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995078B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1910236440.X
申请日:2019-03-27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中国农业大学
IPC: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光伏并网机电暂态仿真装置,包括:锁相环、坐标系变换模块和MPPT模块,坐标系变换模块的输出端与锁相环的输入端连接,锁相环的输出端与MPPT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坐标系变换模块用于向锁相环输入电压q轴分量;锁相环用于将电压q轴分量经过比例积分处理和限幅处理后,输出q轴与x轴之间的夹角;MPPT模块用于将夹角作为逆变控制环节的相角。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电压q轴分量经过比例积分处理和限幅处理后,输出q轴与x轴之间的夹角,并将该夹角作为逆变控制环节的相角。由于该锁相环是基于机电暂态时间尺度的,从而能够被加入到光伏并网机电暂态仿真模型中,因此能够分析详细的光伏发电机电暂态模型的波形。
-
公开(公告)号:CN108718091A
公开(公告)日:2018-10-30
申请号:CN201810747029.4
申请日:2018-07-09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中国农业大学
IPC: H02J3/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主动配电网的三相极坐标系线性潮流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建立极坐标系下的配电网节点功率平衡方程,并进行线性化;步骤S2:在极坐标系下,建立三相配电网络各元件线性潮流模型;步骤S3:根据线性化后配电网节点功率平衡方程和各元件线性潮流模型,采用LU分解法求解线性化潮流方程组,获取待求的节点电压和相角。本发明所提供的极坐标三相配电网线性潮流计算方法适应性强,适用于主动配电网快速优化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8718091B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1810747029.4
申请日:2018-07-09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中国农业大学
IPC: H02J3/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主动配电网的三相极坐标系线性潮流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建立极坐标系下的配电网节点功率平衡方程,并进行线性化;步骤S2:在极坐标系下,建立三相配电网络各元件线性潮流模型;步骤S3:根据线性化后配电网节点功率平衡方程和各元件线性潮流模型,采用LU分解法求解线性化潮流方程组,获取待求的节点电压和相角。本发明所提供的极坐标三相配电网线性潮流计算方法适应性强,适用于主动配电网快速优化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9995078A
公开(公告)日:2019-07-09
申请号:CN201910236440.X
申请日:2019-03-27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中国农业大学
IPC: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光伏并网机电暂态仿真装置,包括:锁相环、坐标系变换模块和MPPT模块,坐标系变换模块的输出端与锁相环的输入端连接,锁相环的输出端与MPPT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坐标系变换模块用于向锁相环输入电压q轴分量;锁相环用于将电压q轴分量经过比例积分处理和限幅处理后,输出q轴与x轴之间的夹角;MPPT模块用于将夹角作为逆变控制环节的相角。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电压q轴分量经过比例积分处理和限幅处理后,输出q轴与x轴之间的夹角,并将该夹角作为逆变控制环节的相角。由于该锁相环是基于机电暂态时间尺度的,从而能够被加入到光伏并网机电暂态仿真模型中,因此能够分析详细的光伏发电机电暂态模型的波形。
-
公开(公告)号:CN108564223A
公开(公告)日:2018-09-21
申请号:CN201810367181.X
申请日:2018-04-23
Applicant: 中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伏发电功率预测方法的组合评估方法及装置,包括:根据环境参数和光伏发电输出电压,采用最大功率点跟踪方法,获取不同时刻下光伏发电功率最大值;根据环境参数和历史发电量数据,获取不同时刻下光伏发电功率预测值;根据不同时刻下光伏发电功率最大值和不同时刻下光伏发电功率预测值,计算光伏发电功率预测值的偏差率、方差率和协变率;根据光伏发电功率预测值的偏差率、偏差率系数、方差率、方差率系数、协变率和协变率系数,计算光伏发电功率预测精度。本发明在评估时将体现光伏发电功率最大值和光伏发电功率预测值差异的偏差率、体现系统预测误差的方差率以及体现非系统预测误差的协变率均纳入考虑,提高了评估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07546771A
公开(公告)日:2018-01-05
申请号:CN201710861545.5
申请日:2017-09-21
Applicant: 中国农业大学
IPC: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比例风光储接入配电网多模式自适应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光伏输出有功功率Ppv、风机发电输出功率Pwd、负载有功功率Pl、光伏输出电压Upv、光伏输出频率Fpv;根据光伏输出有功功率Ppv、风机发电输出功率Pwd、负载有功功率Pl、光伏输出电压Upv和光伏输出频率Fpv按照预设条件自适应地选择恒定功率跟踪控制模式、电网电压频率辅助控制模式、主动离并网控制模式和储能辅助并网控制模式中的一种对电网进行控制。本发明提供的高比例风光储接入配电网多模式自适应控制方法,通过根据电网的不同运行状态,选择相应的控制模式,使电网出现故障时能够平滑的切换控制模式,避免了停机,使操作电网时更加平稳,提高了电网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221925A
公开(公告)日:2017-09-29
申请号:CN201710327023.7
申请日:2017-05-10
Applicant: 中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优化分布式电源配置方法及装置,能够提高微电网电源容量优化配置效果。该方法包括:S1、以独立光/储微电网电源总成本、负荷缺电率和能量浪费倍率3指标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多目标优化模型;S2、用α、Npv、Nbs分别表示光伏电池板角度、光伏电池板和蓄电池的配置数量,以所述目标函数作为适应度函数,应用遗传粒子群方法,寻找最优的光/储组合(α,Npv,Nbs),使目标函数的值最小;S3、根据所述最优的光/储组合(α,Npv,Nbs)对独立光/储微电网进行分布式电源优化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7546771B
公开(公告)日:2019-10-08
申请号:CN201710861545.5
申请日:2017-09-21
Applicant: 中国农业大学
IPC: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比例风光储接入配电网多模式自适应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光伏输出有功功率Ppv、风机发电输出功率Pwd、负载有功功率Pl、光伏输出电压Upv、光伏输出频率Fpv;根据光伏输出有功功率Ppv、风机发电输出功率Pwd、负载有功功率Pl、光伏输出电压Upv和光伏输出频率Fpv按照预设条件自适应地选择恒定功率跟踪控制模式、电网电压频率辅助控制模式、主动离并网控制模式和储能辅助并网控制模式中的一种对电网进行控制。本发明提供的高比例风光储接入配电网多模式自适应控制方法,通过根据电网的不同运行状态,选择相应的控制模式,使电网出现故障时能够平滑的切换控制模式,避免了停机,使操作电网时更加平稳,提高了电网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923464A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810861170.7
申请日:2018-08-01
Applicant: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中国农业大学
IPC: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馈感应电机三相不平衡稳态模型构建、仿真方法及装置,构建方法包括:对感应电机的d-q动态模型的定子侧方程和转子侧方程进行拉氏变换;对拉氏变换后的定子d-q轴电压方程进行合成得到定子电压空间矢量表达式,对拉氏变换后的转子d-q轴电压方程进行合成得到转子电压空间矢量表达式,并推导得到所述感应电机的正序阻抗和负序阻抗;建立转子侧变流器正序阻抗、转子侧变流器负序阻抗、并网侧变流器正序阻抗及并网侧变流器负序阻抗,并计算得到双馈感应电机正序阻抗和双馈感应电机负序阻抗;根据所述双馈感应电机正序阻抗和所述双馈感应电机负序阻抗建立双馈感应电机三相不平衡稳态模型。本发明能够提高电磁暂态仿真的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135039A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910376065.9
申请日:2019-05-07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中国农业大学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风电汇集地区三相电压不平衡度确定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根据风电汇集地区的线路参数确定不平衡线路的三相阻抗矩阵;根据风电汇集地区的电网参数和拓扑结构建立等效模型,确定等效模型中等效节点的三相电压及三相电流;根据所述的三相阻抗矩阵、等效节点的三相电压以及三相电流确定风电汇集地区等效节点的正序电压、负序电压;根据确定的风电汇集地区等效节点的正序电压、负序电压确定风电汇集地区三相电压不平衡度。利用本发明可以简单明确地分析影响风电场三相电压不平衡的关键因素,对于探究大规模风电汇集地区的电压不平衡机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