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260737B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180059519.1
申请日:2011-11-09
申请人: 巴斯夫欧洲公司
CPC分类号: B01J4/004 , B01J4/005 , B01J19/2415 , B01J2204/002 , B01J2219/00123 , B01J2219/00157 , B01J2219/00159 , B01J2219/00247 , B01J2219/1923 , B01J2219/1928 , B01J2219/1943 , C01B3/363 , C01B2203/0255 , C07C2/78 , Y02P20/129 , C07C11/24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用氧气部分氧化烃而制备乙炔和合成气的方法,该方法包括首先将包括烃物流和含氧物流的起始气体分别预热,然后在混合区中混合,在流经燃烧器区段(1)后,使其在燃烧室(2)中反应,然后快速冷却,其中所述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内壁被清洁气流(3)所覆盖,将所述清洁气流借助多个进料管线引入,并且所述进料管线各自在燃烧室内部的设计使得所施加的清洁气流的主流动向量的取向与通过燃烧器区段供入的气体的主流动方向的向量的取向偏离不大于10°的角度,并且进料管线在其排出开口处包括宽度为燃烧室直径的1/1000-3/100,优选1/500-1/100的通道,其中从通过燃烧器区段供入的气体的主流动方向来看在连续位置存在清洁气流的多阶段进料,其中对离开燃烧器区段的气流在清洁气流的进料管线的平面流经燃烧室可行的燃烧室的开口横截面近似恒定。
-
公开(公告)号:CN102712468B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080061530.7
申请日:2010-11-12
申请人: 卢尔吉有限公司
CPC分类号: C01B3/363 , F23D14/22 , F23D14/32 , F23D14/78 , Y02E20/344
摘要: 本发明涉及在含氧氧化剂存在下通过部分氧化液态或气态含碳燃料制备合成气,其中分别向烧嘴供给燃料、氧化剂和调节剂,并且其中燃料和调节剂在与氧化剂接触前现在烧嘴的混合室中混合。为了特别降低烧嘴在瞬态条件下操作时的复合,氧化剂通过烧嘴的排出口沿着中央供给进入燃烧室,并且燃料和调节剂的混合物通过排出口以环绕氧化剂同心的方式进入燃烧室。
-
公开(公告)号:CN102883993A
公开(公告)日:2013-01-16
申请号:CN201180021041.3
申请日:2011-03-24
申请人: 鲁奇有限责任公司
CPC分类号: F23D11/002 , C01B3/36 , C01B3/363 , F23D11/10 , F23D11/386 , F23D2212/20 , F23D2214/00 , F23D2900/00018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使液体含碳燃料部分氧化的燃烧器,所述燃料含有水蒸汽和含氧气体,并涉及一种方法,在该方法中使用了所述燃烧器,其中被导向燃烧室的燃烧器出口孔的部分完全地或部分地设有用于相对于热负荷和/或腐蚀进行保护的涂层或扩散层。
-
公开(公告)号:CN102187155A
公开(公告)日:2011-09-14
申请号:CN200980127371.3
申请日:2009-07-07
申请人: 犹德有限公司
CPC分类号: F23D1/00 , C01B3/32 , C01B3/363 , C01B2203/142 , C01B2203/1604 , C10J3/506 , C10J2200/152 , C10J2300/1223 , F23D14/26 , F23D23/00 , F23D2900/00014 , F23N5/02 , F23N5/08 , F23N5/12 , F23N5/14 , Y02T50/677
摘要: 其中一个所述汽化燃烧器构造为启动燃烧器(15);至少一个导燃器(2)用于所述启动燃烧器的点火;所述导燃器通过电点火装置(9)点火;其中通过所述导燃器(2)在所述启动燃烧器(15)中点燃由燃气和含氧气体组成的可燃气体混合物;其中在所述启动燃烧器(15)点火之后,由所述启动燃烧器点燃至少一个另外的汽化燃烧器;以及所述启动燃烧器(15)通过更换介质作为含碳燃料的其中一个汽化燃烧器继续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304274C
公开(公告)日:2007-03-14
申请号:CN02823482.0
申请日:2002-08-06
申请人: 德士古发展公司
CPC分类号: C01B3/363 , C01B2203/0255 , C01B2203/124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将高粘度烃质材料加入气化器以转化成合成气的方法。原料、水蒸汽、氧气和再循环气化系统水都通过四物流原料注入器(2)加入气化器。原料注入器(2)包括在径向上相互隔开的中心圆筒管道(4)、第二圆筒管道(6)、第三圆筒管道(8)和最外面的圆筒管道(10)。这种结构提供了中心通道(12)和共轴同心环形第一通道(14)、第二通道(16)和最外面的通道(18)。每一个管道的上游端都有用于加入材料的法兰式入口喷嘴(20)。在这种设计方案中,原料夹在两个氧气物流之间,可以将特别重的原料更好地转化。另外原料注入器(2)的中心线路(12)为再循环水提供了流动通道。
-
公开(公告)号:CN1187170A
公开(公告)日:1998-07-08
申请号:CN96194509.5
申请日:1996-06-05
申请人: 国际壳牌研究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C01B3/36
摘要: 一种在通过部分氧化气态含烃燃料制备合成气的过程中,在燃烧器内件的端部上稳定火焰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通过燃烧器向反应器提供气态含烃燃料、调节气体和氧化剂,其中调整调节气体的质量流量,使得调节气体的浓度不超过预定极限;b)创造工艺条件使火焰接触燃烧器内件端部;c)当火焰从燃烧器内件端部上升时,再调整燃料和/或氧化剂和/或调节气体的速度和质量流量,以便再次将火焰稳定在燃烧器内件端部上;其中在步骤c)中调节气体的浓度不超过步骤a)中的所述极限。
-
公开(公告)号:CN1153505A
公开(公告)日:1997-07-02
申请号:CN95194274.3
申请日:1995-07-18
申请人: 国际壳牌研究有限公司
发明人: J·H·M·笛塞勒霍斯特 , F·俄勒德林克 , H·M·文提克
IPC分类号: C01B3/36
CPC分类号: C01B3/363
摘要: 在基本上无催化作用的气体发生器的反应区使含氧气体(用作氧化剂)与含烃气体燃料反应来制造合成气的方法,该法包括通过多孔(共环形)燃烧器将所述燃料和所述氧化剂注入反应区,该燃烧器含有n个与所述燃烧器纵轴共轴的、分开排列的通气道或通道,其中n是≥2(2、3、4、5……)的整数,从所述燃烧器纵轴算起,其中第(n-1)个通道相对于第n个通道是内通气道,其中含烃气体燃料与必要时一种调节剂通过一个或多个通道,但至少通过第n个(外侧)通道,从而至少一个通道保留着;氧化剂与必要时一种调节剂通过一个或多个保留的通道,但至少通过第(n-1)个通道。任何两个相邻的通气道中,一个通过氧化剂而另一个通道通过含烃气体燃料,所述氧化剂的流速高于所述含烃燃料。
-
公开(公告)号:CN1038069A
公开(公告)日:1989-12-20
申请号:CN89103749.7
申请日:1989-05-26
申请人: 国际壳牌研究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弗兰西斯科·约翰纳亚诺尔多·马丁斯
CPC分类号: C01B3/363
摘要: 使用由一个中心通道和四个环绕该中心通道的同轴通道组成的多孔燃烧器部分氧化液态或固态和/或气态燃料的方法。液态或固态燃料是通过第二同轴通道供给的,而氧化剂是通过第一同轴通道和第三同轴通道供给的。烃气和/或调节剂是通过中心通道和第四同轴通道供给的。所有供料均有特定的质量流量分布和速度。液态或固态燃料与烃气的质量比在0~1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87105249A
公开(公告)日:1988-02-17
申请号:CN87105249
申请日:1987-07-31
申请人: 国际壳牌研究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C01B3/36
CPC分类号: C01B3/363 , C10J3/46 , C10J2300/0959 , C10J2300/1223 , C10J2300/1846
摘要: 采用一个中心通道和三个套在它外部的同心通道构成的多孔燃烧炉进行燃料部分氧化的方法。燃料是以特定的速度,由第二层同心通道转送;氧气是以特定的质量流量分布和速度,由其它通道输送。
-
公开(公告)号:CN107670591A
公开(公告)日:2018-02-09
申请号:CN201710646796.1
申请日:2017-08-01
申请人: 乔治洛德方法研究和开发液化空气有限公司
发明人: D·图多拉施
CPC分类号: F23C5/08 , C01B3/384 , C01B2203/0233 , C01B2203/0816 , C01B2203/1241 , F23C13/00 , F23C2900/03002 , B01J8/067 , B01J2208/00504 , B01J2219/00018 , B01J2219/2417 , C01B3/363 , C01B2203/0811 , F27B17/00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执行吸热方法的炉,所述炉包括包含用于转化气态给料的催化剂的管,其中各管成排定位于所述炉内,其中燃烧器安装在所述管之间和所述管与平行于管排的炉壁之间,并且其中燃烧器排和管排以端壁结束并且被分成区段,在每个管排中,从壁端管到所述端壁的距离为T2W,区段中的两个相邻内管之间的距离为T2T,并且两个相邻区段的两个对称端管之间的距离为T2S,其中,各排中的管以这样的方式布置:比率T2T/T2W和T2T/T2S大于0.5且小于2,从而限制向外管(壁端管和对称端管)的热传递相对于内管的区别,并且减小外管和内管之间的温度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