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油发动机可变进气滚流调节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2953841A

    公开(公告)日:2013-03-06

    申请号:CN201210416735.3

    申请日:2012-10-28

    IPC分类号: F02D9/10 F02B31/06 F02B31/04

    CPC分类号: Y02T10/146

    摘要: 一种汽油发动机可变进气滚流调节机构,用于实现对汽油机进气滚流比和进气量的调节。它包括支撑体、滚流调节阀组件、导流板组件和电动执行器,所述支撑体布置在进气歧管气道与发动机缸盖进气道之间,所述滚流调节阀组件与支撑体配装,所述导流板组件前端与支撑体配装,后端深入到发动机缸盖进气道中,所述电动执行器安装在支撑体上。本发明结构简单、布置紧凑、安装方便,可实现对汽油发动机进气滚流的连续控制,满足了发动机在不同工况下对气流状态的要求,改善了发动机的排放性能、经济性能和动力性能。

    进气歧管气流控制装置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865132B

    公开(公告)日:2015-05-27

    申请号:CN201210373034.6

    申请日:2012-09-29

    IPC分类号: F02B27/02

    CPC分类号: Y02T10/14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进气歧管气流控制装置,包括进气歧管本体,在进气歧管本体上设有四个通气口,第一通气口与第二通气口之间以及所述第三通气口与第四通气口之间均设有将二者连通的通槽;还包括与上述每个通气口对应设置的隔板以及翻板,所述隔板上突出设置有两个凸耳,在凸耳上同轴设置有贯通的通孔;在凸耳之间设置有翻板,所述第一通气口与第二通气口内的翻板固定连接为一体;所述第三通气口与第四通气口内的翻板固定连接为一体,在进气歧管本体上还设有驱动翻板转动的驱动器,可以保证翻板的张开角度相同,同时体积小,结构简单,成本低。本发明适用于在发动机的进气歧管上保证燃油的混合效果。

    进气歧管气流控制装置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865132A

    公开(公告)日:2013-01-09

    申请号:CN201210373034.6

    申请日:2012-09-29

    IPC分类号: F02B27/02

    CPC分类号: Y02T10/14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进气歧管气流控制装置,包括进气歧管本体,在进气歧管本体上设有四个通气口,第一通气口与第二通气口之间以及所述第三通气口与第四通气口之间均设有将二者连通的通槽;还包括与上述每个通气口对应设置的隔板以及翻板,所述隔板上突出设置有两个凸耳,在凸耳上同轴设置有贯通的通孔;在凸耳之间设置有翻板,所述第一通气口与第二通气口内的翻板固定连接为一体;所述第三通气口与第四通气口内的翻板固定连接为一体,在进气歧管本体上还设有驱动翻板转动的驱动器,可以保证翻板的张开角度相同,同时体积小,结构简单,成本低。本发明适用于在发动机的进气歧管上保证燃油的混合效果。

    一种发动机排气歧管与缸盖联接斜面压紧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606272B

    公开(公告)日:2014-03-05

    申请号:CN201210089781.7

    申请日:2012-03-30

    IPC分类号: F01N13/18

    摘要: 一种发动机排气歧管与缸盖联接斜面压紧系统,用于解决排气歧管与缸盖的密封联接问题。它包括排气歧管和排气歧管压块,所述排气歧管安装法兰的安装面为与缸盖贴合的平面,在排气歧管安装法兰背面的上部设置数量不少于五个的排气歧管螺柱安装定位孔,排气歧管安装法兰背面的下部为斜面结构,该斜面与安装面夹角为β,在斜面上设有数量不少于四个的定位凹槽,排气系统通过定位凹槽与排气歧管压块配装,然后通过排气歧管安装螺柱固定于缸盖上。本发明使发动机排气歧管的拆装更便利,排气系统的布置更紧凑,尤其针对排气系统重量较大的增压机型,解决了其排气歧管安装螺柱易松动、脱落问题,也解决了该机型排气歧管变形漏气的问题。

    一种发动机排气歧管与缸盖联接斜面压紧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606272A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1210089781.7

    申请日:2012-03-30

    IPC分类号: F01N13/18

    摘要: 一种发动机排气歧管与缸盖联接斜面压紧系统,用于解决排气歧管与缸盖的密封联接问题。它包括排气歧管和排气歧管压块,所述排气歧管安装法兰的安装面为与缸盖贴合的平面,在排气歧管安装法兰背面的上部设置数量不少于五个的排气歧管螺柱安装定位孔,排气歧管安装法兰背面的下部为斜面结构,该斜面与安装面夹角为β,在斜面上设有数量不少于四个的定位凹槽,排气系统通过定位凹槽与排气歧管压块配装,然后通过排气歧管安装螺柱固定于缸盖上。本发明使发动机排气歧管的拆装更便利,排气系统的布置更紧凑,尤其针对排气系统重量较大的增压机型,解决了其排气歧管安装螺柱易松动、脱落问题,也解决了该机型排气歧管变形漏气的问题。

    一种直喷发动机高压油泵支座

    公开(公告)号:CN202867055U

    公开(公告)日:2013-04-10

    申请号:CN201220366123.3

    申请日:2012-07-27

    IPC分类号: F02M37/04

    摘要: 一种直喷发动机高压油泵支座,用于解决现有高压油泵支座刚性低、工作稳定性差等问题。技术方案是:它后端封闭,前端设有高压油泵安装法兰,底面为安装固定面,在高压油泵安装法兰中部设有高压油泵挺柱安装孔,所述高压油泵支座设有三个支座安装螺栓凸台,支座安装螺栓凸台高度为18-20毫米。本实用新型通过提高支座安装螺栓凸台、在受力状态恶劣处设置工字形加强筋和扇形加强筋、在高压油泵挺柱安装孔内设计挺柱防转槽、高压油泵支座主体采用一面开口、一面封闭的结构等项改进,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紧凑、匀称,并大大改善了高压油泵支座的工作可靠性和稳定性,同时可使高压油泵支座重量减轻,铸造工艺性改善,适合大批量生产。

    一种汽车发动机高压油泵与真空泵的安装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2348508U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1120419631.9

    申请日:2011-10-29

    IPC分类号: F02M59/48

    摘要: 一种汽车发动机高压油泵与真空泵的安装结构,用于解决增压直喷汽油机高压油泵和制动助力真空泵的布置问题,其构成中包括高压油泵总成、真空泵、进气凸轮轴、排气凸轮轴和气缸盖,所述高压油泵总成和真空泵均布置在气缸盖的后端,所述进气凸轮轴与高压油泵总成联接,所述排气凸轮轴与真空泵联接。本实用新型不仅满足了增压直喷发动机喷油压力和制动系统真空助力要求,而且使发动机的整体布置结构更加紧凑匀称,从而使发动机与整车搭载过程更加顺利,同时由于动力分配合理,避免了因发动机单个零部件负荷过大造成发动机性能及相应零部件寿命降低。

    带轮及具有该带轮的发动机的前端轮系

    公开(公告)号:CN205118180U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520859687.4

    申请日:2015-10-28

    IPC分类号: F16H55/36 H05B3/20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轮及具有该带轮的发动机的前端轮系,所述带轮包括:轮本体,所述轮本体适于与带轮轮系中的传动带配合;温度检测装置,所述温度检测装置安装在所述轮本体上用于检测所述轮本体的温度;加热件,所述加热件设在所述轮本体上且所述加热件设置成根据所述温度检测装置的检测值可选择性地加热所述轮本体。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带轮,带有加热功能,低温环境下,可避免带轮表面结冰,且避免带轮与传动带出现打滑现象,无异响。

    一种轮系自适应张紧系统及发动机

    公开(公告)号:CN204664324U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520355832.5

    申请日:2015-05-28

    IPC分类号: F16H7/08 F02B67/06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轮系自适应张紧系统及发动机,所述轮系自适应张紧系统包括:张紧器,用于调节对发动机的皮带或链条的张紧力;采集装置,用于采集当前所述发动机的皮带或链条的张紧力和/或振动频率;以及控制装置,与所述采集装置连接,用于根据所述张紧力和/或振动频率,控制所述张紧器调节对所述发动机的皮带或链条的张紧力。本实用新型轮系自适应张紧系统,可及时调节对发动机的皮带或链条的张紧力。

    双层带轮、发动机和车辆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592221U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申请号:CN201520264385.2

    申请日:2015-04-28

    IPC分类号: F16H55/36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领域,提供一种双层带轮、发动机和车辆。本实用新型的双层带轮包括轴毂、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轴毂上沿轴向固定装配有轴承和主动带轮,主动带轮朝向轴承的侧面上形成有具有止推限位块的筒柱,筒柱上套装有离合弹簧,离合弹簧的一端面抵靠定位于止推限位块,离合弹簧的另一端面抵靠于轴承,从动带轮装配于轴承,并且从动带轮的内壁面套接在离合弹簧上。由于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之间通过离合弹簧进行动力传递,可使得从动带轮系统具备单向脱开功能,从而有效地减轻从动带轮系统施加于曲轴的负载,减小主动带轮的主动皮带的振动和张力,提高了发动机轮系的NVH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