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牵引供电系统光伏储能并网装置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786740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219086.2

    申请日:2016-12-26

    IPC分类号: H02J3/38 H02J3/32

    CPC分类号: H02J3/385 H02J3/3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牵引供电系统光伏储能并网装置及控制方法;通过实时检测两条供电臂的母线电压、馈线电流以及光伏系统输出功率、储能系统充放电功率,动态分配储能系统的充放电功率给定值;计算两台四象限变换器的电流给定值,使得两供电臂内馈线电流和四象限变换器电流的相量之和相等,同时使合成电流的相位与电力系统的电压相位分别相同;控制储能系统的充放电功率跟随给定值,控制两台四象限变换器的电流跟随给定值,在实现光伏系统、储能系统并网的同时,达到牵引供电系统中无功、负序综合补偿的目的。

    一种基于温差发电的燃料电池有轨电车余热回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848496B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1710073421.0

    申请日:2017-02-1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温差发电的燃料电池有轨电车余热回收系统,包括温差发电主模块、主控制器、稳压模块、用电模块和燃料电池;所述温差发电主模块安装于车厢顶部,温差发电主模块的热端水箱的入水口与燃料电池冷却液出口套管相连,且在冷却液出口套管处设置有循环水泵;温差发电主模块的热端水箱的出水口与燃料电池冷却液入口套管相连,形成并联拓扑结构;温差发电主模块冷面采用强迫风冷方式散热。本发明能够有效的对燃料电池有轨电车低品位余热进行二次发电,提高能量的综合利用率。

    一种用于光伏牵引供电系统的一体化变换装置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786742B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1611219102.8

    申请日:2016-12-26

    IPC分类号: H02J3/38 H02J3/18 B60M3/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光伏牵引供电系统的一体化变换装置及控制方法。两台单相变压器的一次侧分别连接两条供电臂的母线和钢轨,二次侧连接两台单相四象限变换器,单相四象限变换器构成背靠背结构;光伏阵列连接DC/DC变换器。实时检测两条供电臂的母线电压、馈线电流以及光伏输出功率,动态分配经两台四象限变换器输出的光伏有功功率;计算两台四象限变换器的电流幅值和相位,使得两供电臂内馈线电流和四象限变换器电流的相量之和相等,同时使合成电流的相位与电力系统的电压相位分别相同;使两台四象限变换器的电流跟踪给定值,实现牵引供电系统的无功、负序综合补偿,使光伏通过牵引供电系统接入电网的时候满足电能质量要求。

    一种基于温差发电的燃料电池有轨电车余热回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848496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710073421.0

    申请日:2017-02-1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温差发电的燃料电池有轨电车余热回收系统,包括温差发电主模块、主控制器、稳压模块、用电模块和燃料电池;所述温差发电主模块安装于车厢顶部,温差发电主模块的热端水箱的入水口与燃料电池冷却液出口套管相连,且在冷却液出口套管处设置有循环水泵;温差发电主模块的热端水箱的出水口与燃料电池冷却液入口套管相连,形成并联拓扑结构;温差发电主模块冷面采用强迫风冷方式散热。本发明能够有效的对燃料电池有轨电车低品位余热进行二次发电,提高能量的综合利用率。

    一种分布式光伏电源的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828123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710073474.2

    申请日:2017-02-10

    IPC分类号: B60L8/00 B61C3/00 H02J3/3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分布式光伏电源的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及控制方法。光伏阵列经过光伏逆变器实现最大功率跟踪、升压以及逆变,单相光伏逆变器输出的电压等级较低的交流电能经过光伏升压变压器升压后并入牵引供电系统;光伏升压变压器的高压侧与自耦变压器的接触网输出端口以及中点相连;由于采用了单相并网技术,能够有助于改善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的电能质量;分布式光伏电源所发的电能首先满足牵引负荷需求,当有多余电能时向电力系统反送,在不影响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自身工作的前提下,实现了光伏电能的并网;此外,高速铁路行车密度大,且其运营时间区间与分布式光伏电源的发电高峰时间区间吻合度较高,解决了光伏电能的消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