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985847A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11258845.7
申请日:2021-10-28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G05B23/0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适用于多型火箭的地面测控设备快速切换适配系统,属于地面测控技术领域,包括第一适配器、第二适配器、第三适配器和第四适配器;第一适配器放置于脐带塔3层,用于完成芯一级及助推相关测发控信号转接;第二适配器放置于脐带塔6层,用于完成芯二级及常规动力配气台和加注信号箱相关测发控信号转接;第三适配器放置于脐带塔8层,用于完成芯三级及CZ‑2CSMA相关测发控信号转接;第四适配器放置于地下电源间,用于完成控制系统地面设备、动力继电器机柜和第一适配器、第二适配器、第三适配器与有线测控组合及供电电源组合间的信号转接。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单工位多型火箭发射需求的地面测控设备切换效率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468451A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2011231459.4
申请日:2020-11-06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易航 , 张恒 , 张学英 , 卢頔 , 王之平 , 刘巧珍 , 白冰 , 王铭瑶 , 何巍 , 娄路亮 , 卢伟 , 吕明 , 李璨 , 徐昊 , 宋敬群 , 连彦泽 , 尹贻国 , 倪宣浩
Abstract: 一种兼容多型号的安全、可靠远程测试网络系统,在发射场和研制单位等地的专线入口处部署防火墙设备,通过设计防火墙策略实现与专线的数据过滤隔离。在火箭测试网络内旁路部署准入控制系统,对接入本地测试网络的各种终端进行授权入网、设备安全检查、访问控制管理、运行状态监测等操作,有效地管控入网设备,提高网络整体安全等级。在火箭测试网络内旁路部署入侵检测系统,对本地测试网络交换设备处理的数据进行全天候监测,能够及时识别系统受到的威胁、分辨网络流量成分并进行异常报警。
-
公开(公告)号:CN112270661A
公开(公告)日:2021-01-26
申请号:CN202011120812.1
申请日:2020-10-19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王冠 , 徐昊 , 耿辉 , 刘巧珍 , 易航 , 张恒 , 容易 , 何巍 , 王国辉 , 杨楠 , 王伟 , 朱骋 , 吉彬 , 刘存秋 , 李璨 , 黄晨 , 张素明 , 岳梦云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火箭遥测视频的空间环境监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集火箭遥测视频图像,对火箭遥测视频图像中的每一帧基于像素值的Kmeans聚类将每一帧中的每一个像素点识别为背景像素点、火箭箭体像素点或颗粒物像素点;使用在Cityscapes数据集上训练得到的Mask R‑CNN目标分割模型,根据Mask R‑CNN目标分割模型对聚类得到的颗粒物像素点集合进行标注及统计得到不连通区域,根据不连通区域进行分割得到颗粒物信息;根据颗粒物光流得到颗粒物运动的速度和运动的轨迹。本发明可以有效分析出发动机周边环境的颗粒物雾化浓度、范围及颗粒数量、平均运动速度与半径大小,能够在星箭分离阶段对卫星位置动态进行精准跟踪。
-
公开(公告)号:CN112270661B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011120812.1
申请日:2020-10-19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王冠 , 徐昊 , 耿辉 , 刘巧珍 , 易航 , 张恒 , 容易 , 何巍 , 王国辉 , 杨楠 , 王伟 , 朱骋 , 吉彬 , 刘存秋 , 李璨 , 黄晨 , 张素明 , 岳梦云
IPC: G06T7/00 , G06T7/11 , G06V10/762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N3/049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火箭遥测视频的空间环境监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集火箭遥测视频图像,对火箭遥测视频图像中的每一帧基于像素值的Kmeans聚类将每一帧中的每一个像素点识别为背景像素点、火箭箭体像素点或颗粒物像素点;使用在Cityscapes数据集上训练得到的Mask R‑CNN目标分割模型,根据Mask R‑CNN目标分割模型对聚类得到的颗粒物像素点集合进行标注及统计得到不连通区域,根据不连通区域进行分割得到颗粒物信息;根据颗粒物光流得到颗粒物运动的速度和运动的轨迹。本发明可以有效分析出发动机周边环境的颗粒物雾化浓度、范围及颗粒数量、平均运动速度与半径大小,能够在星箭分离阶段对卫星位置动态进行精准跟踪。
-
公开(公告)号:CN119356067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211941.X
申请日:2024-08-30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戚佳艺 , 高晨 , 王之平 , 岳梦云 , 张远东 , 张恒 , 彭越 , 袁伟 , 田甜 , 陈士强 , 于建新 , 侯杰然 , 虞洋 , 徐文晓 , 周昊 , 李奇 , 胥新宇 , 殷笑尘 , 岳玮 , 王芳 , 王铭瑶 , 卢頔 , 王虹力 , 夏一蕃 , 胡静涵 , 曾元圆
IPC: G05B9/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云平台可远程支持的火箭测试发射控制系统,包括:后端远程测试模块、远程测试网络和前端远程测试模块;其中,后端远程测试模块和前端远程测试模块之间通过远程测试网络实现通信和数据交互;前端远程测试模块将收集到的发射场、车间的各项测试数据通过远程测试网络传输给后端远程测试模块;后端远程测试模块通过远程测试网络实现与各地运载火箭测发控设备、岗位人员的通信和数据交互,实现火箭发射全过程的远程辅助测试、综合管理和远程指挥。通过本发明解决了传统火箭测试发射模式效率较低,无法实现前后方协同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377332B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011119631.7
申请日:2020-10-19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火箭发动机极性测试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形成的抖动平滑图像;拟合提取火箭发射喷管在去除由于摄像头移动而形成的抖动的平滑图像中的轮廓和特征点;得到火箭喷管的粗略位置;离线训练得到训练后的极性光流预测模型;对训练后的极性光流预测模型进行精简压缩得到可实时运行的极性判别光流模型;根据可实时运行的极性光流预测模型得到去除由于摄像头移动而形成的抖动的平滑图像的极性判别光流场;得到火箭喷管的运动光流,通过火箭喷管的运动光流对时间的积分得到火箭喷管的运动极性。本发明有效的提升了极性判别系统的运行速度、准确性及可拓展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377332A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2011119631.7
申请日:2020-10-19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火箭发动机极性测试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形成的抖动平滑图像;拟合提取火箭发射喷管在去除由于摄像头移动而形成的抖动的平滑图像中的轮廓和特征点;得到火箭喷管的粗略位置;离线训练得到训练后的极性光流预测模型;对训练后的极性光流预测模型进行精简压缩得到可实时运行的极性判别光流模型;根据可实时运行的极性光流预测模型得到去除由于摄像头移动而形成的抖动的平滑图像的极性判别光流场;得到火箭喷管的运动光流,通过火箭喷管的运动光流对时间的积分得到火箭喷管的运动极性。本发明有效的提升了极性判别系统的运行速度、准确性及可拓展性。
-
公开(公告)号:CN201491014U
公开(公告)日:2010-05-26
申请号:CN200920170582.2
申请日:2009-08-07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运载火箭遥外测地面测发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纤传输微波信号装置,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上述型号火箭测量系统进行靶场测试、满足上述型号火箭靶场测试要求。本实用新型包括上行传输链路和下行传输链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行传输链路包括光调制器、光解调器、信号合成器和信号分路器;信号合成器、光调制器、光解调器和信号分路器依次连接;下行传输链路包括信号合成器、光调制器、光解调器和信号分路器,它们依次连接。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远距离微波信号低损坏传输的难题,为航天测控领域提出一种新型传输方案。本实用新型已经应用到某卫星发射中心的火箭发射中,避免了以往无线信号需要建设中继信号塔,节约了近千万建设费用,效益显著。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