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2127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511726.1
申请日:2024-10-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加热织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电加热织物包括纤维布,所述纤维布的单侧或双侧表面设置有电加热膜,所述电加热膜具有透波功能,由导电浆料固化而成,所述导电浆料包括树脂、分散剂、碳材料、功能化合物和溶剂,且所述功能化合物包括含氮化合物和/或酸性化合物;通过在电加热膜的制备原料中添加特定的功能化合物,利用所述功能化合物能够与复合材料中树脂发生的交联反应,有效改善了电加热膜与复合材料之间的界面粘结性能,进而能够保证所得电加热织物及其集成后的复合材料在极端使用环境下的长期稳定性和可靠性,且具有透波功能,适合在飞行器表面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389438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532547.6
申请日:2024-10-30
Applicant: 天津爱思达航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电加热防冰组件及其制造方法,其复合材料电加热防冰组件包括电子控温设备、第一复合材料结构层、电加热片层以及第二复合材料结构层;所述电加热片层位于第一复合材料结构层和第二复合材料结构层之间;所述电子控温设备与所述电加热片层电连接。本申请采用了第一复合材料结构层和第二复合材料结构层夹持放置电加热片层的结构设计,可以有效的减轻飞行器防冰结构的重量,并通过复合材料的设计和选材等手段可实现轻质化防冰组件的制造,满足飞行器轻量化的应用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348833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438411.9
申请日:2024-10-15
Applicant: 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旋翼防除冰系统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270V直流电源的直升机旋翼防除冰系统及控制方法,系统包括:两个结冰探测传感器,用于探测结冰信号;结冰信号处理器,与飞管计算机连接,根据探测结冰信号判断是否结冰,将结果传至飞管计算机;飞管计算机,与大气静温度系统和人机交互系统连接,人机交互系统用于显示是否结冰,并接收飞行员的控制指令,将大气静温度和控制指令传递至防除冰配电盒;防除冰配电盒与大气温度传感器、270直流电源和主、尾桨集流环连接,根据大气温度传感器和大气静温度确定当前温度,根据当前温度计算除冰时间;主、尾桨加热组件,分别与主、尾桨集流环连接,利用来自于主、尾桨集流环的电源加热除冰。
-
公开(公告)号:CN119148783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279852.9
申请日:2024-09-12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飞机和发动机电热除冰技术领域,公开一种飞机电热除冰非稳态过程预测方法、装置及介质,其中方法首先计算空气流场和水滴场,得到外部对流换热系数和水滴撞击量结果,为除冰非稳态仿真计算提供外部数据。非稳态仿真计算时,通过交换边界的耦合迭代,得到结冰/融冰速率和温度分布,并根据结冰/融冰速率和温度分布更新结冰量和溢流状态。在交换边界的耦合迭代中,包括溢流相变和导流两个计算流程,溢流相变和导流的计算结果分别作为执行导流和溢流相变的边界条件,本发明能够获得除冰过程中的表面温度、结冰厚度的瞬时变化结果,为除冰效果分析及电加热除冰策略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8877211B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389730.5
申请日:2024-10-08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低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B64D15/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布式电加热防除冰控制方法、装置及介质,设置加热控制矩阵,加热控制矩阵中的元素位置与电加热区域一一对应,按照需要的加热控制时序设置加热控制矩阵中的加热控制状态,加热控制状态包括上电的加热状态和断电的非加热状态,基于加热控制矩阵对所述多个加热区域进行加热控制,包括:实时获取更新加热控制矩阵需满足的更新条件,若满足,则基于满足的更新条件更新加热控制矩阵,并基于更新后的加热控制矩阵对所述多个加热区域进行加热控制。与现有技术相比,降低了计算资源的占用,更有利于控制的优化,提高了控制效率。同样的控制效率的情况下,不需要将几个小的加热区域划分为一个大的加热区域,提高了控制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833396A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0710242.3
申请日:2024-06-03
Applicant: 北京蓝天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民用飞机防冰除雨系统建模方法及装置,涉及模拟飞行处理技术领域,包括:基于民用飞机防冰除雨需求,确定民用飞机防冰除雨系统的若干个模拟子系统;根据模拟子系统中的组件的工作逻辑,建立模拟子系统的模拟模型;根据若干个模拟子系统之间的交互方式和数据流,将若干个模拟子系统的模拟模型集成到民用飞机防冰除雨系统;其中若干个模拟子系统包括机翼防冰子系统,短舱防冰子系统,风挡加温子系统,探头加温子系统,风挡雨刷子系统及结冰探测子系统。实现对民用飞机防冰除雨系统的全面模拟,通过采用模块化设计,使得不同子系统可以进行单独功能调试,实现对各子系统的控制逻辑的仿真和故障情景的模拟,提高了预测准确率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579271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1087572.8
申请日:2024-08-09
Applicant: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飞行器机翼检测除冰装置,涉及飞行器领域,包括加热膜、内壳、检测盒、外探片、滑柱、压力传感器和气囊,加热膜沿机翼长度方向间隔贴附在机翼前侧内壁面上,加热膜通电产生不低于60℃的温度;内壳固连在加热膜内,检测盒固连在内壳内,压力传感器固定在检测盒内;机翼上开设有检测孔,外探片滑动连接在检测孔内,滑柱滑动连接在内壳上,滑柱一端与外探片固连,滑柱另一端与压力传感器动态接触;气囊位于滑柱外侧且与外探片抵接以使外探片与滑柱向远离压力传感器的方向移动,本发明具有通过压力和温度同时检测机翼是否结冰,且能够通过两种方式对机翼进行除冰,提升除冰效率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289212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591244.5
申请日:2024-05-13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机翼防除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结合等离子体及相变储能装置的无人机机翼防除冰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液压系统、高导热金属、离子体防除冰系统、相变储能装置、结冰探测器、回路热管系统。所述等离子体防除冰系统在飞机飞行时可以去除机翼前缘积冰并加热机翼表面空气;在起飞前启动离子体防除冰系统还能将热量储存至相变储能装置,起飞后还可以通过回流热管收集无人机液压余热至相变储能装置实现能量回收利用。通过在机翼中后部通过高导热金属高效传热加热溢流液滴,消除溢流冰。本发明解决了传统无人机防除冰系统未考虑溢流冰处理和无人机防除冰系统能耗较大问题,确保了无人机的飞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969639B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1980071313.7
申请日:2019-09-30
Applicant: 列奥纳多股份公司
Inventor: 恩里科·贝卢西 , 米凯莱·阿拉 , 弗朗切斯科·德多梅尼科
IPC: B64D15/16 , B64D15/12 , B64C27/473
Abstract: 描述了一种用于具有悬停能力的飞行器的旋翼的桨叶,该桨叶包括:具有第一外表面的主体;以及用于除冰的除冰系统;除冰系统又包括:设置在主体的至少一个外表面上的、由形状记忆材料形成的第一层,该形状记忆材料能激活以根据温度相关量改变其形状;除冰系统的特征在于其包括第二覆盖层,该第二覆盖层限定了桨叶的第二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冰沉积在该部分上;放置在第一层的在主体的相反一侧的顶部上的第二层可在第一层的作用下选择性地移动,从而对冰施加机械作用并将其从桨叶中除去,并且该第二层适于保护第一层免受外部物质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7748405B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410192041.9
申请日:2024-02-21
Applicant: 成都凯天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飞行器空速管加热丝短路保护装置,涉及飞行器空速管加热丝短路保护领域,其包括继电器,继电器的电源输入端分别连接二极管V1的负极和电源的正极;继电器的电源输出端分别连接二极管V1的正极、二极管V2的正极和加热开关S1的一端;加热开关S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源的负极和动触点;二极管V2的负极分别连接常开静触点、限流电阻R1的一端、常闭静触点和飞行器空速管加热丝的一端;飞行器空速管加热丝的另一端分别连接限流电阻R1的另一端和电源的正极。本装置可以在飞行器空速管加热丝短路的瞬间,切断加热丝加温电源,从而直接对空速管及电源进行保护,间接保护机上其他航电产品的正常工作,保障飞机飞行安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