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汽车前机舱储物箱用锁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1287587B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010167461.3

    申请日:2020-03-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电动汽车前机舱储物箱用锁结构,包括锁底座、齿条机构和锁操作手柄,齿条机构沿锁底座作水平纵向滑动,齿条机构上安装有锁操作手柄,齿条机构后侧连接有弹簧一,弹簧一另一端与锁底座相连接,齿条机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齿轮一、齿轮二,齿轮一、齿轮二分别与齿条机构左右端的齿条啮合连接,齿轮一上连接有锁栓一,齿轮二上连接有锁栓二,锁栓一、锁栓二沿锁底座作水平横向滑动,锁栓一、锁栓二上均连接有弹簧二,弹簧二连接在锁栓一、锁栓二上,弹簧二另一端与锁底座相连接;本发明能够实现锁操作手柄隐藏,同时具有更小的高度方向尺寸,避免了传统锁手柄绕轴翻转的锁机构所存在的较多占用储物空间的缺陷。

    一种制动系统台架耐久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324749A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2110730233.7

    申请日:2021-06-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动系统台架耐久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该装置包括制动试验样件、气缸、设备台架和夹具,制动试验样件包括前制动器、车身、制动踏板、制动软管、制动硬管、制动管、助力器带主缸总成、ESC和后制动器,设备台架搭载在车身后部并固定在车身上,设备台架上安装有气缸,气缸倾斜式布置,气缸的伸缩端指向前下方,气缸的球头通过夹具连接在制动踏板上,制动踏板上预设有人机踩点,且气缸的球头对准人机踩点,气缸对制动踏板施力以模拟人机实车踩踏,制动试验样件、气缸、设备台架置于温度箱内;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利用气缸对制动踏板施力模拟人机实车踩踏,能够在整车路试前对整套制动系统进行初步判断和快速检查。

    一种电动调节转向管柱装置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76936A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2110759958.9

    申请日:2021-07-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调节转向管柱装置及控制方法,包括上管柱体总成、下管柱体总成、安装支架、控制器、伸缩方向调节电机、螺母丝杠传动组件二、倾斜方向调节电机及螺母丝杠传动组件一,方向盘安装于上管柱体总成上,倾斜方向调节电机通过螺母丝杠传动组件一带动上管柱体及下管柱体绕着下管柱体与安装支架的连接旋转轴做相对安装支架的旋转运动,实现倾斜方向电动调节;伸缩方向调节电机通过螺母丝杠传动组件二带动上管柱体沿下管柱体轴线做相对下管柱体的伸缩方向直线往复运动,实现伸缩方向电动调节;本发明使驾驶员可通过调节按钮电动调节方向盘的位置,提高了驾驶员的操作便利性和人机舒适性,并使得方向盘的调节更加智能和个性化。

    一种新型电动汽车前机舱储物箱用锁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1287587A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2010167461.3

    申请日:2020-03-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电动汽车前机舱储物箱用锁结构,包括锁底座、齿条机构和锁操作手柄,齿条机构沿锁底座作水平纵向滑动,齿条机构上安装有锁操作手柄,齿条机构后侧连接有弹簧一,弹簧一另一端与锁底座相连接,齿条机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齿轮一、齿轮二,齿轮一、齿轮二分别与齿条机构左右端的齿条啮合连接,齿轮一上连接有锁栓一,齿轮二上连接有锁栓二,锁栓一、锁栓二沿锁底座作水平横向滑动,锁栓一、锁栓二上均连接有弹簧二,弹簧二连接在锁栓一、锁栓二上,弹簧二另一端与锁底座相连接;本发明能够实现锁操作手柄隐藏,同时具有更小的高度方向尺寸,避免了传统锁手柄绕轴翻转的锁机构所存在的较多占用储物空间的缺陷。

    一种改进型型材内部局部加强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1216801A

    公开(公告)日:2020-06-02

    申请号:CN202010167324.X

    申请日:2020-03-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汽车车身结构的改进型型材内部局部加强结构,包括加强件与型材本体,型材本体的截面为梯形结构,型材本体内部设有梯形空腔,梯形空腔内压入有加强件,加强件为块状结构,加强件用于对型材本体局部加强,加强件外形与型材本体内腔配合连接,加强件表面设置有干涉筋,干涉筋呈凸起状,干涉筋与型材本体空腔的内壁相抵,并与型材本体空腔的内壁贴合连接;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对型材本体内腔任意位置进行局部加强,撇弃了传统做通筋结构和改高性能材质等加强方案,大大降低了型材零部件本身重量,降低了成本,提升了材料利用率,达到了轻量化目的。

    一种新型铝制全框式前副车架

    公开(公告)号:CN111216794A

    公开(公告)日:2020-06-02

    申请号:CN202010154558.0

    申请日:2020-0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铝制全框式前副车架,包括前横梁、后横梁、左纵梁、右纵梁,前横梁、左纵梁、右纵梁均为铝制矩形型材,后横梁为铝制型材且外轮廓为矩形结构,后横梁内部增设有X型加强筋条,前横梁、后横梁与左纵梁、右纵梁通过前横纵梁右连接支架、前横纵梁左连接支架、后横纵梁左连接支架、后横纵梁右连接支架焊接成全框形结构,左纵梁上焊接有前下摆臂前衬套左安装支架、前下摆臂后衬套左安装支架、左前悬置支撑管,右纵梁上焊接有前下摆臂前衬套右安装支架、前下摆臂后衬套右安装支架、右前悬置支撑管,后横梁上焊接有左后悬置安装支架、右后悬置安装支架;本发明能够最大限度地减轻前副车架自身质量,增加了整车续航里程。

    一种新型中通道加强板总成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276962A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2110701716.4

    申请日:2021-06-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中通道加强板总成,包括中通道前加强板、中通道加强板和中通道中部加强梁,中通道前加强板相对中通道加强板向上翻折呈倾斜状,中通道中部加强梁相对中通道加强板向下翻折呈倾斜状,中通道前加强板与焊接方螺母一凸焊成组件一,中通道加强板、焊接方螺母二、端面凸焊螺栓一凸焊成组件二,组件一后端与组件二前端通过焊点连接成总成,中通道中部加强梁与端面凸焊螺栓二、焊接方螺母三、承面凸焊螺栓焊接成组件三,中通道加强板后端的连接面与中通道中部加强梁前端的连接面通过点焊连接为一体;本发明优化了车内空间利用,大大提高后排乘员的舒适性,同时解决了铝的地板面板无法直接和热成型的中通道连接的技术问题。

    一种钢铝结合的仪表板横梁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276959A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2110699872.1

    申请日:2021-06-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铝结合的仪表板横梁,包括铝制管梁,铝制管梁为采用铝材料制成的管状结构,铝制管梁中部向下弯折形成U形,铝制管梁中部下方设有铝制主机安装支架,铝制主机安装支架与铝制管梁弧焊连接,铝制主机安装支架左侧焊接有铝制左下护板安装支架,铝制管梁左右两端均安装有钢制仪表板安装支架,铝制管梁左侧前部安装有钢制前围连接支架,铝制管梁左侧后部安装有钢制转向管柱安装支架,铝制管梁右侧下部安装有铝制手套箱安装支架以用于安装内饰手套箱,铝制管梁右侧前部安装有钢制气囊框安装支架;本发明在保证足够强度、刚度、模态、安全碰撞要求的同时,最大限度的减轻自身重量,同时成本与普通钢制横梁相比,增幅较少。

    一种改进型汽车门槛结构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216809A

    公开(公告)日:2020-06-02

    申请号:CN202010167987.1

    申请日:2020-03-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进型汽车门槛结构,包括门槛外侧板和门槛内侧板,门槛外侧板为采用钢制或铝制的冲压件,门槛外侧板的截面呈C字型,门槛外侧板的上下两端均沿竖直方向延伸有法兰面一,门槛内侧板为采用铝制的挤压型材,门槛内侧板的截面呈方形,门槛内侧板内分隔成至少两个空腔结构,门槛内侧板的上下两端均沿竖直方向延伸有法兰面二,法兰面一与法兰面二配合连接,门槛外侧板与门槛内侧板相对布置并固定连接形成腔体结构;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门槛外侧板可放入车身侧围结构,使侧围结构具有良好的刚度和强度,不会产生一些不必要的精度和质量问题,门槛内侧板结构具有若干个空腔结构,其刚性大,吸能效果好,能承受较大的侧面冲击。

    一种新型钢制框式后副车架

    公开(公告)号:CN111216796A

    公开(公告)日:2020-06-02

    申请号:CN202010154562.7

    申请日:2020-0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钢制框式后副车架,包括前横梁、后横梁、左纵梁、右纵梁,前横梁由前横梁前板、前横梁后板焊接而成,后横梁由后横梁后板、后横梁前板焊接而成,左纵梁由左纵梁上板、左纵梁下板焊接而成,右纵梁由右纵梁上板、右纵梁下板焊接而成,左纵梁下板、右纵梁下板的下方分别设有左纵梁下连接梁、右纵梁下连接梁,左纵梁下连接梁焊接在左纵梁与后横梁之间并构成框架结构,右纵梁下连接梁焊接在右纵梁与后横梁之间并构成框架结构,左纵梁的前后端分别焊接有左前套管、左后套管,右纵梁的前后端分别焊接有右前套管、右后套管;本发明同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制造成本和产品重量,同时尽可能的提高了后副车架的整体刚度和强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