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特征解缠表示的目标重识别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229146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211735703.X

    申请日:2022-12-31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特征解缠表示的目标重识别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步骤1:利用多粒度特征提取网络模块,提取待识别图像的多粒度特征,并分类成识别目标无关特征与识别目标相关特征;步骤2:将识别目标无关特征与识别目标相关特征输入到生成对抗网络模块中的生成器中进行语义特征重构,从单一特征表示中进行解纠缠开,生成新的图像;步骤3:将生成的新的图像输入到生成对抗网络模块中的判别器中,进行图像的真假与类别的辨识,输出最终识别结果;本发明提出一个新的基于特征解缠的特征学习框架,无需额外提供样本标注信息,实现了识别目标的特征表示对于视角变化的鲁棒性,增强了网络泛化性,同时提高了目标重识别的精度。

    一种面向桥隧表观病害识别的多场景自适应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761459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581478.9

    申请日:2022-12-09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桥隧表观病害识别的多场景自适应方法,包括将训练图像集和目标作业场景图像集按照明亮度各分为预设数量个组别;将两组图像的各预设数量组数据一一对应进行预设数量次基于LAB空间的风格迁移,将预设数量次迁移后的预设数量个组别的训练数据集合并为新的数据集;将新数据集和目标场景图像数据集再进行基于傅里叶变换的频谱交换,交换低频信息,使两组数据在外观风格上更加相似;将经过风格迁移后的训练图像送入预设的病害识别网络中进行训练。能够在缺乏目标场景数据集标注的情况下实现,表观病害识别网络只使用已经获取到的有标注表观病害数据集进行训练就可以达到对不同的目标场景的自适应。

    一种光纤光栅多参量复合传感器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577533A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2011346810.4

    申请日:2020-11-26

    IPC分类号: G01D5/353 G01D5/38

    摘要: 本发明涉及光纤光栅传感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光纤光栅多参量复合传感器,包括阀体、探针连接头、探针式悬臂梁和光纤光栅;阀体具有三个管口;探针式悬臂梁垂直连接在探针连接头的底部,探针式悬臂梁为中空结构并沿轴向设有孔道Ⅰ;光纤光栅共设置为三根并包括第一光纤光栅、第二光纤光栅及第三光纤光栅;第一光纤光栅和第二光纤光栅以左右对称的方式固定于孔道Ⅰ;第三光纤光栅固定在探针连接头的底部并外设有聚合物封装层。本发明能够对液体的流量、温度、浓度进行测量,同时还能够有效减小阻流,降低液体压力损失,提高测量精确度。

    吊顶旋转扇片式多向送风器

    公开(公告)号:CN103047742A

    公开(公告)日:2013-04-17

    申请号:CN201110310388.1

    申请日:2011-10-12

    IPC分类号: F24F13/075

    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吊顶旋转扇片式多向送风器,包括一个外壳,外壳内中央设置一个风管,此风管可收缩,风管下面连接一个圆盘,圆盘外周开设三个以上出口,分别连接一个扇片。其中,圆盘可以旋转,用机械控制。每个扇片顶端设百叶,扇片下表面同样开设百叶,百叶旋转角度的调整采用马达驱动的叶片调整结构。扇片顶端和下表面的百叶可分别控制。

    一种可施加拉压弯剪力的结构试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896400A

    公开(公告)日:2018-11-27

    申请号:CN201810864291.7

    申请日:2018-08-01

    申请人: 同济大学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施加拉压弯剪力的结构试验系统,包括:L型梁(3),包括一体化连接的水平部和竖直部,所述的水平部的中段底面与试件的上部刚接;水平力施加装置(1),一端与反力架或反力墙面连接,另一端与L型梁(3)的竖直部连接;竖向力施加装置(2),上端与L型梁(3)的水平部的底面铰接,下端与地面铰接;试件支座(6),与试件的下部刚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水平力施加装置与竖向力施加装置施加水平作用力与竖向作用力,可以进行单向拉压、剪切或者拉(压)弯剪复合作用下的试验。

    浅埋、偏压、错台条件下的小间距隧道的开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624909A

    公开(公告)日:2010-01-13

    申请号:CN200810040407.1

    申请日:2008-07-09

    申请人: 同济大学

    IPC分类号: E21D9/00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浅埋、偏压、错台条件下的小间距隧道的开挖方法,是先开挖内侧隧道后开挖外侧隧道。开挖时,将内侧隧道和外侧隧道之间的净间距控制在大于10m但小于分离式隧道的最小净间距,将内侧隧道和外侧隧道的隧道毛宽度分别控制在8~15m之间,将允许的偏压角度控制在10°~45°。将错台高度控制在大于1/3倍的隧道毛宽度。本发明的方法能改善隧道的受力变形机理,减小对隧道围岩的扰动,更有利于隧道的安全稳定。

    一种实时在线监测机电管线抗震支吊架工作状态的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362335A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2011368058.3

    申请日:2020-11-27

    IPC分类号: G01M13/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时在线监测机电管线抗震支吊架工作状态的系统及方法,包括抗震支吊架、微型加速度传感器、信号传输器、保护盒、监控终端,抗震支吊架固定在建筑结构上;微型加速度传感器固定在抗震支吊架的抗震支撑上,用以测量加速度时程数据;信号传输器内置于微型加速度传感器内,用于发射远程无线信号至云端存贮;保护盒为全封闭盒罩,覆盖于微型加速度传感器和信号传输器外,用于封闭和保护微型加速度传感器和信号传输器;监控终端用于接收远程无线信号并显示和处理加速度数据。本发明监测系统,简洁高效,体积小,防护性能好,可实时远程在线监测,操作便捷,能做到多平台互通,实现结构状态的快速评估与分级预警事件实时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