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回收装置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461207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580023170.4

    申请日:2015-04-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2D5/30 F01K13/02 F22D1/28 F22D11/00 F22D11/0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排水回收系统中,抑制锅炉的压力在锅炉为高负荷时降低,其中该排水回收系统具备回收箱,在蒸气使用设备产生的排水回收到该回收箱中并供向锅炉。排水回收系统(10)具备回收箱(21)和控制部(40),在蒸气使用设备(4)中蒸气冷凝而产生的排水贮存在该回收箱(21)中,并且该回收箱(21)中的贮存水被供向锅炉(2),该控制部(40)控制从回收箱(21)供往锅炉(2)的供给水量,以使该回收箱(21)的贮存水位不低于预先设定好的箱基准水位。一旦锅炉(2)的负荷增加到规定负荷,控制部(40)就使箱基准水位降低规定量。

    新型低压流体向高压流体传输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864744A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610316278.9

    申请日:2016-05-06

    Applicant: 封海涛

    Inventor: 封海涛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2D1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蒸汽再利技术领域,为新型低压流体向高压流体传输的装置。包括低压流体仓、临时存储仓和高压流体仓构成。所述的低压流体仓上设置有低压仓出水口,连通低压流体仓和临时存储仓;高压流体仓上设置有高压仓进水口,与临时存储仓相通。低压仓出水口中安装有阀杆,阀杆与低压仓出水口间隙配合,插在低压仓出水口中,封住高压仓进水口。阀杆中部设置有缺口,阀杆运动,当缺口位置移动到低压仓出水口处,低压仓出水口与缺口之间形成空隙,低压仓中的流体将流入临时存储仓中,实现了低压冷液体自动向高压锅炉内的循环传输,依靠重力流动,无需水泵加压泵入,节约能源,降低锅炉运行成本。

    300MW及以上等级火电机组的凝结水补水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605554A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610164535.1

    申请日:2016-03-21

    Inventor: 杨道宏 林燕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2D1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300MW及以上等级火电机组的凝结水补水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机组启动前,以第一补水量及第一补水压力向凝汽器热井补水,到达第一预设水位后,冲洗凝结水系统及除氧器;清洗合格后,以第二补水量及第二补水压力向凝汽器热井补水至机组正常运行,其中,第二补水量小于第一补水量,第二补水压力小于第一补水压力;机组正常运行时,利用除盐水箱与凝汽器热井之间的液压差进行凝汽器热井补水。该300MW及以上等级火电机组的凝结水补水方法及装置可减少设备投资及土建成本,减少占地面积,降低了凝结水补水被污染的可能性,提高了机组运行的安全性。

    一种方便的燃气轮机及其启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952864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0791464.7

    申请日:2018-07-18

    Applicant: 楼碧云

    Inventor: 楼碧云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方便的燃气轮机及其启动装置,包括燃气轮机、启动装置和蒸汽发电组件,所述燃气轮机包括装置箱体,所述装置箱体内设有转动腔,所述转动腔左侧上下内壁之间固定安装第一空气压缩机,所述转动腔右侧上下内壁之间固定安装透平,所述第一空气压缩机中间固定配合转动主轴,所述转动主轴向右与所述透平固定配合,所述转动主轴向右与所述转动腔右侧内壁转动配合并贯穿所述装置箱体,右侧的贯穿所述装置箱体的转动主轴与发电机相连发电,所述转动主轴向左与所述转动腔左侧内壁转动配合并贯穿所述装置箱体,所述转动主轴左侧端面固定安装蜗杆,所述第一空气压缩机底部的吸气口处密封连接进气管道。

    一体式锅炉排污水收能系统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062190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710409090.3

    申请日:2017-06-02

    Inventor: 葛高勇 彭维奇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2B37/54 F22D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体式锅炉排污水收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系统壳体、污水冷却装置和二次蒸汽凝结装置三大部分,所述污水冷却装置布置在系统壳体内部的底部;所述二次蒸汽凝结装置布置在系统壳体内部的上部;本系统的污水冷却装置采用纯逆流流程设计,可以保证污水能降低至最经济的设定温度后排放;本系统的二次蒸汽凝结装置采用内置式结构,同时设置一套特别的不凝气排放装置和系统压力控制装置,可以大大降低系统阻力损失,提高换热效率,从而保证最大限度地使锅炉排污水闪蒸出尽可能多的蒸汽,以提高纯净水回收率;最终达到节能降耗,保护环境的目的;本发明主要用于锅炉排污水的热能回收,同时回收部分纯净水,达到节能降耗,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

    热回收系统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979142A

    公开(公告)日:2017-07-25

    申请号:CN201610977353.6

    申请日:2011-09-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压缩机;送气路,其用于将来自所述压缩机的压缩空气送向压缩空气利用机器;第一热回收用热交换器,其设于所述送气路,并能够利用压缩空气的热量对供水进行加热而制造温水;供水路,其使供水流通到所述第一热回收用热交换器;供水阀及/或供水泵,其设于所述供水路;以及温度传感器,其设于所述第一热回收用热交换器的下游侧供水路,对所述供水阀的开度进行调整或者对所述供水泵进行变换器控制来调整流量,以将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维持于设定温度。可以对应于温水的使用负荷运转或为得到希望温度的温水而进行运转,可以形成即使调整得到的温水的量或温度,也不会对压缩机的冷却造成影响的系统。

    一种高温料浆槽罐的蒸汽回收再利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051738A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610576519.3

    申请日:2016-07-20

    Inventor: 黄桂华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83 F22D11/00 F27D17/0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温料浆槽罐的蒸汽回收再利用装置,涉及蒸汽回收利用领域;包括管壳和冷却管,管壳的两端相对设置进水接口和出水接口,进水接口和出水接口之间通过管壳内的若干冷却管连通,进水接口和出水接口之间的管壳内形成密封的内腔;管壳靠近进水接口一端设有连通其内腔的排气口,管壳靠近出水接口一端设有连通其内腔的进气口;还包括小板式热交换器,管壳的进水接口通过保温管连接溶出二次水的出水口;在管壳上相对排气口一侧设有连通管壳内腔的排水口,排水口通过冷凝水罐连接蒸发热水站;进气口通过保温管连接高温料浆槽罐的槽盖,出水接口连接蒸发热水站。本发明通过回收蒸汽并进行热交换,同时冷凝成液体水并用于蒸汽发生。

    一种油田注汽锅炉排污节水节能回收分离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864743A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610363511.9

    申请日:2016-05-2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2B37/54 C02F1/06 C02F2303/10 F22D11/00

    Abstract: 一种油田注汽锅炉排污节水节能回收分离装置及方法,涉及锅炉设备技术领域。该装置含有排污罐、射水器、射水泵、旋转出料机和锅炉补水池。由锅炉排污管来的高温、高压、高盐浓度的炉水切向进入排污罐,在罐内扩容、降压,“闪蒸”产生大量蒸汽;由于射水泵的作用,射水器内处于负压状态?50kPa~?100kPa;排污罐内产生的蒸汽被射水器吸入并溶于射水泵来的冷水中,蒸汽加热冷水并存储在锅炉补水池中循环利用;高盐浓度的水由于“闪蒸”及旋转作用从蒸汽中被分离,存储在排污罐底部,由旋转出料机排出罐外,以避免结晶后的钾、钠等盐类或碱类附在排污罐壁面上。本发明可与油田注汽锅炉配套使用,注汽锅炉可以是流化床锅炉、煤粉炉、炉排炉、燃气锅炉或燃油锅炉。

    一种低压流体向高压流体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605240A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511034645.8

    申请日:2015-12-30

    Applicant: 封海涛

    Inventor: 封海涛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K5/08 F22D1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蒸汽再利技术领域,为一种低压流体向高压流体传输的方法及装置。在低压流体仓和高压流体仓之间设置流体过渡的传输仓,在传输仓内设置一个同时只能与低压流体仓或高压流体仓相通的阀门。一种低压流体向高压流体传输的装置,包括低压流体仓、高压流体仓和连接在低压流体仓和高压流体仓之间的传输仓,低压流体仓设置流体出口与传输仓连接,高压流体仓设置流体入口与传输仓连接,传输仓内设置阀芯,阀芯边缘与流体出口和流体入口紧密接触,对流体出口和流体入口进行密封,本方法和装置通过传输仓的结构设置,实现了低压冷液体向高压锅炉内的循环传输,无需水泵加压泵入,节约能源,降低锅炉运行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