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电池
    3.
    发明公开
    二次电池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9208848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0798638.8

    申请日:2024-06-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二次电池。在二次电池中,壳体的主体部具有底面部、第一侧面部、第二侧面部、第一顶面部、第二顶面部以及焊接部。第一顶面部从第一侧面部的与底面部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部朝向第二侧面部延伸。第二顶面部从第二侧面部的与底面部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部朝向第一侧面部延伸。焊接部将第一顶面部的末端缘和第二顶面部的末端缘相互连接。

    层叠型电池、电池堆和层叠型电池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448696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048763.7

    申请日:2024-01-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层叠型电池、电池堆和层叠型电池的制造方法。层叠型电池具备:电极体、在所述电极体的侧面配置的侧面构件、覆盖所述电极体的层叠片、和在所述侧面构件与所述层叠片之间配置的极片膜。所述侧面构件与所述层叠片经由所述极片膜熔敷。所述极片膜具有从所述侧面构件的所述电极体侧的端突出的内侧剩余树脂部。

    电池及模块
    6.
    发明公开
    电池及模块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9481619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0930360.5

    申请日:2024-07-11

    Abstract: 本公开的电池具备:正极和负极交替地隔着分隔件层叠而成的扁平状的电极体;收容有所述电极体的外装件;正极极耳,朝向与所述电极体的厚度方向正交的第一方向从所述外装件凸出、且与所述正极电连接;以及负极极耳,朝向所述第一方向或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侧的方向从所述外装件凸出、且与所述负极电连接。所述外装件具有至少一个层压片。所述电极体在与所述厚度方向和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上的两个缘部处,具有所述正极和所述负极未接触分隔件的未接触部分。所述外装件具有将所述层压片之间经由所述未接触部分的至少一部分焊接的焊接部分。

    蓄电元件
    7.
    发明公开
    蓄电元件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9340561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0952006.2

    申请日:2024-07-16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蓄电元件。在基于本公开的蓄电元件的元件壳体中,筒状主体部通过将膜成形为筒状而成,在两端分别形成有第一开口部及第二开口部。第一封口体将第一开口部封闭。第二封口体将第二开口部封闭。第一封口体具有与筒状主体部的内周面接触的外周面。外周面具有主体表面部和突出部。主体表面部与第一开口部及第二开口部排列的第一方向平行地延伸。突出部从主体表面部朝向筒状主体部突出。

    蓄电单元
    9.
    发明公开
    蓄电单元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8040259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311468462.1

    申请日:2023-11-07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蓄电单元,其能够同时抑制在对盖施加外力时的盖向电极体的接触、以及电极体上部的电解液不足。一种蓄电单元(1),具备:由以多个正极极耳(110P)和多个负极极耳(110N)向上突出的方式卷绕得到的卷绕体构成的电极体(100)、单元壳体(200)以及绝缘构件(500)。单元壳体(200)具有壳体主体(210)和盖(220)。绝缘构件(500)具有覆盖电极体(100)的上表面的覆盖部(530),覆盖部(530)具有保持从电极体(100)渗出的电解液的保持部(532)。

    层叠型电池、电池模块和层叠型电池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17023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311495203.8

    申请日:2023-11-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层叠型电池、电池模块和层叠型电池的制造方法。本发明提供抑制与电池要素的大致直角形状部相对的位置的层叠外装体中的金属层中的破损、实现层叠外装体产生的电池要素的高密闭性的层叠型电池。层叠型电池是具有电池要素、和封入电池要素的层叠外装体(800)的层叠型电池(100),层叠外装体(800)通过至少将树脂层和金属层层叠而成,电池要素包含大致直角形状部(K1、K2、K3、K4)和水平形状的水平部,在与电池要素的大致直角形状部(K1、K2、K3、K4)相对的层叠外装体的金属层中80%以上的部位的金属层中,该金属层的厚度T1相对于与电池要素的水平部相对的层叠外装体的金属层的厚度T2,满足式|T1‑T2|/T2×100(%)≤10%的关系。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