所述混合料输送至600‑1300℃的回转窑中进行处理,所述混合料在所述回转窑中停留的总时间≥60min,所述脱锌生产配料中含有含锌尘泥。利用本发明所述方法处理含苯并芘污泥,可以使苯并芘的脱除率达到95%以上,没有产生二次污染物,排放的烟气中不含苯并芘,排放烟气中SO2、NOx、二噁英等含量均在标准范围内,该方法可操作性强,可以实现工业化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4317955B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111634134.5
申请日:2021-12-29
Applicant: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轧辊磨削泥的回收再利用工艺,属于资源综合利用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工艺流程为:(1)对轧辊磨削泥进行烘干处理;铁皮、粘结剂进行强力混合;(3)将经步骤二中所得混合物料进行压球处理;(4)筛分球团,成品球团贮存晾干,粉料重新进入步骤二中混匀;(5)将成品球团与废钢兑入转炉或电炉进行冶炼。本发明能够有效解决因轧辊磨削泥水分高及其纤维状物料特性难以成型,导致在钢铁企业内部工序难以回收利用的问题,工艺流程简单,最大限度利用钢厂现有设备和资源,更加低成本、高效率、安全环保地实现轧辊磨削泥的内部回收和资源化利用,为企业降低成本。(2)将烘干处理后的轧辊磨削泥与粗颗粒、氧化
-
公开(公告)号:CN116059685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310109349.8
申请日:2023-01-31
Applicant: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IPC: B01D1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碱液强化CO2超临界萃取热轧油泥的方法,属于油泥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方法为:先将堆放沥干后的热轧油泥与废碱液混合、搅拌,得到热轧油泥与废碱液的泥水混合物,然后采用CO2超临界萃取技术进行萃取,萃取后的萃取相进入分离器,萃取剂经降温、减压与萃取物分离,CO2气化后进入储罐循环使用,析出的油分进行收集;萃余物进行固液分离处理,得到干铁粉和浓盐水;浓盐水经过滤去除胶体、悬浮颗粒、色度及大分子有机物后进行浓缩、蒸发结晶及干燥脱水,最终得到Na2CO3产品。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有效降低了超临界萃取难度,提高了萃取效率,且采用废碱液进行强化,以废治废,处理成本低,安全环保。
-
公开(公告)号:CN115491444A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211051482.4
申请日:2022-08-30
Applicant: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包铸余渣热态返回转炉利用防止粘包及喷溅的方法,属于资源综合利用技术领域。本发明将一定量的未经脱硫的铁水投入铁水罐后,将钢包铸余渣倒入铁水罐内,同时加入一定量的压渣材料,一包铸余渣倒完后,再加入一定量的压渣材料,当铁水罐承接的热态铸余渣总量超过铁水重量的65%,或铁水罐料面距离罐口的净空高度小于500mm时,停止继续接受铸余渣。针对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拟提供一种钢包铸余渣热态返回转炉利用防止粘包及喷溅的方法,采用控制铁水与铸余渣的混兑比例,调控Fe‑C合金的液相线温度,从而保证铸余钢水的过热度,避免发生钢水粘包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367982A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1165226.8
申请日:2022-09-23
Applicant: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2F11/121 , C02F11/1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轧污泥强力压榨系统,涉及污泥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的一种热轧污泥强力压榨系统,湿泥卸料坑内的热轧污泥由第一行车抓取至中转料仓,再由第一提升单元输送至湿泥破碎机进行破碎,经破碎后的松散污泥再由第二提升单元输送至带式碾压机碾压薄泥片,使污泥中的间隙水释放为游离水,毛细水、吸附水转化为间隙水,降低后续压榨脱水难度;带式碾压机下方水平设置有布料机,布料机将薄泥片采用滤布包裹并往复运动,从而在压榨笼内形成多层结构的湿泥垛,以提高污泥的单位体积比表面积,增加泥中水和油的释放通道;湿泥垛经强力压榨机压榨后吊装至开布机进行渣布分离,分离出的干泥片进入干泥破碎机进行破碎,从而便于后续直接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354091A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210999978.8
申请日:2022-08-19
Applicant: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渣分类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方法,涉及资源综合利用技术领域。该钢渣分类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方法,具体操作如下:S1、将盛装转电炉排出的高温钢渣的渣罐运至风碎处理线,将渣罐上部的高温液态钢渣进行风碎处理,剩余钢渣采用热闷处理。该钢渣分类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方法,结合高温熔融钢渣特性,结合钢渣后续全量高效资源化利用系统考虑,根据钢渣中各矿物相的特点及P的赋存形态特点合理运用钢渣冷却粒化处理工艺进行分类处理,从而在源头实现钢渣中不同P和Fe含量的分级,对于含P高的钢渣采用风碎处理工艺进行粒化处理,处理后的风碎钢渣粒度合理,经过稳定化处理后可以直接作为细骨料用于道路、建材等混凝土制品中。
-
公开(公告)号:CN115341053A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211000001.7
申请日:2022-08-19
Applicant: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焚烧飞灰和冶金副产物协同资源化利用的系统和方法,涉及环境保护技术领域。该焚烧飞灰和冶金副产物协同资源化利用的系统,包括高炉,所述高炉右侧的底部设置有铁渣沟,所述铁渣沟四面封闭,长度为10‑20m,所述铁渣沟的尾部设置有撇渣器,所述撇渣器用于将铁渣分离为呈熔融流动态的铁水和渣水。该焚烧飞灰和冶金副产物协同资源化利用的系统和方法,依托冶金现有工艺设备,把飞灰融熔处置与炼铁熔渣相结合,实现两种产物的协同处置,可降低飞灰单独熔融处置需要能源的90%,同时飞灰直接投入到1400℃‑1500℃的熔融态铁渣中,没有缓慢的加温过程,避免了加温阶段中飞灰重金属的挥发溢出。
-
公开(公告)号:CN114105426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443636.X
申请日:2021-11-30
Applicant: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2F11/00 , C02F11/12 , C02F11/122 , C02F11/13 , C01B7/07 , C02F9/02 , C22B1/00 , C23G1/36 , C02F103/16
Abstract: 一种废酸循环再生在线回收处理系统及工艺,属于废酸再生技术领域,该废酸循环再生在线回收处理系统,包括废酸再生系统,废酸再生系统的排污口与烘干系统的进料口相连,烘干系统的出料口与分选烧结系统相连,烘干系统的出气口与废酸再生系统的进料口相连;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工艺流程短、技术先进、能耗低,实现了污泥的在线处置,避免了污泥收集、贮存、运输等环节的二次污染,实现了污泥的全量化、资源化清洁利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