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增强横向刚性胎圈部轮廓结构的轮胎

    公开(公告)号:CN118829546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380025706.0

    申请日:2023-03-08

    发明人: 朴文喆 金善明

    IPC分类号: B60C15/02 B60C15/024

    摘要: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为提高横向刚性,提供一种包括胎面部、侧壁部和胎圈部(10)的轮胎,其中所述胎圈部(10)的最外缘点(P)与轮辋(rim)接触,其ETRTO(欧洲轮胎和轮辋技术组织)标准参考点(Ref erence Point)坐标原点(O)处的X坐标为8.8至9.7mm,Y坐标为19.2至21.7mm的胎圈部轮廓结构的轮胎。

    改进的适配器和包括这种适配器的滚动组件

    公开(公告)号:CN113195264A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1980082991.3

    申请日:2019-12-19

    IPC分类号: B60C15/02

    摘要: 公开了一种用于滚动组件的适配器,所述滚动组件具有旋转轴线XX',并包括轮胎(2)、轮辋(3)和适配器(100),所述适配器包括轴向内端部(10)、轴向外端部(11)和主体(12),其中轴向外端部包括外增强件(15),所述外增强件(15)具有围绕轴线X‑X'大致旋转对称的结构,包括在彼此径向堆叠的若干个层上轴向并排布置的至少一根丝线的数个线圈。根据本发明,对于在6mm至9mm之间的轴向宽度,外增强件(15)横截面具有的惯性矩比Ix/Iy大于1.3,其中Ix是围绕第一轴线的惯性矩,所述第一轴线穿过截面的重心并平行于旋转轴线X‑X',Iy是围绕第二轴线的惯性矩,所述第二轴线穿过截面的重心并垂直于第一轴线。

    一种真空轮胎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874237A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2110318211.X

    申请日:2021-03-25

    申请人: 王万其

    发明人: 王万其

    IPC分类号: B60B21/10 B60B21/12 B60C15/02

    摘要: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真空轮胎及其制备方法。该真空轮胎可以包括钢圈、外胎胎体、第一外胎封圈、第二外胎封圈、内部外胎、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卡环、卡圈;在钢圈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限位部,在钢圈的第二端设置有卡槽;外胎胎体套设在钢圈上;外胎胎体、第一外胎封圈和第二外胎封圈形成为外部外胎;外部外胎被压紧在钢圈左侧的第一限位部与安装在钢圈右侧的卡圈之间;内部外胎设置在外部外胎内。本发明实施例的真空轮胎及其制备方法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将现有的普通轮胎改造为具有胎中胎结构的真空胎,其具有成本低、使用寿命长、便于拆装维修、节省人力等优点。

    一种具有改进胎圈结构及应用的轮胎

    公开(公告)号:CN112829523A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2110245046.X

    申请日:2021-03-05

    IPC分类号: B60C15/00 B60C15/0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改进胎圈结构及应用的轮胎,包括轮胎本体和轮辋,所述轮胎本体包括胎圈钢丝和设置在胎圈钢丝外侧的胎圈本体,所述胎圈本体包括第一胎圈和第二胎圈,所述第一胎圈与轮胎本体的轴向线之间形成第一胎圈角度,所述第二胎圈与轮胎本体的轴向线之间形成第二胎圈角度,所述第一胎圈的轴向宽度为第一胎圈宽度,所述第二胎圈的轴向宽度为第二胎圈宽度,所述轮辋上设有与胎圈本体相配合的轮辋圈座,本发明通过将第一胎圈角度和第二胎圈角度组合、第一胎圈宽度和第二胎圈宽度组合,组合后的胎圈部位具有15%‑45%的压缩比例,提高胎圈与轮辋之间的匹配性,能与轮辋圈座良好的配合,具有充足形变通过轮辋驼峰,充气后便于胎圈与轮辋的嵌合。

    轮胎的轮辋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311355B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1780037781.3

    申请日:2017-06-13

    发明人: 雷纳托·迈

    IPC分类号: B60C15/02 B60B25/22

    摘要: 一种用于位移装置(100)的轮胎(2)的轮辋(1),所述位移装置(100)优选用于低速的重载,所述轮辋(1)包括:管状主体(3),其具有在两个侧边缘之间延伸的圆柱形表面(4);胎圈座(6),其具有比所述管状主体(3)的圆柱形表面(4)更大的直径并被叠置于圆柱形表面,并且至少一个侧环(7)被叠置于其中一个侧边缘(5)以用于侧向容纳轮胎(2)。其中轮辋(1)包括补偿装置(10),所述补偿装置(10)被插入管状主体(3)的圆柱形表面(4)与胎圈座(6)之间并与它们接触,以实现厚度上的补偿。

    滚动组件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257746B

    公开(公告)日:2019-07-26

    申请号:CN201680008914.X

    申请日:2016-01-14

    IPC分类号: B60C15/02 B60C5/16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滚动组件,其包括:轮胎P,至少一个适配器,轮辋J;所述适配器在胎圈中的一个与轮辋之间提供连接;所述轮辋具有两个轮辋座(7)以及两个轮辋凸缘(8);所述适配器具有轴向内端(10),其用于装在轮辋座(7)上并且包括内增强元件(20);轴向外端(9),其包括外增强元件(16);主体(11),其将所述外端(9)连接至所述内端(10)以形成单一件并且包括至少一个主增强件,所述主增强件在所述外增强件(16)与所述内增强件(20)之间提供连接;大致圆柱状的适配器座(18),其用于接收所述胎圈中的一个,所述座(18)位于所述主体(11)的轴向外端(9);接收器支撑面(21),其大致包含于垂直于旋转轴线的平面中,所述支撑面(21)位于轴向外端的轴向内面上。所述组件特征为轴向外端(9)的增强元件(20)完全位于支撑面(21)轴向外侧,并且主体与适配器座(14)相对处包括环形座增强件(19),并且适配器包括至少一个能够拆卸的或固定的导电带(22),所述导电带(22)在所述适配器的环状周边的全部或部分上设置,并且沿着从适配器座(14)延伸至轮辋凸缘(8)的整个路径设置。

    自行车及轮胎结构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027364A

    公开(公告)日:2019-07-19

    申请号:CN201910019358.1

    申请日:2019-01-09

    发明人: 曾韦翰 许哲玮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行车及其轮胎结构,轮胎结构包含胎体、可挠密封片及气嘴,胎体包含凹槽及二胎唇,凹槽具有一槽口,二胎唇凸设于槽口的相对二侧,可挠密封片连接胎体且其与凹槽形成一充气空间,可挠密封片包含一穿孔。气嘴设置于可挠密封片且供气体进入充气空间,气嘴包含基座及阀杆,基座包含贯穿螺孔,基座设置于可挠密封片远离胎体的一侧,且贯穿螺孔的位置与穿孔对应;阀杆包含锁接端及充气通道,锁接端螺接于贯穿螺孔,充气通道供气体通过,其中阀杆的锁接端螺接于贯穿螺孔后使锁接端突出外露于穿孔,以使充气通道连通充气空间。借此避免气嘴堵塞。

    用于滚动组件的适配器以及包括该适配器的滚动组件

    公开(公告)号:CN108349333A

    公开(公告)日:2018-07-31

    申请号:CN201680064979.6

    申请日:2016-10-24

    IPC分类号: B60C15/02 B60C5/16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滚动组件的适配器,其具有旋转轴线并且包括:具有两个胎圈(B)的充气轮胎以及轮辋(J),所述适配器确保所述胎圈之一与所述轮辋之间的连接,所述轮辋具有两个轮辋座(7)。所述适配器具有:轴向内端部(10),其旨在安装在轮辋座(7)上,并包括内增强元件(16);轴向外端部(15),其旨在安装在所述轮辋座(7)上,并包括外增强元件(15);主体(11),其将外端部(9)连接至所述内端部(10)以形成单个件,并且包括至少一个确保所述外增强件(15)与所述内增强件(16)之间的连接的主要增强件;基本上圆柱状的适配器座(18),其旨在接收所述胎圈(B)之一;以及适配器支承表面(21),其基本上包括在垂直于旋转轴线的平面中。所述轴向外端部(9)的增强元件(15)在轴向上完全位于所述支承表面(21)的外侧。所述适配器的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1)包括至少一个选自聚氨酯、尼龙、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和硅酮的各向同性材料(23、24)。

    用于滚动组件的接合器和包括其的滚动组件

    公开(公告)号:CN107580558A

    公开(公告)日:2018-01-12

    申请号:CN201680026948.1

    申请日:2016-05-03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滚动组件的接合器(A),所述滚动组件包括轮胎(P)和轮辋(J),所述接合器旨在提供轮胎和轮辋之间的连接并且旨在提高滚动组件的耐冲击性。接合器(A)包括具有内增强元件(16)的轴向内端部(10)、具有外增强元件(15)的轴向外端部(9)和主体(11)。根据本发明,外增强元件(15)在轴向上位于支承面(21)的外侧,所述外增强元件(15)由堆叠的至少三层(23、24、25)构成的胎圈线,所述堆叠的至少三层(23、24、25)是由金属且同轴的长丝构成。第一层或芯部(23)包括直径D1至少等于0.8mm且至多等于5mm的至少一个金属长丝,第二层(24)由直径D2至多等于1.4倍的直径D1并以至少等于2°且至多等于10°的角度A2螺旋缠绕的金属长丝构成,第三层(25)由具有直径D3且围绕第二层(24)以至少等于2°且至多等于10°的角度A3螺旋缠绕的金属长丝构成,角度A3与角度A2的符号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