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软岩隧道施工中初期支护结构稳定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523788B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2011284110.7

    申请日:2020-11-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隧道台阶法施工中初期支护结构稳定性的方法,约束锚固采用“上台阶小管径约束锚固+中台阶大管径约束锚固杆”的布置形式,其中上台阶约束锚固杆采用直径为42‑50mm、长6‑7m的热轧无缝钢管,通过手持风钻斜向下5°‑10°进行钻孔;中台阶约束锚固杆采用直径为76‑108mm、长6‑9m的热轧无缝钢管,通过履带式潜孔钻机斜向下10°‑20°进行钻孔。本发明充分发挥了手持式风钻钻孔和履带式潜孔钻机钻孔的各自优势,不仅大大加快了约束锚固杆施工进度,而且避免了约束锚固杆斜向上打设时易漏浆、难止浆、注浆效果差等突出问题,确保了约束锚固杆的支护效果,进而有效提高软岩隧道初期支护结构的稳定性。

    一种提高软岩隧道施工中初期支护结构稳定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523788A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2011284110.7

    申请日:2020-11-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隧道台阶法施工中初期支护结构稳定性的方法,约束锚固采用“上台阶小管径约束锚固+中台阶大管径约束锚固杆”的布置形式,其中上台阶约束锚固杆采用直径为42‑50mm、长6‑7m的热轧无缝钢管,通过手持风钻斜向下5°‑10°进行钻孔;中台阶约束锚固杆采用直径为76‑108mm、长6‑9m的热轧无缝钢管,通过履带式潜孔钻机斜向下10°‑20°进行钻孔。本发明充分发挥了手持式风钻钻孔和履带式潜孔钻机钻孔的各自优势,不仅大大加快了约束锚固杆施工进度,而且避免了约束锚固杆斜向上打设时易漏浆、难止浆、注浆效果差等突出问题,确保了约束锚固杆的支护效果,进而有效提高软岩隧道初期支护结构的稳定性。

    基于BIM和AR技术的隧道信息标识

    公开(公告)号:CN210955148U

    公开(公告)日:2020-07-07

    申请号:CN201921726384.X

    申请日:2019-10-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BIM和AR技术的隧道信息标识,属于隧道信息表示领域,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觇标信息、桩号信息,还包括基于AR技术的二维码,所述二维码中包括隧道结构的三维建筑信息模型,还包括预设工程信息。本实用新型将虚拟的BIM信息模型与实际构件相连,使工程BIM模型具有实用价值;为工程养护人员提供可靠的工程信息,在养护巡查过程中,养护人员不用携带纸质图纸,提高养护人员工作效率;作为监控量测反射片,预贴于隧道结构上,可提高监控量测工程人员工作效率;作为标识牌形式,预埋与隧道边墙结构上,准确标识隧道桩号,解决了隧道桩号标识不清晰的问题。

    一种公路隧道斜井中隔墙拼装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21896654U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20727488.7

    申请日:2024-04-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公路隧道斜井中隔墙拼装结构。隧道斜井中隔墙现浇施工存在工序繁琐、工期较长、质量不可控等问题。本结构包括横向型钢构件、ALC轻质预制盖板和ALC轻质预制竖板;横向型钢构件水平布置于斜井的中部,并沿斜井长度方向间隔均匀布置多个,横向型钢构件的横向两端通过型钢底座托板固定到两侧的斜井二次衬砌;ALC轻质预制盖板水平铺设在横向型钢构件的顶面,并纵向拼接;ALC轻质预制竖板垂直设置并纵向拼接。本实用新型采用预制构件拼装方式施工,ALC轻质预制块构件及型钢构件可工厂化制定,质量更可控,施工安装方便,机械化水平高,而且施工工序简单、施工速度快。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