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364930B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申请号:CN201380027967.2
申请日:2013-06-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池用密封部件。电池用密封部件被使用于具有发电构件、壳体主体部件、壳体盖部件、以及具有被插通于设置在壳体盖部件的贯通孔的插通部并且与发电构件电连接的电极端子部件的电池。电池用密封部件具有密封部,该密封部由合成树脂构成,并被夹持在电极端子部件与壳体盖部件的内面之间。在电池用密封部件中,密封部的结晶度比密封部以外的部分的结晶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04364930A
公开(公告)日:2015-02-18
申请号:CN201380027967.2
申请日:2013-06-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池用密封部件。电池用密封部件被使用于具有发电构件、壳体主体部件、壳体盖部件、以及具有被插通于设置在壳体盖部件的贯通孔的插通部并且与发电构件电连接的电极端子部件的电池。电池用密封部件具有密封部,该密封部由合成树脂构成,并被夹持在电极端子部件与壳体盖部件的内面之间。在电池用密封部件中,密封部的结晶度比密封部以外的部分的结晶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1293344B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1911254080.2
申请日:2019-12-0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10/04 , H01M4/66 , H01M4/13 , H01M50/531 , H01M50/543
Abstract: 公开密闭型电池及组电池。通过本发明,提供能适当地抑制电极体的发热所致的隔板的收缩,恰当地防止与该隔板的收缩相伴的内部短路的技术。在此公开的密闭型电池(1)中,在将作为正极连接部(24)侧的芯部(22)的侧缘部的正极侧缘部(22a)与正极连接部位(32)的芯部(22)侧的侧缘部的最短距离设为距离L1,将作为负极连接部(26)侧的芯部(22)的侧缘部的负极侧缘部(22b)与负极连接部位(42)的芯部(22)侧的侧缘部的最短距离设为距离L2时,以使距离L1及距离L2满足1<L1/L2<1.8的方式形成芯部(22)。由此能够抑制在特定的区域产生局部的温度上升,更恰当地防止与隔板的热收缩相伴的内部短路。
-
公开(公告)号:CN107004790B
公开(公告)日:2019-07-26
申请号:CN201580064872.7
申请日:2015-11-2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2/04 , H01M2/06 , H01M2/08 , H01M2/26 , H01M2/30 , H01M10/0525 , H01M10/0583
Abstract: 绝缘部件的一部位通过直接或经由其它部件间接地承受来自压接部件的压接力而与盖体的表面相接触。当未承受所述压接力时,所述绝缘部件的该部位的与所述盖体对向的面变成曲面,所述曲面在切断面上被示出为沿压接载荷的载荷方向凸出的曲线,所述切断面沿所述盖体的纵向切断所述绝缘部件的该部位。当通过承受所述压接力而保持在紧固状态下时,所述绝缘部件的该部位弹性变形并且所述绝缘部件的该部位的与所述盖体对向的面与所述盖体的所述表面紧密接触。
-
公开(公告)号:CN107808937A
公开(公告)日:2018-03-16
申请号:CN201710790020.7
申请日:2017-09-05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密闭型电池及密闭型电池的制造方法,构成规定端子贯通孔的部分的孔内周面中的位于电池壳体盖侧的部位,包括随着向电池壳体盖侧延伸而扩径且在电池壳体盖侧开口的锥面,在铆接时,通过使第2端子部件的轴部中的位于锥面的内侧的部位扩径,从而形成与锥面接触的环状凸部,在孔外径大部与环状凸部之间夹着位于规定端子贯通孔的部分的周围的孔周围部而将第1端子部件固定于第2端子部件。
-
公开(公告)号:CN103620827B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280025074.X
申请日:2012-04-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08 , H01M2/04 , H01M2/06 , H01M2/1241 , H01M2/30 , H01M2/365 , H01M10/0525 , H01M2220/20 , Y02E60/122 , Y02T10/70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密闭型电池。密闭型电池(100)具备将电池壳体(110)的贯通孔(113e)从外部气密地密封的密封部件(170)。该密封部件(170)具有:从外部被固定于电池壳体(110)的覆盖部(171)、插入于贯通孔(113e)内的插入部(173)、气密地压接于电池壳体(110)的孔周围部(113f3)的环状压接部(175)、以及位于插入部(173)和环状压接部(175)之间且与它们为一体的夹设部(177)。在夹设部(177)设置有包围插入部(173)的周围的环状的夹设部凹槽(177v)。
-
公开(公告)号:CN104145354A
公开(公告)日:2014-11-12
申请号:CN201280071114.4
申请日:2012-03-0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2/3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365 , H01M2/0486 , H01M2/08 , Y10T29/4911
Abstract: 一种抑制在通过激光焊接来密闭密闭型电池的壳体内时的焊接不良的技术。对于通过嵌入在盖部(12)的凹部(12a)形成的注液口(12b)的密封栓(21)和以插入凹部(12a)的状态与盖部(12)接合的密封板(22)来密闭壳体(10)内的电池(1),在电池(1)的制造工序(S1)中,具有将密封栓(21)嵌入注液口(12b)并且将密封板(22)嵌入凹部(12a)的密封工序(S10)和通过激光焊接来接合密封板(22)的外周面与凹部(12a)的内周面的焊接工序(S20),在密封工序(S10)中,在形成于凹部(12a)与密封栓(21)与密封板(22)之间的微小空间(S)以封堵密封板(22)的外周面与凹部(12a)的内周面之间的边界部分的至少一部分的方式设置具有比壳体(10)以及密封板(22)低的热传导率的隔热部件(30),在焊接工序(S20)中,在上述边界部分存在隔热部件(30)的位置(P)结束焊接。
-
公开(公告)号:CN107004790A
公开(公告)日:2017-08-01
申请号:CN201580064872.7
申请日:2015-11-2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2/04 , H01M2/06 , H01M2/08 , H01M2/26 , H01M2/30 , H01M10/0525 , H01M10/0583
Abstract: 绝缘部件的一部位通过直接或经由其它部件间接地承受来自压接部件的压接力而与盖体的表面相接触。当未承受所述压接力时,所述绝缘部件的该部位的与所述盖体对向的面变成曲面,所述曲面表示在切断面上沿压接载荷的载荷方向凸出的曲线,所述切断面沿所述盖体的纵向切断所述绝缘部件的该部位。当通过承受所述压接力而保持在紧固状态下时,所述绝缘部件的该部位弹性变形并且所述绝缘部件的该部位的与所述盖体对向的面与所述盖体的所述表面紧密接触。
-
公开(公告)号:CN104471777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380037934.6
申请日:2013-04-1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361 , H01M2/263 , H01M2/362 , H01M10/0431 , H01M2/3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使在注液口偏向卷绕电极体的正极端部或负极端部的任一方而配置的情况下,从注液口注入的电解液也能够充分地浸渗卷绕电极体的电池。本发明的电池具备卷绕电极体、设有注液口的电池壳体、正极端子部件、和负极端子部件。卷绕电极体具有正极端部和负极端部。正极端部具有在与卷绕轴方向正交的方向上被压缩了的正极端子接合部。负极端部具有在与卷绕轴方向正交的方向上被压缩了的负极端子接合部。注液口位于偏向正极端子接合部或负极端子接合部之中的任一方的位置。卷绕电极体的从远离注液口的一方的接合部到该接合部侧的沿卷绕轴方向的端部的间隔距离,大于从接近注液口的一方的接合部到该接合部侧的沿卷绕轴方向的端部的间隔距离。
-
公开(公告)号:CN102893428B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080065891.9
申请日:2010-04-0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263 , H01M2/34 , H01M4/661 , H01M10/0422 , H01M10/0431 , H01M10/0525 , Y02E60/122 , Y02P70/54 , Y02T10/7011 , Y10T29/49108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正极集电板与正极芯材的连接部周边和负极集电板与负极芯材的连接部周边的接合强度以及机械强度高的叠层电极体型电池及其制造方法以及车辆和设备。在本发明中,正极芯材(PB)的前端部(PX)与正极集电板(110)通过连接材料(111)接合。连接材料(111)的熔点比正极芯材(PB)的熔点低。另外,优选连接材料(111)的熔点比正极集电板(110)的熔点低。另一方面,负极芯材(NB)的前端部(NX)与负极集电板(120)通过连接材料(121)接合。连接材料(121)的熔点比负极芯材(NB)的熔点低。另外,优选连接材料(121)的熔点比负极集电板(120)的熔点低。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