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638252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811534442.9
申请日:2018-12-14
Applicant: 中南民族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60 , H01M4/62 , H01M10/0525 , H01M10/05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2 , H01M4/602 , H01M4/606 , H01M4/625 , H01M4/628 , H01M10/0525 , H01M10/054 , H01M2004/021 , H01M2004/0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超支化聚合物电极活性材料及制备方法,该超支化聚合物电极活性材料为纯超支化聚合物材料或超支化聚合物/碳复合材料,并且超支化聚合物/碳复合材料为纯超支化聚合物与碳纳米材料复合而成。制备方法包括:将多元异氰酸酯、材料I、溶剂相混合进行反应得到作为电极活性材料的纯超支化聚合物材料;或者将多元异氰酸酯、材料I、碳纳米材料、溶剂相混合进行反应得到作为电极活性材料的超支化聚合物/碳复合材料,其中,材料I为多元胺、多元醇、多元醇胺中的任意一种。本发明制备出具有良好电化学性能的超支化聚合物及其复合材料,使传统低附加值的超支化聚合物能够用作锂、钠等金属离子电池的电极活性材料,有效降低能源电极材料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8701830A
公开(公告)日:2018-10-23
申请号:CN201780005074.6
申请日:2017-01-24
IPC: H01M4/60 , H01M4/137 , H01M10/052 , C08G73/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606 , C08G73/02 , C08G73/0233 , H01M4/13 , H01M4/136 , H01M4/137 , H01M4/139 , H01M4/1397 , H01M4/1399 , H01M4/38 , H01M4/382 , H01M4/602 , H01M10/052 , H01M2004/0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聚合物‑硫共聚物、其制备方法以及包含其的锂硫电池。在本发明的聚合物‑硫共聚物的情况下,由于所述载体发生聚合,所以所述载体不可能溶出,并且由于所述硫与所述聚合物共价键合并且以特定尺寸均匀分布在所述共聚物中,所以当用作所述锂硫电池的正极活性材料时,能够改善所述多硫化物溶出的问题。另外,本发明的聚合物‑硫共聚物具有高的硫浸渍量,由此使得可以实现高容量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08376773A
公开(公告)日:2018-08-07
申请号:CN201810121818.7
申请日:2018-02-07
Applicant: 成都新柯力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4/36 , H01M4/38 , H01M4/60 , H01M10/05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2 , H01M4/38 , H01M4/606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支化聚合物网络的锂硫电池硫电极材料及制备方法,属于电极材料制备领域。本发明一种超支化聚合物网络的锂硫电池硫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在氮气保护下,将聚合物单体与烯醇单体在催化剂作用下,聚合5~30分钟后,加入单质硫、苯胺和过硫酸铵反应,得到含单质硫和聚苯胺的单体/烯醇共聚物;b、将制备的共聚物与碱混合,反应得到大分子,再将其配成液,加入到环氧丙醇中反应;c、加入甲醇进行终止反应,沉淀后,过滤干燥,得到超支化聚合物网络的锂硫电池硫电极材料。本发明制备的电极材料:既保证了导电性,防止硫溶解的硫原子会扩散至锂负极,改善了锂硫电池硫利用率低、循环性能及高倍率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3155246B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180048879.1
申请日:2011-10-19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中央研究所
Inventor: 荻原信宏
IPC: H01M4/60 , C07C63/333 , C07C63/38 , C07F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606 , C07C63/333 , C07C63/38 , C07C63/46 , H01M2/1016 , H01M4/366 , H01M4/381 , H01M4/60 , H01M4/661 , H01M10/0569 , Y02E60/12
Abstract: 一种非水系二次电池用电极,具有层状结构体作为电极活性物质,所述层状结构体具有含有作为具有两个以上芳香族环结构的二元羧酸阴离子的芳香族化合物、并且该二元羧酸阴离子中的一个羧酸阴离子与另一个羧酸阴离子键合在该芳香族化合物的对角位置的有机骨架层和碱金属元素与羧酸阴离子中含有的氧配位而形成骨架的碱金属元素层。该非水系二次电池用电极更优选作为负极使用。另外,层状结构体优选通过芳香族化合物的π电子相互作用而形成为层状,且具有归属于空间群P21/c的单斜晶型晶体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04300129A
公开(公告)日:2015-01-21
申请号:CN201310305582.X
申请日:2013-07-19
Applicant: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 陈璞
IPC: H01M4/38 , H01M4/62 , H01M4/134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6 , B82Y30/00 , H01M4/13 , H01M4/386 , H01M4/587 , H01M4/606 , H01M4/62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的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负极材料至少包括活性材料单质硅和还原氧化石墨烯,负极材料还包括聚苯胺,且单质硅具有聚苯胺和还原氧化石墨烯双包覆层。一方面聚苯胺特殊的内在结构能很好的抑制硅颗粒在充放电过程中的巨大体积变化,从而改善电池的循环性能;另一方面聚苯胺和石墨烯都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明显提高材料的充放电容量。本发明还涉及包含上述负极材料的电池负极和电池。本发明的电池负极和电池具有较高的充放电容量和较好的循环性能,适用于各种移动电子设备。
-
公开(公告)号:CN103765657A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1280042483.0
申请日:2012-06-27
Applicant: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2 , H01M4/137 , H01M4/60 , H01M4/62 , H01M10/056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6 , H01M4/137 , H01M4/606 , H01M4/62 , H01M10/052 , H01M2004/028 , H01M4/624 , H01M4/622 , H01M4/626 , H01M10/0525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其为具有电解质层、以及夹持该电解质层而对向设置的正极和负极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正极包含(a)导电性聚合物以及(b)选自聚羧酸及其金属盐中的至少1种,负极包含贱金属或能够嵌入、脱嵌贱金属离子的材料。进而,提供用于这种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的正极片。
-
公开(公告)号:CN103597637A
公开(公告)日:2014-02-19
申请号:CN201280029116.7
申请日:2012-06-11
Applicant: 东洋油墨SC控股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62 , H01M4/13 , H01M4/622 , H01M4/625 , H01M10/0525 , H01M2220/20 , H01M2220/30 , Y02E60/122 , H01M4/606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电极形成用组合物,其是用于形成充放电循环特性优良的二次电池的电极形成用组合物,并且,其活性物质、导电助剂的分散性优良。本发明通过下述二次电池电极形成用组合物解决上述课题,该二次电池电极形成用组合物含有:电极活性物质(A)或作为导电助剂的碳材料(B)中的至少一者;使具有芳香环、羧基和氨基的共聚物中的羧基的至少一部分通过碱性化合物进行中和而成的两性树脂型分散剂(C);以及水性液状介质(D)。
-
公开(公告)号:CN103155246A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申请号:CN201180048879.1
申请日:2011-10-19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中央研究所
Inventor: 荻原信宏
IPC: H01M4/60 , C07C63/333 , C07C63/38 , C07F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606 , C07C63/333 , C07C63/38 , C07C63/46 , H01M2/1016 , H01M4/366 , H01M4/381 , H01M4/60 , H01M4/661 , H01M10/0569 , Y02E60/12
Abstract: 一种非水系二次电池用电极,具有层状结构体作为电极活性物质,所述层状结构体具有含有作为具有两个以上芳香族环结构的二元羧酸阴离子的芳香族化合物、并且该二元羧酸阴离子中的一个羧酸阴离子与另一个羧酸阴离子键合在该芳香族化合物的对角位置的有机骨架层和碱金属元素与羧酸阴离子中含有的氧配位而形成骨架的碱金属元素层。该非水系二次电池用电极更优选作为负极使用。另外,层状结构体优选通过芳香族化合物的π电子相互作用而形成为层状,且具有归属于空间群P21/c的单斜晶型晶体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03069628A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申请号:CN201180037170.1
申请日:2011-11-0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606 , H01M4/364 , H01M4/50 , H01M4/505 , H01M4/5835 , H01M4/587 , H01M6/16
Abstract: 本发明的锂一次电池具备包含能够吸留锂离子的第一活性物质和能够吸留放出锂离子的第二活性物质的正极。第二活性物质在锂一次电池处于开路状态期间,通过第一活性物质而被自然充电。第一活性物质为例如氟化石墨或二氧化锰。第二活性物质为例如分子内具有2个以上酮基的有机化合物。第二活性物质可以为聚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01626999B
公开(公告)日:2012-10-31
申请号:CN200880007570.6
申请日:2008-03-07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菲醌化合物。通过将具有在可逆氧化还原反应时引起电子转移的特性、并具有位置关系为邻位的2个醌基的特定醌化合物进行低聚化或聚合化,来得到不溶于有机溶剂且具有高能量密度、作为蓄电器件的电极活性物质有用的新型有机化合物。通过使用该有机化合物作为电极活性物质,可以实现蓄电器件的高能量密度化、轻量化、小型化、高功能化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