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828496B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010630397.8
申请日:2020-07-03
申请人: 桂林福达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止盖总成限位套转动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该装置用于离合器盖总成压盘与限位套装配过程中,主要由支架板(1)、防转挡块(2)、销轴(3)和螺钉Ⅰ(4)构成;所述的支架板(1)的端部和防转挡块(2)均分别设有相对应的定位孔和安装孔;所述的销轴(3)插入支架板(1)的端部、防转挡块(2)的定位孔中,将支架板(1)、防转挡块(2)的相对位置进行固定;所述的螺钉Ⅰ(4)插入支架板(1)的端部、防转挡块(2)的安装孔中,将防转挡块(2)固定安装在支架板端部的底部。本发明可以防止盖总成在组装限位套时的转动,保证限位套组装后的尺寸符合图纸或工艺要求,保证限位套不会和发动机飞轮壳干涉。
-
公开(公告)号:CN114269583B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080058895.8
申请日:2020-08-20
申请人: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传动系的分离式离合器(1),所述离合器包括外盘承载件(3),在该外盘承载件中可以插入旋转固定但可轴向移位的摩擦盘(4),所述盘准备好以与对置摩擦盘(6)摩擦连接的方式传递扭矩,所述外盘承载件(3)旋转地且轴向地固定在扭矩传递部件(8)上,其中,施加元件(12)设置成使摩擦盘(4)中的至少一个摩擦盘轴向地移位以用于摩擦连接,所述施加元件(12)与设置成使摩擦连接释放的复位弹簧(15)接触,该复位弹簧(15)位于抵靠扭矩传递部件(8)的接触区域(19)的径向外部部分,所述接触区域(19)被设计成改变复位弹簧(15)的预加载。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机动车辆的传动系,该传动系包括在两个电动马达之间的这种分离式离合器(1)。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调节分离式离合器(1)的复位弹簧(15)的弹簧力的方法,其中,在调节分离式离合器(1)的气隙(13)之后,使扭矩传递部件(8)与复位弹簧(15)之间的径向外部力传递区域轴向地移动。
-
公开(公告)号:CN117703948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410061784.2
申请日:2024-01-16
申请人: 北京交通大学
摘要: 本发明涉及摩擦片钢片分离方法、弹性元件、离合器及变速器,该方法用于实现离合器中摩擦片组件的摩擦片和钢片分离;撤去施加在摩擦片组件上的结合作用力后,在每片摩擦片和钢片上施加轴向作用力,将相邻的摩擦片和钢片分离;弹性元件包括若干个卡接部和弹性变形部;所述卡接部用于与摩擦片或钢片卡接;所述弹性变形部衔接相邻两个卡接部。离合器包括摩擦片组件;还包括若干组弹性组件,每组弹性组件包括两个上述的弹性元件;同一组弹性组件中,其中一个弹性元件的卡接部与摩擦片的键齿卡接,另一个弹性元件的卡接部与钢片的键齿卡接。变速器包括上述的离合器。实现了离合器的钢片和摩擦片分离,减少离合器的拖曳损失,提升离合器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553077A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311652831.2
申请日:2023-12-05
申请人: 重庆市旺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陈林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离合装置,属于离合装置结构技术领域。本装置通过第一螺旋面和第二螺旋面的设计,在中心毂随着压盘转动时,提供将中心毂和压盘压紧的力,从而降低了将两者压紧在一起的外力要求,有效减轻离合器操纵机构的压力,也有效增加了离合器本身动力传递的扭矩容量。同时通过第三螺旋面和第四螺旋面的设计,在刹车时,第三螺旋面和第四螺旋面产生相互推离的力,辅助本离合装置分离,让本离合装置压盘和中心毂的分离动作更加灵敏,即离合器动力输出切断性更优越。本离合装置包括中心套组件,所述中心套组件包括压盘和中心毂,所述压盘上设置有第一螺旋面和第三螺旋面,所述中心毂上设置有第二螺旋面和第四螺旋面。
-
公开(公告)号:CN117515058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650703.4
申请日:2023-12-05
申请人: 江苏久通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发明人: 钱裕东
摘要: 本发明涉及离合器装置领域的一种具有高强度牵引黑线的离合器面片,在驾驶员频繁踩踏脚踏板,造成牵引黑线长时间处于拉伸状态,且趋于超过牵引黑线的极限长度时,弹性胶套会在撕裂槽处断裂,并将撕裂槽释放出来,而在离合器正常工作时,发光单元会产生光源,而感光单元会接收光源,在荧光因子散落在冷却液后,感光单元所接收到的光源颜色也会受到荧光因子影响,并发出警报,提醒离合器存在损坏的风险,同时还可以将荧光因子放置在具有缓释功能的缓释球内,并将荧光因子的释放速度设置为差速释放,汽车中控可以根据感光单元接收到的颜色变化来判断牵引黑线断裂的时长,以及离合器面临的风险高低,便于指导离合器的维护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09973535B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1910254492.X
申请日:2019-03-31
申请人: 丹东隆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 本发明一种扭矩过载自动离合保护膜片联轴器,其特征是由驱动端半轴节(1)、膜片组件定盘(6)、柱销(7)、柱销外环套(8)、离合器动盘(9)、蝶簧(10)、弹簧挡圈(11)、从动端半轴节(12)、滚动轴承(13)组成;离合器动盘(9)上分布开设有圆弧形凹槽(92)与离合器定盘(6)上分布设置安装的柱销(7)配合形成凹凸爪配合机构,蝶簧(10)压力使离合器动盘(9)与离合器定盘(6)间凹凸爪配合机构啮合传递扭距,当负载扭矩过载时,凹凸爪配合机构产生滑动转动,离合器动盘(9)与离合器定盘(6)自动分离断开,当负载扭矩恢复正常时,凹凸爪配合机构在蝶簧(10)的压力作用自动复位啮合,继续传递扭距。(2)、连接螺栓(3)、传动盘(4)、端盘(5)、离合器
-
公开(公告)号:CN116877588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1153131.9
申请日:2023-09-08
申请人: 浙江万里扬新能源驱动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 , 浙江万里扬股份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F16D13/40 , F16D13/70 , F16D13/72 , F16D13/58 , F16D23/14 , F16D25/08 , F16D48/02 , F16D25/12 , F16H49/00 , B62K23/08 , B62M23/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离合器、驱动装置及摩托车,属于摩托车技术领域,该发明包括一种离合器,离合器包括前轮,前轮侧方设有飞轮,飞轮一侧固定有壳体,壳体活动连接有驱动轴,驱动轴一端固定有从动盘,从动盘能够压紧飞轮并同步旋转,驱动轴套设有压盘,压盘连接有张紧机构,张紧机构能够通过压盘使从动盘远离或压紧飞轮,张紧机构包括滑套,滑套套设于驱动轴且与壳体活动连接,压盘与壳体内端面之间设有弹簧,压盘与滑套之间连接有摆杆,壳体内端面固定有支架,支架用于在摆杆摆动时提供支点。本发明结构简单,能实现驱动旋转的稳定传递和动力断开,具有安全性、稳定性和便于维护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608215A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791327.4
申请日:2023-06-30
申请人: 广东大钧机械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涉及车辆零部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膜片弹簧、安装盘和离合器,包括按压部、压紧部和伸缩块,按压部和压紧部弹性连接,按压部沿第一方向凸出压紧部,伸缩块安装在按压部上并朝向第一方向延伸,伸缩块用于与汽车电控单元电连接,上述膜片弹簧安装在压盖和压盘之间形成安装盘,安装盘与从动盘共同构成离合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改变离合器踏板的行程,使得驾驶员可以更轻松的进行挂挡、起步等操作,大幅提升离合器的适应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557439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701510.0
申请日:2023-06-14
申请人: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传动系断开机构及控制方法、车辆。电动汽车传动系断开机构包括:被动结合机构与驱动电机的连接轴固定连接;主动结合机构与车辆驱动轴连接,主动结合机构沿车辆驱动轴的轴向方向可滑动地设置;第一缓冲件与主动结合机构、被动结合机构中的任意一个固定连接;第二缓冲件与主动结合机构、被动结合机构中的另一个弹性连接;主动结合机构具有远离被动结合机构的初始位置和与被动结合机构结合的结合位置,主动结合机构沿轴向方向移动至结合位置的过程中,第一缓冲件与第二缓冲件的接触先于主动结合机构与被动结合机构的接触。本方案通过增加第一缓冲件和第二缓冲件,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动汽车传动系的结合平顺性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412373B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080013478.1
申请日:2020-01-28
申请人: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IPC分类号: F16D25/0638 , F16D13/70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的动力总成的离合器装置(10),其中离合器装置(10)具有:壳体(12);相对于壳体(12)围绕转动轴线(D)可转动地支承的承载体(14);相对于壳体(2)围绕转动轴线(D)可转动地支承的输入轴(16);第一离合器(18);第二离合器(24);和优选地第三离合器(30)。在第一离合器(18)处和在第二离合器(18)处设置有共同的支撑体(36),其中两个离合器(18,24)设置在摩擦片承载件(42)处。由此操作力经由共同的支撑体(36)支撑在摩擦片承载件(42)处。由此需要较少的部件并且节约结构空间以及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