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822891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979059.3
申请日:2024-07-22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6T5/70 , G06T7/00 , G06N3/045 , G06N3/0455 , G06N3/08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级联掩膜模型的全髋骨置换术X影像无监督去噪方法,属于图像处理领域。本发明对DiT模块的Tokens生成过程进行了改进,并且为了提高去噪影像的生成精度、降低训练难度,本专利构建了级联DiT模块,前一个DiT生成的低分辨率图像作为下一个DiT模块的条件输入,从而逐步生成超高分辨率的无噪声人体髋关节图像。利用扩散先验计算迭代去噪算法,只需要医学实践中容易获得的无噪声人体髋关节图像对模型进行完全无监督训练。本发明所提出的级联掩膜CMDiT模块训练简单,生成的去噪影像准确且分辨率高,能够大大提高医生在全髋骨置换术前术后中的手术方案制定与手术效果评估的准确性,在医学领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579676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649929.0
申请日:2024-05-24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IPC: B66C19/00 , G09B9/00 , G09B25/02 , B66C13/06 , B66C13/48 , B66C1/06 , B66C11/16 , B66C13/16 , B66F7/08 , B66F7/16 , B66F7/28
Abstract: 一种自动可重构式地震场景模拟测试平台,包括数控行吊装置和埋入式振动底座平台,数控行吊装置包括安装于行车地轨上的龙门架行车,龙门架行车的横梁上安装有自动止晃起吊装置,自动止晃起吊装置的下方安装有电磁吸附装置,埋入式振动底座平台安装于行车地轨之间的地面下的安装槽内,埋入式振动底座平台与数控行吊装置之间预留可放置板材的空间,自动止晃起吊装置、电磁吸附装置、龙门架行车通过控制平台PLC控制;本发明通过控制平台PLC控制龙门架行车吸附板材,并以不同方式叠放至埋入式振动底座平台不同位置,能根据预设指令完成单板倒塌、叠层倒塌、斜板倒塌和“A”字型倒塌等多种地震场景的自动搭建和场景重构,本发明具有高效且多样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101948B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210750905.5
申请日:2022-06-29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 成都锦江电子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平面机械调控的超表面波束偏转天线及其设计方向,包括馈电电路、射频天线阵列和波束偏转单元;所述馈电电路包括多个相位延迟单元,且多个所述相位延迟单元与构成所述射频天线阵列的射频天线阵元一一对应连接,用于向所述射频天线阵元传输具有固定相位延迟的射频信号;所述射频天线阵列,用于根据所述射频信号生成汇聚的电磁波,并将所述电磁波传输至所述波束偏转单元;所述波束偏转单元,用于实现所述电磁波的偏转。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平面机械调控的超表面波束偏转天线及其设计方法,旨在提供一款具备低成本和高可集成化新型“动中通”天线,满足日常车辆卫星通信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7663909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362500.5
申请日:2023-10-19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应用领域为定向能技术,应用为激光打击无人机、导弹等目标,既可以作为防御也可以作为进攻武器领域,提供了一种用于目标在回路大功率激光合成发射的装置。主旨在于解决现有大功率激光合成发射技术采用先合成再发射,导致的单纯功率合成不能使亮度进一步提高的问题。主要方案为包括激光器发出的激光光路依次经过调焦透镜(4)投射、快速反射镜(3)、次反射镜(2)、主反射镜(1),通过控制调焦透镜(4)投射、快速反射镜(3)、次反射镜(2)实现激光最终得以聚焦到目标上,进而实现对目标进行精准追踪和高效毁伤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3689541B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110836554.5
申请日:2021-07-23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互场景下的两人三维人体形状优化重建方法,该方法属于计算机视觉领域,特别是多人三维人体形状重建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只需要单视频流即可重建;同时对环境要求低,可同时适用于室内和室外场景;本发明提出的碰撞检测方法相对于之前提出的碰撞检测方法精度更高,能更好的防止空间中两人发生相互渗透;本发明提出的基于优化的人体三维形状重建方法相对于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不需要大量的训练数据;本发明提出的分级优化算法可以更好地恢复出人体的全局旋转,避免了初始3D姿态不准确导致人体形状重建失败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14267749A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2111586363.4
申请日:2021-12-22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1L31/112 , H01L3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石墨烯膜的光导半导体开关,属于光导半导体开关技术领域,克服传统开关的面电流密度高造成等离子体丝状电流,从而烧毁开关,变成体电流便于承受更高的电压。本发明包括栅型结构的半导体基片,依次设置在半导体基片上的第一过渡层、第一石墨烯膜和阴极,依次设置在半导体基片上的第二过渡层、第二石墨烯膜和阳极。本发明用于干扰和毁伤无人机、导弹等电子装备。
-
公开(公告)号:CN113689541A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110836554.5
申请日:2021-07-23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互场景下的两人三维人体形状优化重建方法,该方法属于计算机视觉领域,特别是多人三维人体形状重建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只需要单视频流即可重建;同时对环境要求低,可同时适用于室内和室外场景;本发明提出的碰撞检测方法相对于之前提出的碰撞检测方法精度更高,能更好的防止空间中两人发生相互渗透;本发明提出的基于优化的人体三维形状重建方法相对于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不需要大量的训练数据;本发明提出的分级优化算法可以更好地恢复出人体的全局旋转,避免了初始3D姿态不准确导致人体形状重建失败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08535681B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1810110043.3
申请日:2018-02-05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透过散射介质的目标4D跟踪系统及方法。解决了传统目标跟踪方法无法对遮挡物后的目标进行多维度跟踪的技术问题,系统包括:LED光源、透镜、目标、散射介质、滤光片和探测器。利用4D跟踪方法,首先,采集多幅散斑图像,对所有散斑图像进行消噪预处理,求出所有消噪散斑图像的自相关计算结果,结合相关系数运算算法,得到目标的旋转角度θ。根据自相关面积和物像关系求得目标沿光轴方向z的运动结果。接着根据自相关和互相关结果,求得目标在x和y方向上的运动结果。本发明的透过散射介质的目标4D跟踪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跟踪方法简单、跟踪精度高、适用范围广,在生物医学成像、军事、民事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057782B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1910333435.0
申请日:2019-04-24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1N21/41 , G01N21/55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忆阻重构的近红外可调穿透深度生物传感器及方法,传感器包括:棱镜单元、第一非导电介质薄膜层、金属薄膜层、第二非导电介质薄膜层及导电介质薄膜层;其中:棱镜单元用于产生ATR衰减倏逝波;第一非导电介质薄膜层、金属薄膜层、第二非导电介质薄膜层构成传感单元,用于实现基本传感功能;金属薄膜层、第二非导电介质薄膜层及导电介质薄膜层构成忆阻单元;还设置加电压装置,用于对忆阻单元施加偏置电压实现红外忆阻重构。本发明还提供上述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穿透深度调谐方法。本发明生物传感器的传感单元所产生的穿透深度在忆阻单元在加偏置电压时进行动态改变,实现穿透深度的调谐,在探测未知材料生物体时能明显提高其分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488397B
公开(公告)日:2021-07-02
申请号:CN201910677754.3
申请日:2019-07-25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透镜、可编码单帧成像装置及成像方法,复合透镜包括平行光入射面、第一平面波出射面、第二平面波出射面和球面波出射面,其中,球面波出射面为透镜状;平行光入射面与球面波出射面相对,且平行光入射面的宽度大于球面波出射面的宽度;第一平面波出射面与第二平面波出射面相对;球面波出射面设置在第一平面波出射面与第二平面波出射面之间。该复合透镜可以将非相干的平行光调制为平面波和球面波,解决了空间光调制器的能量损耗、带宽限制、效率及填充因子约束、尺寸对视场的约束等问题,保留了菲涅耳关联全息的成像优点,提高了光路稳定性的同时对入射光束进行完全调制,实现了单帧、纯光学元件的菲涅耳关联全息成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