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73163B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796136.8
申请日:2024-12-09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
IPC: G06Q10/0635 , G06N5/01 , G06Q50/06 , G06F18/213 , G06F18/214 , G06F18/243 , G06F18/25 , H02J3/0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力巡线道路风险评估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方法包括:根据电力巡线道路所在道路区域的遥感影像,获取滑坡灾害数据,并建立滑坡数据库;滑坡数据库包括所述道路区域的气象、地质和遥感信息;根据滑坡数据库,获取多个滑坡影响因子,并建立滑坡影响因子数据集;根据滑坡样本点与非滑坡样本点,构建滑坡总样本集;选取目标滑坡影响因子,建立滑坡样本集;基于训练样本集与测试样本集,对梯度提升树模型进行训练,得到滑坡危险性评估模型,对所述电力巡线道路进行风险评估。采用本方法能够满足风险评估的全面性与实时性,持续提升预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对不平衡样本数据的预测能力显著增强。
-
公开(公告)号:CN119671278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770363.3
申请日:2024-12-04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
IPC: G06Q10/0635 , G06Q50/06 , G06N20/0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网沿线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所述方法包括:根据电网沿线的目标区域内的历史地质灾害数据,构建样本数据库;基于至少两种环境影响因素和样本数据库,构建训练样本数据库,并基于预设机器学习方法参数,训练训练样本数据库得到至少两种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对比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得到目标风险评估模型;通过目标风险评估模型对目标区域进行地质灾害评估。采用本方法能够提高电网沿线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的准确性;显著降低人员成本和时间成本,提高风险评估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309663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200851.0
申请日:2024-08-29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无电源输电线路舞动监测装置及方法,无电源输电线路舞动监测装置包括上壳、下壳、竖直运动监测箱及水平运动监测箱;上壳与下壳被配置为共同夹持于架空线路上,且在共同夹持于架空线路上的状态下,上壳与下壳相互固定;竖直运动监测箱及水平运动监测箱设置于上壳与下壳中的至少一项上,竖直运动监测箱及水平运动监测箱被配置为从两个方向对架空线路进行舞动监测;竖直运动监测箱及水平运动监测箱的箱体中均设有弹性件、压电陶瓷及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的两侧面分别连接两压电陶瓷,每一压电陶瓷通过一弹性件弹性连接箱体;压力传感器被配置为发送压力信号。具有结构简单、便于携带、安装方便及无需电源额外供电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296242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363140.5
申请日:2024-09-27
Applicant: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缆隧道火灾预警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电缆隧道的当前监测数据,当前监测数据包括多个预设影响因素当前的监测值;确定目标火灾预警模型,目标火灾预警模型是采用多个历史监测数据训练得到的,每个历史监测数据包括多个预设影响因素历史的监测值,目标火灾预警模型的初始的模型参数是采用遗传算法确定的;将当前监测数据输入到目标火灾预警模型中,获得目标火灾预警模型输出的当前监测数据对应的预测火灾结果。采用本方法能够准确得到火灾预测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940913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150583.6
申请日:2024-08-21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李昊 , 勾欣阳 , 杨旗 , 张厚荣 , 牛唯 , 黄增浩 , 毛先胤 , 廖永力 , 吴建蓉 , 何锦强 , 曾华荣 , 龚博 , 张海鹏 , 张志强 , 朱登杰 , 姜继彬 , 石廷章
IPC: G06Q10/04 , G06Q50/06 , G06F18/213 , G06F18/22 , G06F123/02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输电线路故障预测方法及相关装置,可运用近似符号聚合算法,对规模庞大的原始数据进行降维处理。接着采用相似性度量技术在降维后的原始数据中准确识别异常数据并清除,从而形成净化后的大规模数据集,并基于净化后的数据进行输电线路的故障预测。如此,可从数据源头上剔除无效数据,以降低无效数据对故障预测结果的干扰,并最大化保障对原始数据的利用程度,从而可显著提升数据质量及后续分析的准确性,克服现有技术中原始数据预处理适当和预测精度低的局限性,进而可实现对输电线路运行过程中潜在故障的精准预警与管理,提高输电线路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有力保障,提高预测精准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567045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1005003.4
申请日:2024-07-25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朱登杰 , 边美华 , 张志强 , 邓善全 , 黄增浩 , 何雨茵 , 廖永力 , 彭家宁 , 何锦强 , 张德钦 , 龚博 , 陈恒 , 李昊 , 覃宋林 , 张巍 , 张兴森 , 李君华 , 卢展强 , 刘桂婵
IPC: G02B6/3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预绞式的OPPC光缆接头装置及其安装方法,该装置包括光缆接头本体、接头线夹和用于固定光缆接头本体与接头线夹连接的卡接元件,光缆接头本体包括夹块组件和内置在夹块组件中的光缆连接组件,光缆连接组件的两端均与一个接头线夹连接,夹块组件包括上夹块、下夹块以及由上夹块和下夹块构成的盘纤区域。通过由夹块组件和光缆连接组件组成的光缆接头本体再与接头线夹配合构成的该预绞式的OPPC光缆接头装置,该预绞式的OPPC光缆接头装置体积小,便于安装,成本降低等优势,有效解决眼下平台式接头盒体积大,于铁塔上安装中间接头盒困难,运输不便等缺点,解决了现有塔用平台式的OPPC接头盒与塔存在安装不便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702206B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110948643.9
申请日:2021-08-18
Applicant: 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海口供电局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碳纤维导线自动无损探伤装置及方法,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支撑杆、行走机构、挂环、拉线和控制箱,行走机构包括第一L型滑动杆、第二L型滑动杆、驱动机构、触发器、探伤探头、行走轮、第一旋转电机以及转轴,拉动拉线使探伤装置上升,并使触发器被碳纤维导线触发,然后将第一L型滑动杆、第二L型滑动杆向碳纤维导线中心方向移动,使行走轮移动到碳纤维导线上方,松开拉线后,行走轮下落到碳纤维导线上,通过第一旋转电机带动行走轮旋转即可实现装置整体的行走,在行走过程中,通过设置的探伤探头对碳纤维导线进行探伤,并通过控制箱存储和传输探伤数据,相比于传统的攀高探伤和无人机探伤而言,更加安全和操作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13688903B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110975199.X
申请日:2021-08-24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V10/764 , G06V10/774 , G06N20/00 , G06Q50/06 , G06V10/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易覆冰微地形分类方法,它包括:收集区域DEM、电网冰区分布图和区域气象站风向观测数据;对山脊、山谷和垭口地形进行粗提取;根据TPI指数划分阈值,确定区域的坡位类型,对山谷和山脊地形进行精确提取;将提取的山谷、山脊、垭口和迎风坡上坡地形与电网冰区分布图进行叠加,提取20mm及以上重冰区范围内的地形区作为易覆冰微地形;提取每类易覆冰地形区的地形因子;将易覆冰微地形类型作为模型输出,对应微地形类型下的地形因子为输入层,采用XGBoost算法进行模型训练,建立易覆冰微地形分类模型通;有效指导输电线路冬季覆冰巡检、防冰融冰设施部署,降低电网覆冰灾害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7488150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207123.8
申请日:2023-09-19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C22C21/08 , C22C21/02 , C22C1/02 , C22C1/03 , C22B9/10 , C22F1/047 , C22F1/043 , C22F1/05 , C22B9/05 , C22F1/00 , C22B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疲劳铝合金线及其制备方法,其成分按质量百分比包括:Mg:0.27~0.45%,Si:0.27~0.5%,Fe:0.1~0.15%,Y:0.1~0.3%,La:0.01~0.05%,B:0.001~0.05%,余量为Al;其成分中,还包括不可避免的其它杂质元素,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中每种元素的含量均≤0.005%,不可避免的其它杂质元素的总量≤0.02%。本发明通过控制挤压和拉拔的变形温度、变形速度和变形比例等参数,可以实现材料的晶粒细化和晶界强化,提高材料的抗疲劳性能,同时采用合适的热处理工艺对材料的晶界结构和力学性能进行改善,制成的铝合金线抗疲劳特性相比于行业内现有顶尖水平提升了20~50%,是目前国内唯一通过极限运行张力条件下3000万次疲劳考核验证的产品。
-
公开(公告)号:CN117039789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044233.7
申请日:2023-08-18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接续管及其制备组件和制备工艺,涉及架空输电线路技术领域,其中,一种输电线路接续管,包括:内管和外管;所述外管的一端为入管口,所述入管口的内径从内到外依次增大,所述内管通过所述入管口推入所述外管内,所述内管嵌设于所述外管内;所述外管采用高强度的金属材料,所述内管采用低强度的金属材料。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输电线路接续管及其制备组件和制备工艺,用于解决现有的输电线路接续管由于强度过大,将导线通过该接续管进行压接容易压坏铝股的技术问题。
-
-
-
-
-
-
-
-
-