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轴承装置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688561A

    公开(公告)日:2010-03-31

    申请号:CN200880015099.5

    申请日:2008-04-28

    Inventor: 堀政治 角茂治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C17/107 F16C33/107 F16C2370/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流体轴承装置。在壳体(7)的底部(7b)设置朝向轴向下方的突出部(7b3),并将该突出部(7b3)的外周面(7b31)固定在托架(6)的内周面(6a)上。当壳体(7)的底部(7b)承担有推力载荷时,该载荷的一部分经突出部(7b3)被托架(6)支撑。因此,壳体(7)的侧部(7a)与底部(7b)的交界部(P)的强度增加,从而能够防止因过大的推力载荷而引起的交界部(P)的断裂。另一方面,由于可以使底部(7b)的壁厚保持不变,所以能够抑制由于形成在底部(7b)的内端面(7b1)上的推力轴承面的成形收缩而引起的变形。

    流体轴承装置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688561B

    公开(公告)日:2012-08-08

    申请号:CN200880015099.5

    申请日:2008-04-28

    Inventor: 堀政治 角茂治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C17/107 F16C33/107 F16C2370/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流体轴承装置。在壳体(7)的底部(7b)设置朝向轴向下方的突出部(7b3),并将该突出部(7b3)的外周面(7b31)固定在托架(6)的内周面(6a)上。当壳体(7)的底部(7b)承担有推力载荷时,该载荷的一部分经突出部(7b3)被托架(6)支撑。因此,壳体(7)的侧部(7a)与底部(7b)的交界部(P)的强度增加,从而能够防止因过大的推力载荷而引起的交界部(P)的断裂。另一方面,由于可以使底部(7b)的壁厚保持不变,所以能够抑制由于形成在底部(7b)的内端面(7b1)上的推力轴承面的成形收缩而引起的变形。

    定子铁芯的制造方法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155574B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1780029502.9

    申请日:2017-02-28

    Abstract: 一种定子铁芯的制造方法,该定子铁芯是以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中心轴线为中心将多个板部件层叠而构成的,该定子铁芯的制造方法包含如下的工序:工序S1,通过冲裁而去除磁性材料的一部分,从而形成具有板部件的外形的一部分的铁芯板部;工序S2,遮蔽作为磁性材料的上下方向一侧的面的第一面的一部分;工序S3,使用静电涂敷方法向第一面喷涂粘接剂;工序S4,从磁性材料冲裁出铁芯板部而形成板部件;以及工序S5,借助粘接剂将板部件彼此粘接起来而将板部件层叠。

    流体动压轴承及主轴马达

    公开(公告)号:CN100417824C

    公开(公告)日:2008-09-10

    申请号:CN200410090763.6

    申请日:2004-11-08

    Inventor: 角茂治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流体动压轴承和主轴马达。该轴承装置包括:轴体;固定部分;轴承腔;第一锥形密封部分;径向间隙;径向动压轴承机构;连通通道,在两点处连接到所述径向间隙上,连通通道的一部分形成一连接通道,连接第一锥形密封部分和该径向间隙;径向动压轴承机构的至少一部分位于这两点之间;润滑液,填充径向间隙和连通通道及第一锥形密封部分的中部;第一界面,形成在第一锥形密封部分的润滑液和周围空气之间;第二界面,其形成在径向间隙的润滑液和周围空气之间,比第一界面的宽度窄;及疏油区域,形成在固定部分的与第二界面周围空气侧邻近的表面上及轴体的与第二界面的周围空气侧邻近的圆周表面上。

    流体动力轴承及制造方法、主轴马达和记录磁盘驱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267653C

    公开(公告)日:2006-08-02

    申请号:CN200410032775.3

    申请日:2004-04-21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作为流体动力轴承的轴部件的一个部件的轴与盘形件例如止推板通过简单方法通过焊接而非常精确地相互连接。轴有柱形外周表面,在轴和盘形件(该盘形件有面对着该轴的端表面的平表面)的、使它们相互连接的接合表面中,设置了环状凸起和凹部,该环状凸起的直径小于轴的外径,并沿轴向凸出,而该凹部至少外周直径小于轴的外径并大于凸起的直径,且该凹部为圆形形状。通过在轴的接合表面与盘形件的接合表面相互接触的状态下在轴和盘形件上施加预定电压,凸起将熔化。熔融物质将装入凹部中。在焊接时,轴的端表面和盘形件的平表面在凹部外侧的部分中相互接触,且使得盘形件相对于轴的垂直度非常精确。

    定子和马达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832743B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1880044570.7

    申请日:2018-06-12

    Inventor: 角茂治

    Abstract: 本发明的定子用于使转子以中心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其中,定子具有:第一部件,其具有多个第一凹部,并且多个第一凹部按照预先确定的间隔沿周向配置,第一凹部包含相对于中心轴线的周向上的间隔随着从相对于中心轴线的径向一侧朝向径向另一侧而变窄的一对第一内侧面和第二内侧面;以及多个第二部件,它们具有沿着第一内侧面延伸的第一突起部、沿着第二内侧面延伸的第二突起部、以及从第一突起部和第二突起部向径向另一侧突出的齿部,多个第二部件分别对应于多个第一凹部而设置。

    轧制机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951262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176255.8

    申请日:2022-02-25

    Inventor: 角茂治

    Abstract: 本发明的轧制机的一个方式具有:主框架,其具有四个柱部,柱部配置成矩形的框状;以及四个辊单元,四个所述辊单元在主框架的各边各设置一个,并固定于主框架的内侧,辊单元分别具有:固定轴,其在主框架的相邻的边上沿相互正交的方向延伸;辊,其以固定轴为中心旋转;副框架,其从固定轴的轴向两侧保持辊;以及位置调节部,其能够调节辊相对于副框架在固定轴的径向上的相对位置。

    流体动压轴承单元的制造方法以及检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540925C

    公开(公告)日:2009-09-16

    申请号:CN200410083419.4

    申请日:2004-10-08

    Abstract: 为了更有效且更可靠地实现轴承润滑油除气,并防止在操作过程中产生气泡,主要在于除气操作后的步骤,本发明涉及流体动压轴承的制造方法以及使用流体动压轴承的电动机。其更有效而可靠地进行润滑油的除气,并且可以防止在相当于除气操作后的步骤的操作过程中产生气泡,用润滑油填充轴承并能在检测到产生气泡的情况下确定气泡的产生原因。同时,对处于存储润滑油的真空室内的减压状态下的润滑油进行真空除气,通过设置在真空室外部的驱动源间接地使浸在润滑油中的搅拌器转动,从而对润滑油进行搅拌和除气,并将除气后的润滑油填充到轴承间隙中。这样,抽吸保持有流体动压轴承单元的真空室,使其压力低于存储有润滑油的真空室内的压力,在从存储有润滑油的真空室向保持流体动压轴承单元的真空室供给润滑油之后,通过使保持轴承的真空室的内压上升,从而将润滑油填充到轴承间隙内。

    马达用线圈制造方法、马达制造方法及马达用线圈制造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450874B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080068017.4

    申请日:2020-09-14

    Inventor: 角茂治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以低成本制造能实现高输出、小型化及省电化的马达的马达用线圈制造方法、包括该马达用线圈制造方法的马达制造方法、以及能够以低成本制造能实现高输出、小型化及省电化的马达的马达用线圈制造装置。马达用线圈制造方法具有:卷绕工序,将线材以第一卷绕直径多次卷绕于芯材而形成第一卷绕部,并且以比第一卷绕直径大的第二卷绕直径多次卷绕于芯材的长度方向上的与第一卷绕部不同的位置而形成第二卷绕部;塑性变形工序,对第一卷绕部及第二卷绕部施加外力,使第一卷绕部及第二卷绕部中的线材的横截面形状塑性变形;以及插入工序,将第一卷绕部插入第二卷绕部内。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